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质.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归纳的出自己的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师作出归纳简评."问题串"教学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答案,经历了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而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是强化"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准确地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发现问题到问题解决是一个总体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中落实"四能",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对"四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植树问题"内容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模型思想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的目的.本文以"篮球比赛问题"为例,从问题引入、解决、拓展、延伸等方面入手,就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领域的研究和学习有很多思想方法,而"转化"思想堪称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小学生基于思维的局限性,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因素使得小学生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上常常束手无策.因而,应该让学生学会并利用"转化"思想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既要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又要引导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知其所以然",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要使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反复尝试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的过程,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而这一切离不开"数学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一、"参与式"教学法的优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制,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参与式"教学则将教学过程看作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的过程,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践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  相似文献   

10.
小学处于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需要将数学逻辑思想的培育放置在教学首要位置。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应用"转化思想",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借助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本文对应用"转化思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展开探析,提出具体实践措施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又有以动脑思维为主的思辨研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构“问题性教学”培养问题发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数学"问题性教学"的涵义 数学"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1)完整的数学学习应包括"学问"与"学答"两方面,数学学习的核心应放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2)数学教学应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3)学生总被要求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种仆从型灌输型的教育;(4)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说数学"的含义"说数学"属于口头交流活动,是指个体用口头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具体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情感、体会等数学学习活动.它包括"说知识"、"说过程"、"说异见"和"说体会",分别指口头表达具体的数学知识,个体解决某数学问题的过程,口头表达个体对数学问题的结果的不同看法,个体探究某数学问题后的情感体会.通过"说数学"活动,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4.
用“情境+问题串”引导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课程数学教育实验中,如何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教学过程适度开放、真正有效?"情境 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指向数学核心思想的发生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核心问题的平台。在这里设计好的"问题串"是关键,好的问题串能搭建起"适切"的"脚手架",有利于突破核心思想教学的难点,"有意义""适度"的问题串,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过程中形成思想。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深刻的学习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核心问题、核心知识和核心结构等,构建"三核课堂",催生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模型意识",让儿童感悟"模型思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模型的建构过程,儿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模型"的意义上,才能称得上是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代著名数学家P.R.哈尔莫斯(Halmos)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的起点.E.R.汉密尔顿也认为:"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它促使数学的发现,推动数学的发展.好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揭示.因此,"提好"问题、"提"好问题,以"问题"为载体,采用问题解决的思想设计教学,可以优化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体验学习是数学体验学习的一种,是通过观察与分析、猜想与验证等"抽象"思维而获得的一种体验.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适的思维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思维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驱动性问题,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解"的数学建模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探索过程一定会有一个或几个"坎"、"台阶"亦即"思考点",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并适时适当地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发现突破之法,那么"灵感"便不会再神秘,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会变得积极主动而顺畅.而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并抓住"思考点",就成为关键.1在新知识的生成与学习中,要善抓"思考点"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网络,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节渗透数学思想的复习课为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将“问题解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教师在数学问题引领中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问题解决”,强化“数学思考”,体验“学习评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