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3,(20):161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46厘米,上下宽约33厘米,绢质表底,绘制有精美的彩色龙凤戏珠图案,婚书全部内容均为楷体书写。婚书上共同部分文字是印制的,个性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文字的字体和大小与印制部分基本一致。该证书左右长约52厘米,上下宽约38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该证书绘有吉祥花鸟图案,并印有"同心永爱"四个大字为背景。  相似文献   

2.
我这里收藏了一件解放战争参战纪念章,是老冀东军区司令部、后勤部颁发给遵化县1500名"远征担架团"每个队员的珍贵革命文物。这枚纪念章长4.5厘米,宽3.5厘米,是用白铁片包装的,右上角横排"远征东北"四个字,下面第二、第三行是"参战纪念"四个大字,落款是"冀东后司赠"。还有图案,左上角是一个红五星,中间是  相似文献   

3.
近日,湖北省荆门市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到两张荆门县政府于民国时期颁发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印有持有人指纹,用来防伪。两证为棉皮纸单面印制,长13厘米,宽9厘米,题头“身份证”下的内容是:荆门县雷田乡第四保四甲,持证人姓名分别为官立彪、官大香,性别都为男;官立彪时年55岁,官大香11岁,职业为农。据了解,持证人系父子关系。发证日期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五日。证件的二分之一处盖有“荆门县政府”红色大印。从《荆门市志》上了解到,身份证上所填雷田乡为1946年荆门县所设37个乡(镇)之一,  相似文献   

4.
阿明 《湖北档案》2007,(3):F0002-F0002
3月30日,本刊记者在大悟采访中见到了一张“新四军第五师献草证”。该证长13.6CM,宽9.7CM。正面为“献草证 第18号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月” 四行字,  相似文献   

5.
<正>证书左右长49.7厘米,上下宽37.9厘米。这件证书装帧精美,内容清新,品相完好。金色的飞云翔凤衬底,彖体的《诗经》佳句题头,上书: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证书绘有精美的图案:鸾凤飞舞,鸳鸯相依,牡丹怒放,月季飘香,圆月高照,奇石突兀。与此对应的还有一个证书盒:四面四季景,四面提佳词,有花红草绿,有蝶闹蜂飞,有松柏常青,有鱼跃鸟鸣。这件结婚证书左右长50厘米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由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湘赣军区1933年11月4日出版的《红色湘赣》报。 该报两张4开8个版面,长58厘米,宽38厘米,油印。报头为竖排的“红色湘赣”字样,下为“第十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本期两张”、“售铜元三枚”字样。第一版为特刊,上刊载《中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的这份宣统元年湖北法政学堂文凭,是清末洋务派办学堂的历史见证。这件文凭长97厘米,宽59厘米,顶部有二龙戏珠及祥云图案,文凭上部是当时统一规格的《上谕》,文凭周围有木刻花纹图案。整幅文凭布局大气合理,形式古朴大方,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精美的收藏品,是一件难得的档案珍品。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吉林省蛟河县松江乡南台子村作社会调查时,从一满族人家中发现一帧清光绪年间的“旗户门牌”, 门牌作为清代户口的凭证长年悬挂在大门之外,历经风吹日晒易于损坏,而这帧庋藏了近百年的满族旗人户籍管理的原始物件,居然保存了下来,洵属珍贵。 该门牌印制在长45厘米,宽37厘米的一张宣纸之上,虽已糟旧,但其中深兰色之文字清晰可见。粗细相间的兰色线条框架,将门碑划分为上下两栏,一线相隔的上栏,横贯着“旗户门牌”四个楷体大字,下栏右起吉林将军为设立门牌的牌文及填写的该旗户户籍内容,一记红色官防钤印在门牌的左上角。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东坡多才多艺,嘉祐年间中进士,与其父苏洵同出欧阳修门下,是北宋名的学家、书法家。其与欧阳修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擅长楷体、行草体,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由于他的书法作品比较珍贵,流传下来的真迹更是少之又少。鄢陵县档案馆保存的其草书《醉翁亭记》帖,更是稀世珍品,该帖共18面,每面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此帖得以在鄢陵保存,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似文献   

10.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38厘米,上下宽约29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而成。底色粉红,以彩凤、牡丹、菊花等图案围合成边框。在证书上部中央,采用国旗颜色的五个圆圈内印有红囍字。在喜字两旁是两面伪满洲国国旗。旗帜上方各有一只彩凤。在边框的四角印有结、婚、证、书四个字。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陈列室有一件特别珍贵的史料,它长30厘米,宽18厘米,全书169页,裁体为白宣纸,字体为铅印宋体繁体字,浅兰色封面上醒目书写《黄帝功德记》右任7个黑色大字。  相似文献   

