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杜晓虹 《报刊之友》2012,(12):65-66
科技改变世界。当网络无处不在时,传统媒体正面临巨大挑战和变革,积极应对,提前谋篇布局,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以受众体验为上,实施全媒体战略,是用户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全媒体”不是“新媒体的产生,传统媒体的消亡”,也不是媒体与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全媒体”强调对同一信息资源的全方位采集(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以及多渠道发布,是一种前端链条融合,后端链条分化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媒体采用一种或几种媒介传播形式:报刊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画面播放节目。网络新闻媒体则兼容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和发送信息,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和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具有传播方式多媒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连喜 《现代传播》2002,(6):116-117
中央电视台国际互联网站成立于 1996年 12月。在“第四媒体”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半年后 ,网站全面改版并正式运行对外发布。① 央视国际作为国家六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 ,承载着“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的神圣使命。在利用一切先进网络科技成果和手段向世界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 ,央视国际在探索着建构具有网络电视媒体特色的新媒体文化。一、新媒体概念的提出要构建央视国际具有电视特色的新媒体文化 ,首先必须对新媒体有一个认识。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它的传播载体上。传统媒体的传播工具为报纸、广…  相似文献   

4.
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固然很“著名”,但是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火红过,红火得有点“委屈”。张颐武被卷入一场莫明其妙的论争,而且纯属意外——是媒体对他的“误读”。许多媒体的转载中都有令人耳熟能详的一段话:“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张教授在博客中介绍,这引号中言之凿凿的句子其实是来自某报记者的编造,更甚的是在那篇文章中还用了这样别有用心的标题—《孔…  相似文献   

5.
无疑,今天我们步入了一个基于网络、无线移动传播等新技术为平台,以个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传播为特征的新传播时代。手机、无线多媒体、网络视频等新媒介异军突起,博客、播客、维客(WIKI)等新媒体浩浩荡荡,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那么,曾经在E时代(电子时代)独领风骚的电视媒体,在U时代(网络时代)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博客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传播特质,自产生之日起便显现出巨大的传播力量。随着全球博客浪潮的兴起,有人惊呼“狼来了”,认为博客巨大的传播力量必将颠覆传统媒体;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博客只是一个“无序信息的垃圾场”,不可能成为主流。笔者认为,过高或过低评估博客的影响都是不恰当的,博客与大众媒介除了竞争之外,更多体现为一种共生互惠的关系,传统大众媒介完全可以借新媒体舞台获得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7.
杜晓虹 《今传媒》2012,(12):65-66
科技改变世界。当网络无处不在时,传统媒体正面临巨大挑战和变革,积极应对,提前谋篇布局,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以受众体验为上,实施全媒体战略,是用户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全媒体"不是"新媒体的产生,传统媒体的消亡",也不是媒体与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全媒体"强调对同一信息资源的全方位采集(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以及多渠道发布,是一种前端链条融合,后端链条分化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正在颠覆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新媒体的发展我认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相对于旧的媒介形态,新媒体形态是不断变化和延伸的,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拿互联网来说,它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触  相似文献   

9.
薛体伟 《青年记者》2017,(27):43-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失语”问题.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或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伴随着卫星通信、多媒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产生,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相区别的一种传播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边界不断拓展,如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电视、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构了一个新的社会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和使用语言环境的简称,新媒体语境是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传播方式、言语表达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层面含义的复杂语境.新媒体语境下,意愿表达扁平化、时空传导无限化、身份认可虚拟化等特点,决定了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博客世界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作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以其“每40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博客”①的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目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这样一个发展态势明显的网络新形式,受到它的追随者极大的赞誉,如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吉尔默曾提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指的是传统媒体或就媒体,2.0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博客自2003年步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态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关于论述博客的研究型论文层出不穷。而2005年10月7日,发生在新…  相似文献   

