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等,为公众所广泛认同。网络恶搞是以娱乐消遣、滑稽、拼贴为主要手法的二度创作,也是文化娱乐化、生活狂欢化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消费现象。网络恶搞红色经典背离了红色经典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等,影响了人们对革命历史、革命英雄的价值认同。所以应当对网络恶搞红色经典持批判态度,引导网民弘扬红色经典,并以法律规范红色经典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2.
“恶搞”又被称作“Kuso”文化,是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当前的“恶搞”主要从网络上开始流行,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它的滑稽和颠覆以及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让一些青少年模糊了对中国传统观念的认识,所谓的“正常”已成为一种荒诞。随着“恶搞”在网络上“新作不断”,课文恶搞、语言恶搞、短信恶搞、视频恶搞等正潮涌般侵蚀着中学生稚嫩的思想。那么,“恶搞”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它的兴起又对中学生存在哪些消极影响?就此现象,笔者对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面对过度商业化开发的隐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的革命精神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但是,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行为:如以经济指标导向的破坏性开发;在旅游业中的红色文化产品的完全商品化;影视网络的娱乐恶搞红色经典等。针对种种现象,文章深刻剖析其根源与危害,进而提出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立法监督、规范从业行为、现代演绎红色经典等适度商业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继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后,一个新的词汇——恶搞迅速走入公众视野。现在恶搞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恶搞也是多面出击,名人、大片等首当其冲,但恶搞者似乎意犹未尽,又把目标扩大到红色经典、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5.
邱孟辉 《中学文科》2009,(13):89-90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对文学再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短信、视频、网络文章,甚至电影、电视剧,“戏说”“大话”“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戏说皇帝,戏说历史,戏说古人。当戏说不足于构成新的感官刺激,于是恶搞便应运而生,移花接木,随意编造。一些红色经典遭到“恶搞”,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6.
"红色经典"小说是"十七年文学"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产物,具有特定的政治文化向度,自"红色经典"小说诞生,其随时代波涛起伏荣辱的命运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原装的红色经典"、"翻拍的红色经典"、"恶搞的红色经典"三个阶段来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在传播过程中的几番沉浮,折射其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媒体纵览     
“姚明”被抢注成卫生巾商标,“雷锋像”成避孕套包装,一个自称“国学辣妹”的年轻女子在孔庙内大摆热辣造型,声称要“勾引孔子”——这是最近三个典型的”恶搞”案例。有人哈哈一笑,有人津津乐道,更多的人义愤填膺,而“恶搞”者又狂赚了一回“眼球”。近年来,从电视、图书到网络、手机短信,所谓的“恶搞”、”无厘头”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了“恶搞”红色经典的趋势。一些专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恶搞”、“无厘头”之风,导致权威被解构、庄  相似文献   

8.
时下.网络里的“恶搞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其范围不只停留在一般的搞笑(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影片《无极》),而是转向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批“红色经典”作品,如《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把小英雄潘冬子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革命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频频映入人们的眼帘,给人一种久违的力量和精神震撼。然而,伴随着这些“红色经典”的升温,一股不和谐之音也夹杂其中——《闪闪的红星》遭遇了网络恶搞: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现代人笑称  相似文献   

10.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代表着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解放区长篇小说创作的新高度。今年适逢其创作7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北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了"弘扬革命文化重温红色经典——纪念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作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习近平文艺讲话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思想内蕴等议题作了深入讨论,推动了红色经典与革命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相似文献   

11.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仍然面临对红色文化存在价值认知偏差、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互相脱节、对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学生受网络文化冲击比较强烈等困境。对此,高校必须突出价值引领,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途径,切实传承好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2.
据现代金报消息,恶搞风正从网络吹向广州校园。现在学生们最流行的玩法竟是将诗词课文按韵律另行填词,《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等经典的恶搞版本风行学生们口中。让家长最担忧的是,恶搞版横行之下,正版课文已忘得差不多了。据一位不愿透露  相似文献   

13.
泛娱乐化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为核心,以粗俗搞怪、戏谑自嘲、噱头包装、恶搞戏说、制造笑料等为表现方式的文化思潮。泛娱乐化解构了传统文化经典,弱化了文化创新能力,恶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在泛娱乐化语境下,文化领导力面临着文化创造力匮乏、文化凝聚力下降、传统文化被破坏性开发等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弘扬传统文化等方式,提升党和政府的文化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恶搞”本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搞笑手段,是以文字、语言、图片和动画等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方式来解析,以博众人一笑,或借此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网络,流行恶搞,但恶搞不一定"恶"。 有些是善意的,比如给国内外领导人和大明星画漫画、取外号,比如借用经典文艺作品的段落或者图片讽刺其他现象,属于"新式用典"。只要不是利用原来素材进行人身攻击等,就都属于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6.
恶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网络到电视,从影视作品、流行歌曲、名人到古典名著、经典文学,甚至英雄人物,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恶搞,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人们文化认同、精神信仰的危机和游戏生活、躲避责任的生活态度。恶搞,必须坚持一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7.
【引言】"恶搞"本是当前流行娱乐中的一种搞笑手段,是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以博众人  相似文献   

18.
王晶晶 《考试周刊》2013,(35):164-165
高校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主要通过现当代文学课程、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形式传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现代媒体为新平台。利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建红 《山东教育》2009,(1):122-123
近来,“恶搞”风从网络吹入广州小学校园:现在孩子们最流行的玩法竟是将诗词课文按韵律另行填词,《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等经典的恶搞版本“风行”孩子们口中。“盗版”横行之下,孩子们已将正版课文忘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虚拟空间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场域.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能够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且净化网络"黑灰"地带.然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表现为:部分年轻化的网络主体阻滞红色基因的传承、碎片化的网络信息解构红色历史的真实性、单维度的网络平台束缚红色经典的宣传和自由式的网络生态淡化红色精神的重要性等.因此,推动红色文化的网络化传播需要组织专业化队伍、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融媒体联动宣传、以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