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笔者从7个方面谈谈在化学学科的复习教学中,如何适应高考科目设置及高考命题立意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高考提出了"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这一转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那么,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如何界定?数学高考命题以哪些能力进行立意?这一转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3.
胡准  于云雁 《教学考试》2023,(17):58-60
<正>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在全国铺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其出发点和归宿。高考命题的改革也随之深化,命题立意不再以知识考查为单一目标,更多侧重于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以此探索核心素养的考查路径,发挥以考促教促学的导向作用。较之传统高考试题,近年高考题的选材注重多样化和情境化,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学科思维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四个要素对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试题以学科素养立意,情境真实生动,问题围绕主题且结构合理,答案多层次开放,体现了高考考查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得出教学启示: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明确素养目标、关注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路径等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各学段数学教学的共同目标,相应的,学业质量评价也由过去的"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先生在《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一文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高考中学科素养的考查目标,标示着中国高考正在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历史性转变."[1]高考在转变,中考也要转变.什么是"素养立意"?怎样设计出具有"素养立意"要求的试题  相似文献   

6.
“3+综合”科目设置改革是服务于高考内容改革的,高考内容改革的趋势是,改以往的“以知识立意”为今后的“以能力立意”,即不再侧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试题也不注重对知识的涵盖面,而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综合”中的综合科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于是,高三综合科复习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应随之而变,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将注重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下去。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落实知识点和讲求知识覆盖为主的做法,转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变化了的形势相适应,否则将会是刻舟求剑、缘木  相似文献   

7.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历史命题指导思想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问题立意,到素养立意的发展。新课程高考实施后,就提出素养立意的口号,考试大纲明确写上“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所谓历史学科素养,是一种比知识掌握、能力培养、问题解决更加宽泛、更高屋次的学科修养。即在教学实施和高考命题上,突破教材观的局限,体现历史课程观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中政治科高考命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尤其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考查学科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科的综合能力。因此,要搞好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提高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全面性,系统性,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综合和多元化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学科试题研究发现,常规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而实忽视了具有选拔功能的高考试题的能力立意(如近几年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能力角度上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总结、概括、演绎、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查都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考3 X的推行,试题设计将更注意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给我们中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学难点常常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得以简捷快速地解决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张贵贤 《教学考试》2023,(26):59-60
<正>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加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历史学科试题以情境为载体,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情境化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无情境不命题”,历史高考试题考查内容的实现离不开学习情境、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新课程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思维方法,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物理思维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考改革已深入到高考内容的改革 ,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考内容改革的三条原则是 :( 1)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 2 )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 ,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 3)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题目 .为了贯彻上述原则 ,高考命题将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 ,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 ,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 ,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数学命题的改革趋势是 :1.加大了对能力特别是对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 .近三年来数学高考命题已经体现能力立意的思想 ,命题时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 ,力求在代数、…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三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前提下,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尤为重要。素质教育和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强调的是“能力立意”,但提高学生能力的载体是知识,基础知识又是第一位的。那么,什么是当今高考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怎样落实好基础知识呢?本文结合高三历史教学实践谈点浅显认识,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5.
袁文斌 《考试》2003,(9):7-8
2003年高考数学卷加大力度考查能力、考查素质,注重基础、稳中求新,立意鲜明、层次清晰、坡度平缓中有起伏。其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稳、实、活、新。特点一:稳主导思想稳。今年高考数学卷遵循高考改革“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制度恢复的40年间,高考内容改革一直在进行,大致经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高考评价体系构建三个阶段。从考查单纯的陈述性知识到考查学科能力,再到探索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综合考查,高考内容改革始终立足于高校的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基础教育状况。今天,高考内容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通过考试选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5年高考的临近,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再度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统一,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强调能力与知识相结合,把能力考查落到实处。高考是对学生知识的储备、再现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一次检验,尤其侧重考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呢?一是要了解高考对各门考试科目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例如,高考英语学科考查考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语法知…  相似文献   

18.
"3+综合"的高考模式,不是高考科目简单的增减和组合,它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新的教育理念.它与现行的"3+2"考试模式的不同处在于强调能力的考查,试题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以体现生活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立意,强调学科的主干知识,淡化知识覆盖率的考查,知识服从问题的立意和价值取向.2001年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教育部考试中心面向全国的高考试题征题要求明确提出"试题立意,能力第一",在这样的氛围里,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已成为中学教师教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陈晓畅 《地理教育》2022,(z2):190-192
一、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关键能力为导向,加强高考区域地理备课 随着近年来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高考命题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知识为主转向思维为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立体化,重点考查学生高阶能力.区域地理以其独特的学科价值,既能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又可考查区域人地协调观等.如2020...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改革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历史教师应在高三专题复习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史料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将各专题内容进行科学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及人文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