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辅导员》2010,(9):M0002-M0002
薪火相传,当校长的接力棒传到手中,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这五十多年的历史与荣耀对于她来说,是前人的肩膀,也是令人的压力。“当校长,不是‘说’的艺术,而是‘做’的学问……”回想起这段历程,杜素华的描述简练而深刻。  相似文献   

2.
巴士卡里雅曾经说过:“教师首先不是教师,而是人,有爱心的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必须有爱生之情,审时度势地运用教育机智进行艺术调节。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就义诗》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而任课教师却神态自若。她从容不迫地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经她这么一说,教室里静了下来。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意思是‘还有人接班’。”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又亲切地说:“当然…  相似文献   

3.
浅议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得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认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  相似文献   

4.
因祸得福     
今天,我在家里做作业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仔细一想,原来,我错误的握笔方法已经改了过来,所以爸爸没有训我。我问爸爸:“您怎么不看我的手了?”爸爸说:“你已经改了握笔的方法,我还看什么。”我很高兴,就问爸爸:“我是怎么改正过来的?”爸爸对我说:“这就叫因祸得福。”我问爸爸什么叫“因福得福”,爸爸说:“由于昨天晚上你练武时,晃了手指,现在还疼,这是‘祸’;今天你写作业时,由于手疼,不知不觉地把过去的握笔方法改正了过来,这是‘福’。所以这就叫做‘因祸得福’。”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弄懂了“因祸得福”这个…  相似文献   

5.
开心乐园     
问 路一对父女在大街上散步,一位乘车的先生从此路过,向那对父女问道:“请告诉我,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女儿忙说:“多奇怪,您不是正在自己的车里吗?”◎供稿/苏婉蓉广西百色市福利院居民楼二楼左(533000)高兴的虚字眼一位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时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说’,高兴;‘乎’,虚字眼。”讲完先生问道:“你们听懂了吗?”“懂了!”学生回答。先生指着一位学生说:“那你连起…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王尚文教授说:“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可解,为世界上其他文字所望尘莫及。宋代王安石的《字说》中即有“波者,水之皮也”之解。请看以下几例妙解。聪明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在解释“聪明”一词时这样说:“怎样才是聪明呢?先得用自己的耳朵认真听,所以‘聪’字是‘耳’字旁;右边上边两点代表两个眼睛,要想聪明就得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下边的‘口’字,表示多问问题,多练习;最下边是个‘心’字,意思是光用耳眼口还不行,还得用‘心’,用心记。可这四件宝贝用一时一天行吗?不行,得日日用,月月用,才能‘聪明’,所以‘明’字左边是个‘日’,右边是个‘月’”。“训…  相似文献   

8.
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是运用文字表情达意,其中不外乎思想认识、知识运用、生活体验、思维方法和文字技巧等方面的综合展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为什么这么难呢?我想,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头的看法有  相似文献   

9.
芜崧 《学语文》2006,(5):40-40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在谈到语素时说:“‘蝴蝶’只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如‘粉蝶、彩蝶’中仍是一个语素。”(248页)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195页)、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191页,中央电大出版社,1996年)等几套有影响的高校汉语教材都持相同的观点。然而,王艾录先生对此提出质疑:“承认‘蝴蝶’是语素,同时承认‘蝶’也是语素,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的。至于说‘蝶’在甲词里语素,在乙词里不是语素,这恐怕在汉语研究史上是没有过的,所以其科学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艺思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向现代化的转折.而他《人间词话》中所涉及到的“境界说”、“‘隔’与‘不隔 ’”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梳理概括前人对“境界说”内涵、“‘隔’与‘不隔’”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王国维先生的这一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字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称谓,过去也曾称作“小学”。颜师古给《汉书》作注时曾说:“小学调文字之学也。”后兰先生说:“把文字学叫做‘小学’,这个名称是西汉人定的。”并指出“单把文字叫做‘小学’,实在不很恰当。”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认识逐渐深化,一般学者把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治三个分支。近代语言学大师黄侃说:“今之所调小学者,则中国文字、声韵、训治之学也。”黄先生特别加了“中国”这样的限制词,指向就更加明确,f‘音韵”、“训治”大家都公认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特有的称谓…  相似文献   

12.
最近,从报上读到一段文字,说的是某工厂公物私用现象甚为严重,新上任的厂长下决心改变这一情况,在职工大会上说:“外国有个‘加拿大’,我们厂里却出现了‘大家拿’,还说什么‘不拿白不拿’,我看最终还是‘拿大家’,受害的是自己。”  相似文献   

13.
《捕蛇者说》之“说”字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这一义项是由“说”字的本义演变而来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释也。一曰谈说也,从言兑,会意。按兑亦声。《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孙诒让注:谓谈说所以明其意义。毕云,解说)《广雅·释诂二》:‘说,论也。’《周礼·大祝》:‘六曰说’。注,以辞责之。《礼记·少仪》:‘游于说。’疏为论说。”从朱骏声的解释来看,“说”有解说、论说的意义。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取名来看,《说文解字》即为解释文字之书,其“说”字就是解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从零开始’,才可能有永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语文课,我在教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带领学生欣赏朗读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我喜欢这个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个‘顶’字用得好,说明小鱼儿是逆着水游过来的,要用力,所以用了个‘顶’字。”听后,我随即提醒他,请注意后面这几个字:“明镜一样的水面”.说明水是不动的。谁知孩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以较少的时间汲取前人的知识成果,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起着传递、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7.
负重的梦     
负重的梦四川省重庆市卫生学校学生李梦茜他说:“我姓方,所谓‘方’者,必是‘有棱有角’也!”教室里,三十几个山伢子都笑起来。于是,我们的师生关系便从此拉开了帷幕。他说,因为这片古朴的土地引诱了他,所以,他告别了远方的城;因为这山里孩子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18.
张奇 《学语文》2012,(1):4-6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沧述了套板反应:“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术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这其实就是要求文学的语言要不断创新.不断打破这些套板反应,使语言常有“新奇的意味”。这其中有一个语文的创新和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和“陌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要进行《愚公移山》的字词讲解。我讲到:“‘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字是‘之于’合音,所以这句话即是‘投之于渤海之尾’,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我再次强调:‘诸’为‘之于’合音。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