11.
熊忠辉   《视听界》2006,(4):31-37
短短几年间,新媒体给信息传播乃至社会生活带来了颇为壮观的新气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不下30种,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楼宇视屏、博客、播客、虚拟社区等等。新媒体们大都宣称自己依靠了某种新技术、采用了某种新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信息传播功能,并由此获得诱人的市场“钱景”。传统媒体会被新媒体取代吗?目前的情况是,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已快到令人难以忽视,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手机上,这势必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利益分流。对此,有专家认为,新媒体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我们要做的是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达到共赢;新媒体使传统媒体的内容多了一个新的跑道,这其实等于多提供了一种收入来源;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是必然的。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大小小各股势力“跑马圈地”是目前新媒体内容市场的现状。但事实上,正在向新媒体跨入的传统媒体,未必就可能依托现有优势而一路领先,渠道、内容、技术、服务都是新媒体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新技术只是促进变化并创造机会,能否抓住这种机会,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依然是个问题。惟一可以肯定的是,电视和电脑并不一定会融入一个通用装置或单一的超媒介,两者都将继续服务于不同目的,并以不同方式参与我们的生活。对于传统广电媒体来说,如何以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方式迎接跨媒体时代的来临,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否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本期策划关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通过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讨论,希望能为我们的话题捋出一个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田霖 《报刊之友》2013,(10):70-71
当前,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快捷和更多渠道的各种内容,它对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这一冲击是传统媒体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传统媒体怎样在新媒体时代“并存与融合”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警惕,网络上的文化殖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巳开始对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特定文化类型,即网络文化。它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现代  相似文献   

14.
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新闻界》2006,(4):97-97,73
博客现象的兴起已成为了21世纪媒体变革的焦点。据统计,2004年2月,美国在线浏览的成年人中有17%阅读博客网站,而到了2004年11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27%。现在世界上,每5.8秒就诞生一个博客。①一、博客文化一种新的技术在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它也就会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博客也是如此。1、博客文化的形成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博客技术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博客就其作为信息媒介的性质来说,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等,传递的是精神、观念和思想,这和传统媒介并无大的区别,但就其技术使用范围来说,它要比传统媒介优越…  相似文献   

15.
杜昱佳 《新闻世界》2013,(10):246-247
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我们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受众对新媒体的青睐,使得传统媒体纷纷与新媒体合作。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各大传统媒体进驻微博。这一现象对传统媒体是有利还是有弊,本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既不是“替代媒体”,也不是“新生媒体”,这是一种“融合化媒体”、“跨媒体”。在传统媒体格局下,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重要的是在市场上寻找“不可替代性”。如果不能获得这种不可替代性,即使再新的新媒体,也会被“边缘化”、被摒弃。如果获得“不可替代性”,即使再传统的“传统媒体”也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博客、微博、论坛以及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思路与策略,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地向新媒体靠拢。而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向新媒体的顺利平移?媒体又该如何肩负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责任?对此,我们专访了资深传媒人中央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教授,其本着学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追求,多年来一直坚持“认真做人,认真作文”的严谨工作态度,提出了新旧媒体融合的“三段论”,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继电视读报节目之后,电视读网节目、电视博客节目悄然出现在荧屏上,一时间似有从“看电视”变成“读电视”的趋势。这到底是预示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的一种现象,还是说明电视媒体竞争乏力的一种表现?“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取代”。①罗杰·菲德勒这句话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意味深长。旧媒体的沉淀积累和新媒体的崛起,使电视媒体的…  相似文献   

19.
今天是不是用新媒体的思维做传统媒体呢?贝索斯说过,未来的新闻是按需生产,准确给予顾客他们想要的。我们做新媒体不是用新技术模仿旧的设计概念,我们做新媒体,要了解新媒体是什么?首先是以人为本,根据用户的兴趣定制用户的个性化。新媒体是数字化,可定制、可追踪、可共享,速度与新闻同步,精准,让广告更有精确的针对性。2013年,传统媒体人多了一份焦虑。据说很多的传统媒体人,甚至领军人物都转行到新媒体旗下,特别是亚马逊的掌门人收购华盛顿邮报,让我们感觉是不是传统媒体不行了?因为价值只是2.5亿美元。2007年默克多的新闻集团购买《华尔街日报》花了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激烈争论。虽然张颐武在事后向新闻媒体和读澄清,他昕指的是化传播方式的差异,而非化品质的比较,但他提出传统化传播方式有待改善的问题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前不久,一位年轻记采写的专题报道《年轻人:传统戏曲的终结?》更是对传统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