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长篇悲剧小说《无名的裘德》对英国下层阶级贫民生动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度关切。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死亡意象以及死亡意识的研究,探析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想要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身现状的青年的心路历程及其失败的原因。从满腔抱负到悲观失望,死亡主题一直充斥着小说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足青 《良师》2011,(8):5-5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相似文献   

3.
《中文自修》2005,(9):F0002-F0002
老舍(1899-1966)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4.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有一天,他们结伴在大街上行走,一枚1分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将它捡起。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1分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扔掉,真没出息!两个年轻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经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很不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犹…  相似文献   

5.
基于洛克教育文献的重新解读,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教育史学界关于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和贫民子弟教育思想的“定评”值得商榷。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在亲子关系疏离的17世纪末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洛克主张通过建立工作学校对贫民子弟进行强制安置和教育的思想,意味着由社会而非教会承担贫民安置的职责,这对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教育思想中蕴含了建构近代英国教育双轨制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有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时,同时看到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连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中感喟: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大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无法理解:“这么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7.
《客居英国》是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部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英语教学部提供的同名教材改编的一本极生动的现代英语实用教材。它以三名外国青年到英国留学,住在英国人家里所遇到的种种事情为故事情节展开。这三名外国青年是瑞典人安娜、芬兰人米柯和有英国血统的希腊人彼  相似文献   

8.
一掘地派运动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近代无产阶级的多少发展的先驱者之阶级的独立运动。“茅舍人”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之一。他们原来就是农村贫民,是英国农民的最低层:没有土地,没有生产工具,全部财产只有一间小茅舍,间或还有三、四英亩的宅旁院地,他们因此被称为“茅舍人”。享用农村公社附属地,曾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依靠,例如在公社的草地上放上一头牛或者  相似文献   

9.
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有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的时候,同时看到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踩着硬币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放进口袋。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这种举动流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不高,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了,犹太青年已经成了大老板,拥有两家…  相似文献   

11.
两个年轻人找工作,见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视的目光:一枚硬币也捡,真是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是没出息!两年以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是  相似文献   

12.
英国旨在促进青年就业的职教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的就业问题一直都是令各国政府关注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面对青年失业人数的迅猛增加,以完善青年职业准备,促进青年就业为核心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战后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高潮。了解这一时期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历程。有利于我们借鉴其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的改革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高衡与黑龙江教育汪泽溃高衡1918年出生于北平安定门内国子监西大街一个贫民的家庭里。幼年辗转在饥饿线上,少年和青年又面临着失学失业的威协,人生悟性一开始,就痛感人生的艰辛和社会的腐败.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他奋不顾身地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人们对学问的关心和现实的要求这两个主要原因,导致当今的日本青年心理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所谓对学问的关心,其一是人们对发展心理学的关心。其二是由“第二次诞生”的观点出发而产生的对人格心理学(包括临床心理学)的关心。由此产生了许多青年心理学的研究专家。所谓现实的要求,其一是在教育、司法、产业等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青年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青年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指导的方法。其二是在大学中,为了取得中小学教师的任教资格,必须修得青年心理学课程。这一现实的要求,造成即便不专门研究青年心理学,但多少接触青年心理学的人也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国家进一步开放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走出国门,自费留学的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自费留学者的首选地一般是美国,但进入美国必须有高分托福成绩和GRE成绩,纯粹意义上的自费念大学的中国学子欲申请美国签证,可能性极小。这样,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英国。英国大学数百年的传统和严谨的学风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名。去英国念书最吸引人的是可以不用直接考托福,先进入各类英语学校学习英语,一、两年英语流利以后通过英语考试,便可申请读大学。但大多数家长由于没有在英国生活的经历,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情况知之甚少,究竟去…  相似文献   

16.
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富翁》展现的印度其实是西方人眼中的"印度",是印度贫民的"美国梦"。这一现象促使我们思考东方文化在后殖民话语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17.
一2011年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在英国谢菲尔德落下了帷幕,中国选手丁俊晖一路杀进四强,凭借不断成熟的意志品质和日趋完美的球技着实给以斯诺克运动强国自居的英国人设置了许多甚为费解的"斯诺克困局".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先后撰写过与贫民相关联的诗文12篇(首),尤以《捕蛇者说》、《掩役夫张进骸》较为著名,其中不仅表现了他对贫民那种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爱,而且还真真实实地体现了他不分穷富、贵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柳宗元所撰写的这些诗文,抱着“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他对贫民百姓那种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爱,希望能够以他直接或间接的帮助,通过“顶层设计”,改良朝廷治国安民的大政方针,来实施对贫民的“普惠”;通过改变世人的看法,来净化社会风气,达到“辅时及物(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景。其亲民爱民、惜民助民的贫民情结,十分难能可贵,而且值得我们加以充分肯定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校园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趋增多,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也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研究青年学生网上违规、违法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贫民免费学校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一个特殊教育机构,它的对象是那些被排斥在已有教育体制之外的贫困儿童。这种特殊性带来了学校在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经营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特色。这一运动对英国社会以及被救助的贫寒儿童都带来了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