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城市和农村两极分化的问题,很多农村人由于土地获利太少,丢下孩子去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赚钱养家,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很多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对数学这门学科学得很吃力,探讨激发他们兴趣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摘     
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一个有关教育的座谈会上,一些父母在谈论“儿童权利”这一问题时心情十分复杂:从理性上讲,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担心一旦把权利还给了孩子,子女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怎么办,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家长们的忧心不无道理,这倒不是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而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许多家长在谈论上述担忧时,其实也就找到了自己与孩子沟通的理由和办法。正像许多父  相似文献   

3.
儿童幼年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儿童天性无忧无虑,生动活泼的游戏与儿童生活、活动密切相连,他们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欢乐,趣味是他们参加活动的准则。如何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呢?要让快乐音乐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快乐音乐自然融入孩子。  相似文献   

4.
林枫 《母婴世界》2010,(8):74-75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但心理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如何培养他们快乐的性格,让他们成为开朗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5.
农民为了脱贫致富,纷纷外出打工、经商,让孩子单独在家,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如今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他们缺乏关爱,造成亲情饥渴、性格内向、孤僻。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分健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作者以本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孩子们应该在平静和愉快的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智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够享有阳光和雨露.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因触犯法律法规被判刑或劳教,甚至伏法.不幸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在他们尚无自理能力时,却过早地饱尝了非正常生活的磨难与辛酸.命运迫使他们沦为孤儿,沦为流浪儿,甚至成为未成年犯罪者.这是一个曾被忽视了的弱势群体,也是一个本不应该被遗忘的社会群体.据了解,某省一女子监狱千余名在押犯人当中就有她们的90多个孩子急待救助.……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1,(1):55-5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不能随行,成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人格、安全、生活、学业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切实培养和照顾留守儿童,解决外出人员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同沐阳光、同享关爱,成为党委、政府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力争从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走出一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挑食、偏食、厌食、拒食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心身不适与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现象,令家长深感头痛。反之,又有那么一些孩子在大吃大喝中变胖,变成不那么讨人喜爱的“胖墩儿”。如此看来,现代儿童饮食中的紊乱现象,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为此,营养学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重视孩子的餐前情绪良好的餐前情绪,是儿童增加食欲的措施。这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更为重要。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厌食、挑食、偏食、拒食儿童,有近半的是因为餐前情绪不良引起的。日本的研究人员强调,孩子从幼儿期到学龄期,智力发生了一个飞跃。由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部分逐…  相似文献   

10.
一、数学学习中有没有儿童的真实生活?现在有一些教学设计把股票交易、房地产、资源开发等情境引入数学,看似联系了生活,但实际上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这些基本上是成人的生活,而非孩子的生活,这些情境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让学生陷入了繁杂的信息之中,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阻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生活问题并不等同于数  相似文献   

11.
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形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抒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个人看法准确地述诸文字时,写作对他们而言就是痛苦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他们写作“受煎熬”的根源.我们需要学会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用儿童的语言书写儿童的生活,用儿童习惯的方式表达儿童的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是要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做那个帮助孩子“找事儿说”、“找事儿写”的人.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孩子诞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生态环境。每个人一生中,多数的时间会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场所。对孩子而言,一出生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父母充当了孩子的照顾者和玩伴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教导儿童在各种情境下合适的行为,向儿童灌输社会礼节、行为规范及自我控制,保护儿童,呵护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生活的逐步提高,幼儿教育特别是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从哄孩子上升到开展音乐与舞蹈训练,寓教于乐,极大地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从而达到教师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借此观察和理解周围生活,体验成功感、满足感的目的。它有利于儿童将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有利于儿童将来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7):183-184
在许多环境优美的幼儿园中,一些孩子的精神却受到了压抑,与教师产生了隔阂、距离。教师应该用"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少年儿童乐于接受的方法,以及采用一种与儿童相互联系的方式,切实掌握孩子内心的需求,掌握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友善的,他们会感到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乐园,他们是幸福的、快乐的。  相似文献   

15.
王长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让孩子走出单一的代际链条的交往方式我认为借个孩子去旅行这种活动方式是值得推广的,符合我国儿童发展的实际状况。目前,儿童主要生活在代际链条中,除了校园生活以外,他生活中的人群基本上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长辈,这是一种垂直的关系,而横向的伙伴关系则比较少。他们大多缺少游戏伙伴,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人接触 。这种生活状态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长辈的一些旧观念和溺爱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如果能有机会让"2 1"的家庭走出去,让孩子多一个伙伴,可帮助孩子充…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一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面前,常常认为自己是尽了自己的全力,并且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事实未必如此。如果读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如果读过其他一些中西方教育名篇,作为父母的依旧没有愧疚之心,我想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身为人父人母,有些伪善是我们不自知的,我们在无意之中已经剥夺了许多原本属于孩子的幸福与快乐,作为父母乃至作为教师的成人却还为此自豪不已。其实成人在儿童面前,天生体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性,他们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凌驾于儿童的本性之上,控制着儿童的生活,并因此遮蔽了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按照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活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现象,幼儿一般都是生活在备受娇宠的优越环境里,根本不知父母操劳的辛苦,更不知其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又由于幼儿自身所固有的自我中心化心理的存在,更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体贴、关心父母及长辈,珍惜劳动果实.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幼儿养成了处处依赖大人,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没有劳动观念.面对这种情况,怎样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呢?这不能不是幼儿教育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一、从幼儿自我服务入手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开发、培养儿童的智慧在于让幼儿自己动手.因为动手劳动能激发人的思维活动,儿童的思维特点与他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联,他们能在劳动中思考问题.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劳动就能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激发思维活动的条件.让孩子参加一些适宜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教孩子学会一些劳动技巧,更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负担,其真正用意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责任心以及生活能力.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应经常用谈话的方式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用餐,自己穿脱衣服等.如系鞋带,有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父母帮助做的.到幼儿园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个教师,怎么办呢?是等教师一个一个来帮助系呢?还是自己学会系?幼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每当我们想到要评价儿童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一些传统的方法,比如观察一评价的方法、运用标准的评价手段、等级列表以及调查问卷等等。然而,孩子的绘画作品也能为我们了解儿童提供丰富的资源,从儿童的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知道了什么,他们对所生活的世界有什么感受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周围同他们交往的人。  相似文献   

19.
郭曼玉 《大学生》2012,(Z4):125
在特殊教育学校,我见到了该校负责接待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的陆老师。谈起是否欢迎志愿者到特殊教育学校做公益,陆老师脸上有些无奈。"不是不愿意,只是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不好说。"我深度打探,陆老师说起了心里话。"大学生志愿者来我们这里做公益,我们本应欢迎的,可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说,最近一次志愿者来做活动,那天恰好我们学校的两个孩子为了点小事打起来了。志愿者也是很热情、主动地帮我们拉架。其中一名志愿者分队的负责人还把打架的一个孩子抱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掌握语言,但经常保持缄默,不主动与人交往。与陌生人接触,会令他们惶恐不安。对他们来说,在家玩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