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有着与绝大多数班主任共同的喜好:喜欢班里的每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为他们而骄傲自豪。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无论谁是他们的老师,无论谁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依然是优秀者,那我的作用何在?我的价值何存?我困惑了,难道,他们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是我的功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把自己的身份换成小学语文教师。我翻开《五花山》这篇课文。我在想我应该怎么对学生讲它。,这时候问题来了: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小学生呢?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们每天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除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3.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  相似文献   

4.
花钱     
7月17日至23日,我参加了中国小记者协会举办的“激情多米诺,欢乐北京行”夏令营。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爸爸妈妈很不放心。就为给我带多少钱这一件事,他们都费了一番脑筋10元?20元?50元?最后他们还是给我带了300元,他们说这叫穷家富路。当时我不知道怎么花这一大笔钱。管他呢,去了再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班中的孤独症学生对音乐的节奏和音准都是相当敏感的。他们的节奏感很准确,很少出现偏差。结合这些特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加入了一些节奏训练。开始的时候,我先拿来小军鼓敲击简单的节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当我的表演开始时,总会看到同学们用新奇、羡慕的目光注视我。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对于孤独症学生来说,一般事情不会让他们产生兴趣,目光不追视是很正常的,但是用新鲜的事物来刺激他们,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目光追视的。当演奏完了以后,有的同学还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您打的什么呀?”“您是怎么打的呀?”“您能教我打吗?”“我也能会打吗?”是呀,他们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学会吗?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兴趣和渴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看着这些孩子,我想,我是否能创造出奇迹呢?于是,我开始了节奏教学在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明天     
我知道明天,该死的明天一定会让我绝望。明天他们就去离婚,谁也不会要我,因为我会成为他们今后生活的累赘。我该怎么办?写好遗书,叫他们答应我今后好好过,以后常常念着我,然后从这八层高的楼顶跳下去,一命呜呼?这样做有用吗?我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到底瞎想什么。疼痛又让我回到现实,周围黑黑的,暗暗的,我的心一颤,好冷。可是我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呢?“明天会更好”?去你的吧。明天我就是孤儿了,明天我要窝到奶奶的那间小房子去和她相依为命了。明天,可怕的明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啊?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难道跳下去他们…  相似文献   

7.
打开电视,一条新闻使我心绪难平。一位省一级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因考试成绩有些下降,怕父母责骂跳水库自杀了。这样的学生自杀现象在我们这个地区,在全省、全国又何尝少见呢?这些花样年华的青春生命竞选择了死亡,难道他们真的无路可退了吗?难道只有选择死亡,才能解脱吗?我迷茫,我困惑,是谁把他们逼上了绝路呢?  相似文献   

8.
刘秀芳 《职业技术》2006,(23):64-64
在我以前的同学的眼里,我曾经就是他们所谓的“差生”,偶尔见上面,也只是我先向他们打招呼、问好!放月假回家,发现周围的邻居以及以前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曾经的好友见我也只是冷冷几句便快速离开,所有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是职校生”。我弄不明自我是职校生碍着他们什么啦?小吃他们的,不喝他们的,小拿他们的,不用他们的,可他们为何鄙视我、苛求我、嘲笑我?在这复杂的问题中,我曾经也烦恼过、忧伤过、自卑过,但我不强人所难,因为谁又不喜欢“优秀”的女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龚莉 《今日教育》2007,(2S):45-46
“1千米到底有多长?”说实在的。很多大人,甚至是数学老师对此也毫无把握。我问过他们原因,他们都说:这是读书的时候数感和空间观念没有建立好.因为当时数学老师没有带领他们实地走一走.而都是在教室里、黑板上纸上谈兵。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也要让我的学生有这种遗憾吗?仅仅因为带领学生出教室走一走太过麻烦,就放弃了吗?不,我不能!  相似文献   

