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时命"解作"命运",甚确;"历兹"解作"逢此咎".诗意始贯通;"隐悯"解作"隐痛,悯伤",至确;"尊节式高"当作"尊式高节".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容量数据曲线绘制中的数据提取问题,提出"逐块读取"→"拼接数据"→"提取数据",最后达到"完整提取"的方式,可以实现对超过4 GB数据文件的处理.当数据量较大时,常规的绘图方法会暴露出效率低、绘图区域闪烁的问题.利用Polyline函数优化绘图程序,提高了绘图效率;采用双缓冲法解决绘图区域闪烁的问题,并进一步缩短了绘图时间.  相似文献   

3.
所谓"教",既是传授的意思。比如,"教书",既是传授书里的知识;"我教历史",既是我传授历史方面的知识。《国礼·师氏》中有:"以教国子弟。"意思是说:"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相似文献   

4.
林俊 《阅读》2015,(8):54-61
直面我国的数学教育,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课堂仍然是教师主导过度,学生主体缺位,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退、学习能力欠缺,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这与数学教育追求的育人价值"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相去甚远。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应当做到:"瞻前顾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左顾右盼",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联系,能够主动建构;"点石成金",让学生学会思考的策略,能够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孙钦善先生的《论语本解》作为诠释《论语》的注本,学术价值极高,但某些注解似乎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吾与女,弗如也"之"与"字应释为连词"和";"乐则韶舞"之"舞"字应释为通"武",指《韶》乐和《武》乐;"义以为质"之"义"字应释为"正义","质"指本质;"小知"应指掌管小事,"大受"应指受以大任;"吾老矣,不能用也"的主语是齐景公,而非孔子.  相似文献   

6.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传统在现代发展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中国武术传统与现代发展,在"文化多维视野下",表现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理论互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认知转换;"实践"与"后实践"的辩证逻辑关系。武术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寻求变革与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进步中得以延续、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中彰显超越,突出体现了传统依然活在武术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他为医学"先师",祖国人民则称之为"医圣"。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之说法。他刻苦钻研,敏而好学的探索精神;"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求实精神;坚信真理,敢于与迷信斗争的批判精神;尊重事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注重实践,潜心治学的精神至今还被人称道和赞誉,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智能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分析化学实验课能更好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智能方面发挥作用,分别开展了:条件实验;设置"障碍",优化实验方案;开设"全程实验"等教学尝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义词"时候"与"时间"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但在量词的使用上互有差异,体现在"段"多与"时间"搭配;"种"多与"时候"搭配;而"个"两者均可以搭配,但语义上有不同。"时候"与"时间"的差别体现在:"时候"表示"(某一)时间段落",具有个体性,其理解重点不在"量";"时间"则是有序的时点、有量的时段,重在"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项群理论为依托,通过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技术分类及其特征的理论探研,提出了技术分类的"目标主成分分类法",构建了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技术分类模式,认为"教学技术"具有规范性、静态性、优美性的特征;"训练技术"具有重复性、探索性和专门化的特征;"比赛技术"则具有实效性、攻击性和变异性的特征,旨在抛砖引玉、理清思路、以达到完善运动技术基本理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中国文论明显经历了"全盘西化"和"西方文论中国化"的阶段,目前正走向"中西融合"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已做好了三项理论准备:"新理性主义"在价值论和方法论上实现了中西融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突出了中西融合的任务和方式;"中国式文化诗学"是中西文艺理论融合之路通过上述二者实现创造性建构和超越的最终模式和必然归宿。揭示了这样的"三部曲",也就揭示中国文化诗学产生的历史合理性,以预测中国文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诚信"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八个方面:"大信天下,不以诈道"就是以诚施信;"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就是德行高尚;"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就是诚信建设;"兴丧所在,可不慎哉"就是慎重对待;"内外无私,上下相信"就是团结一致;"待之以信,厉之以义"就是赏罚分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就是关注民生;"力行五常,甚有裨益"就是践行诚信。  相似文献   

14.
何炳松在历史教科书的选材上坚持三大标准:"综合眼光"标准——反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主张关注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综合研究"标准——反对偏重政治史,主张关注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民族和文化的源流"标准——反对只根据地域空间来划分中外史的范围,主张应根据民族和文化发展的源流来确定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内容。他还认为历史教科书选材应该遵循"详近略远"和"简明切实"原则。这些选材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美容 《江汉学术》2011,(1):109-112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  相似文献   

16.
庄晔飞 《阅读》2014,(39):25-25
<正>"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还在七嘴八舌地聊天,沈老师走进了教室,大家的声音戛然而止。沈老师让同学们把暑假里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每四人一组,最后选一名同学上去发言,我和柯茜、朱梓荀、孙婷分到了一组。朱梓荀想和我联手让孙婷去当"替罪羔羊",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我居然在重  相似文献   

17.
"说道"即"说"的意思,是同义复合词,后面多是引进的人物说的话,还有"说及、言及"的意思;"说到"的一个意思是"说",另一个意思是"说及、言及"。二者都有"说及、言及"的意思,在实际使用中应给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即在人的内在方面,注重对于"人"本的弘扬,突出"众生为本"、"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心",体现为对于众生的服务意识、对于人本身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在外在层面,注重对于"文"明的追求,分别从弃恶从善的道德追求、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和人佛平等的境界追求等论述;"人"、"文"对现代和谐社会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鲍照和江淹历来被并称,以二人为代表的文风称"江鲍体",其始见于杜甫诗,但仅"流传江鲍体"一语;"江鲍体"也可指江鲍辞赋而言,而其辞赋审美共同性学界论述尚少。"江鲍体"辞赋审美共同性体现在:金声玉润,追求华藻,已具骈体赋雏形,而且江赋有明显模拟鲍赋痕迹;诗骚之意居多,而且由于其前期经历的相似,辞赋抒发哀伤情感,有"急以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初中语文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的研究、实施和改进中,对"研究型"培训技能提升的理念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型"培训技能提升的理念;"研究型"培训技能提升的模式;"研究型"培训技能提升的特色与创新。"研究型"培训技能提升是要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从研究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改进教学、教研与培训,以提升培训的学术性、专业性、实效性。教师培训的终极目的与解决路径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引领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