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希望     
六月,总让人觉得“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地上课,“翻来覆去”地记忆,“翻来覆去”地考试……最后再在这些“翻来覆去”中再次“翻来覆去”地“死掉”!  相似文献   

2.
“安静点儿!”“别说话了!”虽然我大声地向“目中无人”的学生们喊着,但教室里依旧一片嘈杂,对于刚刚接班的我,同学们好像熟视无睹,还在无所畏惧地挥霍着自己的“快乐”。班里的捣蛋大王、别号“总统”的李根站在桌子上,手里抱着一个足球,连唱带跳地比画着,引起全班同学一阵阵的哄笑,他得意洋洋地给大家讲这是“足球桑巴舞”。看着这“愉快”的场面,我再也按捺不住委屈和愤怒,双手使劲地拍着桌子:“别说话了!别说话了!李根,你给我滚下来,听见没有!”听到我的“怒吼”,教室里骤然安静了下来,“总统”站在桌子上,慢慢地…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我们在“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下,把自己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当作皇帝,当作“精神领袖”、“道德完人”,而把学生当作“德育臣民”、“德育病人”,脱离了学生,还自以为是、自呜得意地给学生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语重心长、对牛弹琴地给学生说了不少“正确的空话”,而学生漫不经心地听,内心没一点儿触动,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4.
李湛荣 《双语学习》2007,(8M):31-32,34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水耀 《天津教育》2005,(12):35-37
“加强德育”这个“口号”,我们喊了多年,德育工作也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德育文件“不厌其烦”地下,德育会议“风风火火”地开,德育活动“大张旗鼓”地搞,德育研究“高高在上”地作,德育问题却依然“铺天盖地”地来,德育工作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这固然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标准的波荡等德育大背景有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因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德育规律、网络构建三个层面探讨:学校德育如何摆脱低效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大学校园里,“侃大山”现象可谓司空见惯。课余饭后,闲暇之时,桌上一袋瓜子,两三杯清茶,几个同学围桌而坐。于是“空对空,地对地,空对地,地对空”地无所不“佩”起来。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教学义教教材第十一册第48页例3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后,出示尝试练习:一块地,耕了tr,还剩下150公亩。这块地有多少公亩?旨在让5’——””““——”””“”“””””“”””““学生仿效例题,发现解题线索和解题思路,从而给予解答,以反馈新授内容的掌握情况。某生似乎未解师意,一反常态,列式为1505(5-3)X5。教师得知后,惊诧而生气地评价说:错了!究竟错在何处呢?我们不妨来考究一下该生的解题思路:从分率“tr”入手分析,这块地的公亩数是被”””””“”””“5””””””’“”“‘“”“”””““…  相似文献   

8.
“的”字从小就养成乱坐位置的毛病。一天,它到句子城的电影院观看喜剧大片《语文世界》,“的”字看见“树枝轻轻()摇晃”中间有一个空位,便一屁股坐了下去。“的”字正陶醉在《语文世界》的精彩情节之中,“地”字来到它的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起来,这个位置是我的。”“的”字觉得奇怪,难道空位不能随便坐吗?它问:“为什么说这个空位是你的?”“地”字客气地说:“这个位置是语法博士给我安排的。因为像‘轻轻’一类用来形容中心词‘摇晃’这种动作的修饰语后边要用‘地’。”“的”字看见离“地”不远的“欢迎会异常…  相似文献   

9.
聚焦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师生关系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信息的“重组者”;学生,也不再是听凭教师训诫的“迷途羔羊”,学生作为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活生生的人,在课堂上逐渐站立起来了。他们可以在音乐课上自由自在地对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甚至可以无拘无束地插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相继把地理确定为高考的非考科目之后,在突然失去升学“指挥棒”驱动力的情况下,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迅速下滑。在不少地区,产生了学生偏科厌“地”、家长冷眼看“地”、教师改行离“地”、领导投资易“地”的“地危机”,从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做了如下诸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抓好“趣”、“点”、“活”、“适”四个字李品玉,李思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地、适当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程序,抓好“趣”、“点”、“活”、“适”四个字。一、导人课题抓一个“...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释 " 直方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坤”卦爻辞的形式特点,“坤”卦二爻爻辞当在“直方”后断句。因《周易》爻辞的产生。或以卦名、或以卦辞、或以前出爻辞为联想点而来,故“直方”义承卦名“坤”的“地”义而来,刻画出当时人心目中对地的认识,即天圆地方的地呈“方”形,其边为“直”线状。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荣玉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端之一。不少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他们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老老实实地“记”,一题一题地“背”。由于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他们分析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能...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4-7
难忘的“十五”已成过去,更加充满希望的“十一五”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欣慰地“盘点”‘十五”的科研硕果,同时更为理性地规划“十一五”的科研工作,承前启后,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话:“某某老师很严”、“某某老师抓得严”、“某某老师管得严”。可见,“严”在班级管理中的确有不同凡响的作用,严是一种导向,严是一种方式。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体会到单是严或一味地严不一定就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两者密切地结合,相互渗透,有机地统一,在班级管理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绝大多数班主任老师都倡导“严”,无严无以成班。“严字当头”,“严师出高徒”,是这类管理的理论基础。在管理工作上严,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严,实行“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就失…  相似文献   

17.
论侵华日军在河北制造的“无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曾灭绝人性地大规模制造“无人区”,河北是重灾区。日军先后在长城沿线、冀西等地有计划地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实施残暴的“三光政策”,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罹毁灭性的灾难,而且使“无人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
一组初中物理“上当”题易继东(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415300)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加强“上当”题的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上当受骗”、“吃一堑”,把错误的判断或不正确的理解曝露出来,然后以恰到好处地点拨或深入详细地分析,使学生“恍然大悟”.错...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引“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引“疑”,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0.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