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拈花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拈花指为软功外壮,属阴柔之劲,伤人于无形之中。此绝顶武功应用于乒乓球技术之中,更是刚柔并济,无坚不摧。  相似文献   

2.
杨龙 《武当》2015,(1):16-19
(接上期)二、中三法中三法乃出劲三法,系身法所在,也是走劲化劲的关键。即旋腰、转胯、气转黄庭,贯彻始终。凡练武之人,必然要经历练力、发力与用力三个阶段。劲的本质是力,本文在这里用"力"字,完全是从俗之说。练力是练腰腿手臂掌指的基本之力,是积蓄能量的阶段。主要功法有伏地通臂、二指禅、铁牛耕地、卧虎劲、翻杠子、翻袋子和石锁功、铁砂掌及铁拳功等等。单坠练腿力,卧虎功练臂力,二指禅练指力,铁牛耕地功练腰臂指腕力。要想功力深厚,非得站桩以培养筋骨之力。通过站桩,使肌肉放松以获得沉劲,使全身形成牢固的整体"屋架"结构,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3.
卢艳彬 《精武》2011,(1):52-58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  相似文献   

4.
宋学玉 《武当》2006,(6):9-10
太乙观金针玄指功由“玄阴指”与“和阳指”功两部分构成,玄阴指属上部修指类硬功,贯劲即可运用; 和阳指属下部修指类内功,是前段功力的提升修持方法。二者之间有自相契补不足之功。同治年间,垂霞道人周宗源留金针玄阴指于武当山,光绪十三年隐入王屋山后悉将全套阴阳玄指功传给罗诚寅道长, 笔者即承此系起蒙。太乙观金针玄阴指主练手部梢节三阴二阳劲(即主练拇、食、小三指阴劲支撑力和中、环二指阳劲捅插力),旧时多从早春“龙抬头”之日开功,于当年“下元节”验功。以中环二指能穿插木板为阴中之阳初成标准,再续修和阳指。余自思一拳一指虽有断石之功, 但毕竟为门中末技,谨示同仁当立正觉勿偏勿执,据需而索方益。  相似文献   

5.
混元内劲日月功。是混元内劲上乘内功之一。通过练习可以加速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环。从而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调理五脏六腑.对各种慢性病皆有一定疗效。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卢艳彬 《武当》2014,(5):28-30
“探劲”不仅是磨炼虚实之势、进步之能,还是调动周身整劲之功,激活丹田之气之法。  相似文献   

7.
五形功具体包括了“混元内劲虎形桩”.“混元内劲太极桩”和强化内劲的五形功法。其以松静自然为法。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神兼备,以不求而至为功,在意不在力,久炼自生内劲。  相似文献   

8.
郭振亚 《武当》2007,(6):27-28
八桩是刘派八卦掌之入门功法,主要培养人体外在的协调拧转之能,撑筋拔骨之功,内在的鼓荡圆滚之劲,周天横行之功。一、夹(夹马桩)  相似文献   

9.
拔山功     
拔山功专练五指捏劲,腕臂提拉劲。练指主要方法有捏砖、捏皮球;练腕臂主要练提拉劲。 练习方法: 一、五指捏砖 初练时五指用力捏一块砖,横竖均能握住并能提起;再用五指抓捏两块砖,横竖抓捏均可。主要练拇、中、食三指抓捏劲。 二、抓皮球  相似文献   

10.
调身性气功对肌肉的训练方式,一是动力性训练,一是静力性训练。静力性训练是指在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但却付出内能的一种训练方法。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以下称本功)属于调身性气功,其中马步站桩功是水功法的基础,精华即筑基功(或称暗功、玄功、站桩),也是产生内劲的所在。习练站桩功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肌肉骨髂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平衡,这种训练形式,就其肌肉  相似文献   