12.
四合花纹纳石失辫线袍,元代,织金锦,袍长142厘米,两袖通长246厘米,袖口阔14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村出土,是目前国内保存相当完好的一件辫线袍。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档案馆现存明清档案,上起明洪武二年(1369),下至宣统三年(1911),共计22794件,是研究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青海地方政权关系和青海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军事、民族、宗教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现将其主要内容分历史时期概括介绍如下: 一、明代档案6件:洪武二年八月授魏华忠显校尉管军千户的诰命一件;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初五日授魏庇儿副千户、授徐勇百户的敕命各一件;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授赵德忠显校尉的诰命一件;天顺二年(1458)皇帝授高阳伯李文的金书铁券一件,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二十一日陕西监察御史关于茶马贸易的照会一件。这6件档案的载体分丝绸、纸张、金属三种。其中尤以明英宗授予李文的金书铁券为稀世珍品,此件基本完好,系本馆1985年从西宁市郊区一农民家中征集而来,面长37.5厘米,宽21.2厘米,厚约0.2厘米,重1300克。形状如瓦,拱宽23厘米,拱高11.8厘米。铁券正背两面共锉金字217个,每个字约1厘米见方。其中背面右上角书一“右”字,正中自上而下书有“若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一行十个字,正面自右而左,以每行十三字分十七行,书有206个字,文曰:  相似文献   

14.
一、地图概况 在我收藏的地图中,有一幅名为《中华现势大地图》(图中文字皆为繁体)的近代中国政区地图。它长为150厘米,宽为108厘米,图廓长135厘米,宽93厘米。该地图系牛皮纸制作、彩色印刷,比例尺为“三百七十五万分之一”,除了主图“中华现势大地图”,整幅地图的四角还附有15张小图:  相似文献   

15.
最近,河南省濮阳市档案馆在清理历史档案时,发现了伪满洲国的债券、有奖储蓄证券和储蓄票,共十一张.储蓄券称《必胜储蓄票》,共有七张.其中面值一元的五张,面值五角的二张.在这些储蓄票中,有六张属伪满帝国政府于康德十一年(1944)发行,至康德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效;有一张是康德十二年发行,至康德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效.每张储蓄票均为宽4.5厘米,长10厘米.票面正面图案饰以飞机、坦克等.该储蓄票标明只可存入伪满政府指定的邮政、商工金融合作社等处,甚至还可作日本帝国驻在伪满的株式会社的保险,但不能买卖、自行交易,不能作为支付款项、偿还债务.(式样见下图)  相似文献   

16.
段小平 《档案》2008,(1):33-34
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有甘肃法政学堂宣统二年毕业文凭2件,弥足珍贵。文凭呈长方形,外径宽66.5厘米、高83厘米,内径宽52厘米、高56.5厘米,四边共有8条龙作纹饰,四角从右上开始顺时针印有“毕”、“业”、“文”、“凭”4字。文凭共录840余字,无标点,系楷书手写石印,钤有甘肃全省法政学堂、监督提学使宫印及教员名章共10处。  相似文献   

17.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37厘米,上下宽约26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中央,上部印有"同心永爱"四个字,下部印有戏水鸳鸯。在证书两侧印有盛放的荷花。其图案简洁明快,色彩清新、亮丽。该套证书品相完好,书、皮齐全,印艺高超,风格现代,十分难得。该证书左右长约44厘米,上下宽约33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上部中央印有"鸾凤和鸣"四字,四周印有各式吉祥花卉和喜鹊,边框上龙下凤,左上贴有印花税票。  相似文献   

18.
宁阳县档案馆现藏有康熙三十六年(1698)七月十九日皇帝诰封(圣旨)一轴。该件康熙圣旨全长5米,宽0.3米,用绫锦制成,红、黄、白等七色相间,织锦上还均匀地分布着朵朵祥云图案,圣旨全文共241个字,分满汉两种文字。从内容上看,这是康熙三十六年(1698)七月十九日,皇帝表彰石匣副将刘虎的祖父刘大文并追赠他为荣禄大夫左都督石匣副将,  相似文献   

19.
李舜臣封诰     
北京市档案馆藏明嘉靖年间李舜臣封诰一件,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了。封诰为绫质卷轴,青玉轴头。长294厘米,宽30厘米。托裱精良,保存完好。右端为织就升降蟠龙绕篆文:“奉天诰命”四字。正文部分为明红、浅古铜和明黄三色云纹绫锦。左端为织就篆文“嘉靖三年月日造”。诰文以毛笔墨书,甚工整。每行除抬头外,各十三字。文如下:(略抬头,加标点)  相似文献   

20.
<正>江山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布展档案时,发现了一份江山老商号档案,长100厘米,宽24厘米,涉及民国时期的老商号有100余个,如江邑庆寿堂、鲍鼎和官盐栈、鼎兴书柬、涵和楼等,各种商号琳琅满目。其中有一个商号的名字映入眼帘——“王增昌漆店”,工作人员觉得非常熟悉,连忙前往库房查看,在馆藏的一杆长秤上,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王增昌”字样,一段被岁月湮没的江山老商号故事,被重新“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