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综合经济区,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具有一定专门化生产和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综合经济区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一个地理概念,是生产力分布的地域形式。一个地区许多生产部门的分布与组合,便形成了地域生产综合体,它具有丰富的物质内容。但是,经济区的划分(?)是按照人们的主观意志进行的。人们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特点,结合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对特定地区划分出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就是经济区划。  相似文献   

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力的学科,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则以生产力的变革为主线,探究其内涵及在真实世界的体现,有着非凡的意义。劳动地域分工的内涵包含形成发展机制、分工的前提、分工的目的与分工的内容和形式等四个部分。本文在全球尺度、全国尺度和城市群三个尺度,对劳动地域分工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空间尺度下,其内涵与潜在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地域分工,因而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大经济区可作为指导和组织资金技术密集型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地域单元,二级经济区可作为指导和组织劳动密集型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地域单元.本文在此就全国大经济区划和二级经济区划作进一步探讨,提出将全国31个省级区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和80个二级经济区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把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刘易斯模型隐含着的地域分工概念明确化,从而把二元经济模型改造为地理二元经济模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代工业区和农业区并存的区域分工。不同地域工业化模式是由客观条件所制约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着的地区差异的实质是传统农业区域与现代工业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要缩短这种差异。不是所有区域都走工业区发展模式,而是让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地域分工,因而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大经济区可作为指导和组织资金技术密集型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地域单元,二级经济区可作为指导和组织劳动密集型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地域单元.根据我国国情,可将全国31个省级区(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和81个二级经济区,其中包括将华南湘粤桂琼黔滇六省区划归同一个大经济区,并同时划分为21个二级经济区的具体方案.这不仅可大力促进华南六省区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而且还可大力促进华南各二级经济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营造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  相似文献   

6.
一、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主要观点: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的劳动凝结在里面。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生产力概念做了如下新的说明 :1 劳动过程自身运动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还表现为产品和部门结构的创新、剩余劳动的增加和可持续性的提高。 3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以劳动方式特别是分工为中介的。本文认为 ,深化对生产力概念的认识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丹东市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产业部门和空间结构分析研究基础上,依据劳动地域分工,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理论提出该市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男女两性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致使其在家庭中存在明显的劳动分工,妇女的时问主要分配于家庭部门,而男性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市场部门。这种分工是获得家庭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家庭部门的生产、消费的全部活动,既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静全过程的起点,又是终点。因此,政府应建立家务劳动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使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货币化,并将其列入国民核算体系。家务劳动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经济价值,我国《婚姻法》应对家务劳动的价值作出肯定性规范,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将家务劳动作为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源于自然分工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劳动分工的起点,生产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积累将促进产品剩余的出现,从而触发人性中“互通有无”的交易倾向,于是市场开始突现,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逐步呈现出墟、集、市等市场形态.随着专业商人和市场中介的涌现,远程贸易将使得原本孤立的交换场所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网络.关于分工与市场的关系,斯密定理在农业经济时代是有效的;而在工业经济时代,市场已经发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此时分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相互促进,也呈现出相互制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中中心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区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合理的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群区域管理模式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西“M”型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通过统筹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加快一体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群的建设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市群发展瓶颈制约;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是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据赤峰区位优势,应用比较优势理论,赤峰要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经济.与东北经济区和华北经济区建立合理地域分工.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矿业经济、能源经济、医药经济、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展类型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逻辑起点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发展类型学的学科定义是:教育发展类型学是着重在地域背景下研究教育组成部分的不同个、群体种类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发展类型的宏、中、微观发生发展规律出发来  相似文献   

14.
李仁君 《天中学刊》2002,17(3):30-34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工与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使得分工与交换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又将人类的分工与交换推向了新的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由古代思想家到当代学者对分工与交换提出了种种解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交换中分享比较利益是分工与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生产,不是生产力。在给经济地理学下定义的时候应该用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配置或生产地理配置,不应该用生产力配置或生产力地理配置。为什么呢?第一,生产力这个概念无法包括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只有生产这个概念才能包括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劳动地域分工是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劳动地域分工反映在各个地区产品的差异上,反映在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上,亦反映在各个地区居民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差异上,这些都与生产力概念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劳动地域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提出后,人们在肯定、赞叹具前瞻意识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疑问。一是区域范围是否合理?二是这一经济区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三是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将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交换的产物,而交换是生产分工的结果,没有按人、按地区、(当然也包括氏族)的分工,便不可能出现交换。自己生产、自己吃饱用完无余,就无交换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个人或氏族、地区、生产的产品自给有余或产品单一、对外人外地不同产品有此需求,交换便应时产生。  相似文献   

18.
性别分工与市场分工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制度体系。互补合作的两性分工不同步地进入市场制度。市场分工制度对劳动的评价有缺陷,低估或忽视了女性在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再生产中的贡献,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但市场分工制度的发展从技术与制度上为女性进入社会劳动体系创造条件。市场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是缩小性别分工鸿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初探广西经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合理地按照地域分工组织社会生产,很有必要划分经济区.各级经济区可作为指导、协调和组织其产业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地域单元.广西可划分为4个一级经济区和19个二级经济区.一级经济区因其规模适度性而有利于宏观指导和组织其公路运输、农业区域化生产、轻工业生产和商业经济活动,以及将来的行政区划改革.二级经济区因其市县组合的合理性而有利于本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定建 《安康学院学报》2000,12(1):77-79,86
商品的内容含义必须把握:商品必须是人类劳动加工过的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才是商品;要特别强调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实现转移使用价值。为什么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在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而使用价值和价值必须通过交换即交换过程才能实现。交换过程完成后,商品生产者获得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所以,只有完成交换过程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