10.
快乐由自己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道诱人的风景,不断诱惑你想得到它,留住它。可现实是,糟糕的事情总是接连不断地发生,有学习上的,有生活上的。每当我在爸爸妈妈面前流露出我的烦恼时,他们总会说:“小孩子,有什么可烦的,你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我要是你呀,高兴还来不及呢。”本来我想求得他们的理解,可他们居然这样回答我。看到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简直羡慕死了,我为什么就高兴不起来呢?谁能告诉我快乐的秘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笨驴的回答     
一头毛驴在路上悠闲地走着,发现一头猪在路边伤心地哭泣。它很奇怪,忍不住关心地问:“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呢?”“我怎么能不哭啊,”猪抽泣着说,“人们对我太不礼貌了,他们总是侮辱我!”“是吗?”驴迷惑不解,“他们怎么侮辱你呢?”“你看,人们赌咒发誓的时候,老是要用我的名字。他们互相吵架时,也总是用我的名字辱骂对方。如果有人干了什么蠢事,他们便说这人简直是一头猪!如果有人受了欺骗,他们也说他是头猪。还有,如果有人把什么地方弄脏了、弄乱了,他们就说,这人真跟猪一个样!”毛驴听了猪的诉说后,很同情它的遭遇。…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上海教育》2007,(6A):24-25
“山里学生有电视看吗?”“他们用什么教材?”“他们有钱买邮票和我们联系吗?”……这些都是我赴滇支教前,上海学生要我解答的问题。带着一腔热血和同样的疑惑,我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孟连县红塔中学。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代》2003,(3):10
记者:最喜欢的乐队是?春树:国内:盘古、痛苦的信仰、舌头、王磊。国外:UNTI-FLAG,USBOOM,AFI,HOLE,THESMITHS,CLASH等,你听过他们就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他们了。记者:最喜欢的歌者是?春树:罗大佑、陈升。他们的歌太好了。我很喜欢罗大佑的歌,陈升的我喜欢《北京一夜》。记者:很喜欢的歌词作者是?春树:没有。记者:柯妮拉芙的音乐中给你最大的冲击是什么?春树:其实给我更大冲击的是她这个人。她面对了许多压力,勇敢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是“风雨中的美丽”。记者:最喜欢的诗人是?春树:伊沙、沈浩波,80…  相似文献   

14.
《当代职校生》2006,(5):34-36
GOGO姐:我觉得我的一些同学说话怪怪的,比如前座和后座经常跟我说:“你中午没睡觉吗?”其它他们的意思是说,你中午又在做作业看书。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心里就很生气,觉得他们大过份了。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我,我真的很烦。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我左右为难     
谭青同学:姐姐心里真为你叫屈,明明做了好事,却反而受到责备,这滋味可的确不好受。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同学为什么会偷懒呢?是否他们认为反正你会替他们扫,所以有恃无恐?如果真是这样,你岂不是助长了他们的懒惰之风吗?所以,姐姐觉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可以开班会制定一些有关的奖惩制度,让他们自己去承担没做值日的后果。有制度约束他燕子姐姐:我是一名班干部,值日生扫地时,有的扫了一点点就跑回家了,有的干脆不扫,没办法,每当这时我只好替他们扫。因为这事儿,我常常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父母又说我…  相似文献   

16.
这十余年来,经常有高中生或是他们的家长来问我:“为什么我(或我的孩子)读了十余年的语文,总做不好作文?高考了怎么办?写作有没有诀么办?写作有没有诀窍?”对此,我只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我们的孩子从小看卡通、漫画,到了学校,读到四五年级,刚掌握语言这一工具,本应该好好利用这工具去读书。然而,老师不教他们去使用这工具,却反复研究、琢磨这工具,就像一把锄头本是用来开矿的,我们不去开矿,却专在磨那把锄头,把它镶了金边还换了玉柄。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孩子学了语文不去读书,却专门研究“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这个…  相似文献   

17.
本期征答题     
嘉嘉问: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最近成绩老是下滑,老师就把我换掉了,我觉得很没面子,很难过,该怎么办?加林问:我的嫉妒心比较强,每当看到别的女孩成绩比我好,穿得比我漂亮,心里就会不舒服,该怎么办?无奈的人问:有些同学总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我该怎么对付他们?闪闪问:班上有好几个男生对我有好感,每天我都能收到好几封“情书”,面对他们的痴情,我束手无策,请问该如何处理?阿钢问:如何拒绝同学抄自己的作业,而又不伤害同学间的感情?本期征答题  相似文献   

18.
“会,却不举手,是什么原因?”就这个问题,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一个小姑娘这样写道:“如果那些积极举手的同学是明月,就让我做一颗星星吧,星星也会发光的。如果他们是红花,就让我做一片绿叶吧,绿叶也能传递春天的消息。”多么优美的字,多么坦诚的表白,多么明澈的童心,我有什么理由责怪他们上课不举手呢?我不得不问自己:我们要求甚至强迫学生举手发言,究竟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透明的生命     
我是一个盲校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几年来,在与盲童的心灵交往中,他们的言行常使我深受启迪,洞悟许多道理。   在一次班会上,我建议学生提出他们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有个学生站起来,脸上写满严肃:“孙老师,我们人的生命有颜色吗?如果有,那么是什么颜色?”他的表情告诉我,这个问题已让他思虑很久。虽然这意外的提问让我有些发懵,但潜意识提醒我:这是一个好话题。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呢?片刻的迟疑之后,我还是镇定了下来,不如先听听学生们的想法,也给自己留点从容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提…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昵?——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带着和朱自清一样对时光飞逝的慨叹,职场人又迎来了一年的尾声,他们收获了什么,失落了什么.又在期盼着什么呢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