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凯 《上海教育》2009,(11):52-54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品比赛,如小论文、小制作、小软件等,这些比赛中,创新性的体现是常见的评奖标准之一,更有不少活动是直接冠名为“某某创新大赛”的。一般我会提前一到两个月找学生共同计划一下如何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2.
刘震 《中学物理》2023,(17):34-36
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紧密结合物理教材设计活动,从项目驱动到作品设计与制作,为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十分重要.但由于课堂实验经常受到时间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实验训练.物理课外小制作,在不增加课时和学校实验设备、完成规定的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堂学生实验的情况下,能极大的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因此值得广大教师进行探讨.课外小制作有很多优点,可以弥补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堂实验的不足,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小制作不受器材限制,学生回家后可以自己找材料,就地取材,将废弃物加以利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条件进行该项活动.②开展学生小制作活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能丰富课余生活,把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有效结合起来.③制作时,从设计、找材料、动手做及检验等过程,都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一、创意背景1.小制作比赛方式变革的必要性为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并积极投身科学探究的活动之中,很多地方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瑞安市连续举行了28届小制作比赛。小制作比赛是很受学生欢迎的科技节活动之一,我校开展这项活动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近几年的活动中,发现参赛的作品大部分是家长或专业公司的作品,连市级比赛都有过半数学生是带半成品去比赛的,虽然作品漂亮,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极为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三十条》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活动要结合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应用,围绕一些专题有效开展竞赛、展示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并帮助学生参加电脑作品比赛、机器人比赛、信息学奥赛等活动项目,充分发挥特长生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年—度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是展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检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场所。这项活动倍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今年是这项活动开展十周年纪念日,在省电教馆的积极组织下,我省举行了2009年全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活动,从参赛的电脑作品看,我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有了新的起色,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所提高。作品所反映的是全省中小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同学们关注关心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可以说,—个个电脑作品就是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真实写照,如,那么清新喜人、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7月8日,我校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提高学生休闲质量,学校给学生发放了大量的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中国结、折纸等作品,在制作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健身走等体育锻炼活动,这种暑假作业很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吴选聪 《中学文科》2009,(12):79-79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一、中学生怎样写好地理小作品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  相似文献   

9.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一、中学生怎样写好地理小作品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下学期人教版《科学》教材中《螺丝刀和螺丝钉》是学生们十分喜爱的一课,不但能满足孩子们动手进行小制作的欲望,比如制作一个小布娃娃可以坐的小椅子等等,还可以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知识本位走向人的本位、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生活、从知识掌握走向活动建构。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对教材进行"生本化"处理;以学生活动为重要手段,对教材进行"活动化"处理;以语文素养为重要载体,实现教材的"心灵化"建构。  相似文献   

12.
制作学具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利用实验仪器和生活中的材料,在老师指导下制作学习工具,制作的工具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功能性等特性,是根据解决科学问题的需要,设计、制作、应用、改进教学工具的活动。经常开展制作学具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学具探究科学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学具制作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地位与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任务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苏州园林”.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熟练掌握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鼓励青少年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日前,栾川县教育局开展了科技小制作展评活动。全县186所中小学校近4000名学生参加了科技制作活动,参展作品达3500多件。经评委严格细致评选,有320件作品分获一二等奖,百余名教师获指导获,并有42件精品报送洛阳市参评。  相似文献   

15.
<正>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Flash的学习兴趣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课前精心准备范例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第一节课中,我精心准备了很多flash作品给同学们欣赏,有的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趣味性强、贴近实际生活的优秀动画作品,例如网络流行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08,(9):F0003-F0003
近几年,马鞍山七中坚持开设三门《科普校本课程》:一是每周二、四下午为初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一场科普讲座;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分批到校天象馆观看天象和科普影视;三是每周安排二个班学生到校科普阅览室集体阅读。此外,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参与几次全校性的科普实践活动,如参加知识竞赛、到校科普展室和市内科技场馆参观、制作一件小作品、写一篇小论文等。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生命生存生活》教材(第五版)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结合"三生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修改编写的。全书分生命、生存、生活三个单元,每个单元5个活动,共15个主题活动。教材注重趣味性、时代性和导向性,力求精选新时代发生的故事,经典的小哲理故事,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经历体验的并能够感悟的典型活动。同时,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创意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活动。果蔬杂粮为创意手工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挖掘素材,丰富作品主题;创意制作,凸显作品个性;品评鉴赏,提升作品品质。果蔬杂粮丰富了手工制作的形式,为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丰富“减负”之后学生的课余生活 ,无为县教委 2 0 0 0年 5月举办了中学物理课外“小制作”优秀作品展览 ,来自全县各中学的四百多名师生参观了展览。本次展出的小制作作品共 1 0 2件 ,皆为全县开展的第二届中学物理课外“小制作”评选活动中的参赛作品 ,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县中学物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步成果。从作品中可以看出 ,学生能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 ,利用身边的简单易得之物 ,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地动手实践。一些作品不仅制作精巧 ,而且有发明创新 ,具有一定的科…  相似文献   

20.
麦兰兰 《新疆教育》2012,(15):111-112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8课。教材采用窗口操作图示,文字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版本是Office2000。通过PowerPoint软件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处理多媒体的一些基本技能。制作多媒体作品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