11.
少林踔腿功     
周健勇 《精武》2007,(6):17-17
少林金刚门之踔腿功属于外练硬功型技艺,练的是阳刚之劲,不需要配合内功修炼,是一种简单、易学、易练、易用的腿功,只要肯下苦功,就能练成。少林踔腿功酷似足射功,但比足射功更完善、更科学,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低腿、暗腿技法,适宜实战中使用。少林金刚门之踔腿功,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13.
锁指功     
锁指功专练指劲,与龙爪功点石功大同小异,但细分有所不同。龙爪功练指提劲,点石功练指刺劲,而锁指功则练扣劲。其练法主要有两种,即空练和实练。 练法: 一、空练。初练时空手练习,即中指食指紧并屈成环形,拇指屈扣与中指食指相对紧紧扣牢。掌心空出,虎口成圆形猛力扣捏10至15分钟(见图)。略休息片刻,再用力扣捏,有时间即练不限数次,练三个月至半年后指力大增,再进行实练。 二、实练,空练至一段时间后便可进行实练,实练主要是对木板和碗进行练习。用拇、中、食三指用力扣捏,实练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手劲可长可短,次数不限。在扣捏碗底时,注意手部受伤。  相似文献   

14.
陈代明  黄飞剑 《武当》2011,(11):24-25
鸡形滚丹田功是心意六合拳十大行功中的一大重要功法,被历代传人和练家所重视,视其为修炼下节劲、根节劲的核心功法。鸡形滚丹田功以鸡形站桩为主,行桩为辅,动作起落开合相随,形神意气俱备,身法六艺相聚,前后丹田相合,是一套培养元气、坚腿固根、强化筋骨、增强人之整体劲、丹田劲的上好功法,长期修炼,可练成心意六合千斤坠之高深功夫。笔者师兄黄飞剑曾凭此功应邀与加拿大友人空手道黑带乔治和太极拳爱好者查理较劲试力,均无法撼动师兄,足见功法之妙。  相似文献   

15.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49.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 关节还节稳健而缓慢地向 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 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 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 使两拳尽情卷紧。做12~ 18次,反复2~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 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 感觉。 50.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 左右平举,然后轻松 敏快地变掌为拳(图 50)。如此做60~80 次,反复2~3遍。动 作要均匀,连续,一 气呵成。 抓空以锻炼指力及灵敏性为主,同 时通过两…  相似文献   

16.
杨纯生 《精武》2010,(11):28-29
心意六合拳重视整体,反对局部,尤其强调劲力产生的“整”,谭全胜老师常说:“传统武术讲究发劲,不是用力,不能做局部之功。”从劲力的发放的角度来分析“整”,要有以下要素:1.传导通畅;2.叠加最大化;2.穿透性要强。  相似文献   

17.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7):33-34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是练拳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项训练。在此所指的力,主要指筋骨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筋骨主要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主要靠筋骨的力量才得以站立和行走,四肢才能屈伸。  相似文献   

18.
严涛 《中华武术》2006,(4):18-18
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且适当。《太极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招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招熟是第一层功,懂劲是第二层功。招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对方打来一拳,若不先粘住,则不能听人劲;不能听人劲,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粘住对方后,若对方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对方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若对方手往前进劲偏:于左,则随之向左化去其力,即可分手以左手粘之,腾出右手击其头部;劲偏于右,  相似文献   

19.
王奇勇 《武当》2000,(5):29-29
内家拳法之桩功,是以修炼精神、意感、形体五弓等,使之统为一体而产生出浑元整体劲力为要义。其修炼程序是先静炼,后动炼。静练为功,动练为拳,动静互合为真拳。也就是说,内家真传拳法是由“静桩”和“活桩”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法。其特点是:拳中有功,功中有拳,拳功互合,内外兼修。形体五弓,指的是两臂、两腿和整条脊柱。五弓的修炼,是通过特定的练习方法,使五弓挺拔舒展,张蓄饱满圆活,处处蕴含有弹性而具备阻挡或反弹敌方的来力和具备松活弹抖及其它发劲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少林沙袋功     
少林拳非常重视沙袋功的锻炼,它是从单势和套路练习过渡到实战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学习击打、体会攻防接齄的实际感觉、提高拳法实战能力的必要过程。利用打沙袋可以体会冲劲,崩劲、抖劲、劈砸劲、整劲、透劲、横劲、撞劲等功夫.也是培养战斗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