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视新闻"微博作为国家级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在发布国内外重大新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增多,网络直播逐渐成为新媒体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央视新闻"微博在运用直播方面也有了不少实践.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通俗化的特点,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新闻报道中利用直播技术,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报道内容,拉近了观众与事实真相、新闻人物的距离,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最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牛天 《青年记者》2016,(34):11-12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模式,形成冲击与吸纳的一波波浪潮.在新的一轮媒体创新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在新华社客户端开启“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把新闻现场实时、全方位、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链接传播者、文本、事件以及受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4G、5G、VR等技术也在飞速得到普及和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在不断进步和壮大.传媒产业作为我国一项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更应走在时代前列、科技前沿.如今“直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信息传播当中.多年来,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新闻直播样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仅以央视新闻微博直播为例,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直播,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波 《传媒》2016,(18):62-63
新媒体新闻漫画指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具有新闻色彩的漫画,是以新媒体数字技术为支撑,对社会热点展开报道的图像语言.新媒体新闻漫画具有艺术性、评论性、真实性、趣味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其中艺术性属于价值体现,评论性属于核心思想,真实性属于基本要求,趣味性属于点睛之笔,及时性属于生存法宝.新媒体新闻漫画是传统新闻漫画的一种延伸,它有效丰富了新闻漫画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渠道,让新闻漫画创作主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社会热点展开报道并进行传播,让受众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媒体接收信息、表达观点,网络为新闻漫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新闻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局限.因此,探讨新媒体新闻漫画视觉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对漫画新闻的创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移动视频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要推动移动直播报道从萌芽步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还需从实际应用中进行反思,潜心摸索提升路径。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移动视频直播在当下新闻报道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挖掘潜在提升空间,以期助力新闻媒体完善既有报道形式,推动新媒体直播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建勋  车云鹤 《传媒》2019,(6):77-80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网络直播异军突起,电视新闻直播的话语权和受众不断流失,逐渐被边缘化。在互联网语境中,电视媒体亟需与新媒体融合。本文着重分析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传播特点,结合典型案例,探索互联网语境中新闻直播的传播范式重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媒介传播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新媒体背景下无人机航拍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拍摄手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新闻直播中利用无人机航拍直播也是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无人机航拍直播崛起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邱蔚 《现代传播》2007,(4):158-159
电视新闻直播具有零时差的时效性,并且保留了新闻发展变化的延续性、过程的可体验性以及事件的不可预知不可控制性,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特征和优势的报道手段."直击新闻现场"成为了许多新闻节目的口号,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直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影响了地方电视台的产业生态环境,作为地市电视台来讲,民生新闻依然是未来报道发展的重点,在新形势下绝不能无动于衷,而是要不断地改变经营策略,通过接轨新媒体,扩宽收视渠道,并积极的整合多媒体终端设备,实效规模效益。最后,还可以依靠直播来扩大影响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民生新闻传播发展的迅速突围。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技术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更是发展态势迅猛.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而且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对体育热点、焦点赛事的即时性直播式传播,滞后性的平面媒体对此的报道已沦为"编网"(编网:近5年来国内平媒体育报道的通俗流行用语,意指平媒对互联网传播的体育热点赛事、事件及人物新闻报道,进行二度编辑加工后在平媒上传播)。"编网"已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失去了读者,平媒的体育报道亟待走出"编网"。一、"编网"现象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对平媒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体育赛事报道竞争中,新媒体投入最大也最有实效的战役领地就是重大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2.
纸媒转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互联网正对新闻信息传播方式与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企业和新型行业皆以拥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新媒体为营销推广平台.尤其是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微博、微信营销渠道为主导力量,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网络营销推广的利器.这些网络平台对纸媒的冲击近两年来迅雷不及掩耳,逼迫纸媒转型更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转型变革的要求使得移动新闻直播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华西都市报及封面新闻系列直播报道进行内容层面的分析,试图找出现存的问题,并对移动新闻直播的报道方式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建中 《青年记者》2016,(25):29-3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气候报道提供了许多创新路径,其中利用传感器来报道温度、空气质量等问题,为媒体组织开辟了新的报道空间.传感新闻主要是指利用传感器来生产或搜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数据,或者利用这些数据来支持新闻调查.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传感器应用于气候报道的两个最新案例.  相似文献   

15.
得益于媒介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新闻现场不是狭义地单指新闻五要素中的"where",而是作为一种空间,不仅包括新闻现场空间的实践活动,还包含现场空间的社会关系。传播权力的释放、话语权的增强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使新闻现场发生新的变化。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虚假信息泛滥,曲解新闻现场空间,新闻现场成为新媒体环境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交流方式,新闻媒体借助网络直播和移动直播平台,进行现场新闻的生产和宣传服务,现场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搭载平台,具有直观性、时效性、互动性和传播力强的特点,推动了传统媒体转型融合发展。本文从运行到策略,分析探索现场云在主流新闻客户端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为传统媒体移动传播平台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涌现出许多新媒体形式。新闻短视频作为当下大众关注的热点,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打造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报道新闻,短小精悍,符合现代人对报道的要求。但由于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时间较短,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新闻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传播策略的创新路径,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内涵和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新媒体创新节目形式,提高新闻内容质量,强化观众参与互动性,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直播,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等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对于"5G+"时代下直播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推测,离不开对现如今直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反省,以及对直播新技术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整理,并加以大胆猜测.  相似文献   

19.
单青 《青年记者》2017,(18):61-6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模式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从社交自媒体到专业的新闻客户端,再到VR全景以及视频实时回传直播……如今,新媒体编辑的工作不再是“剪刀+糨糊”,新闻发布的快捷性、新闻信息的数字化、新闻形式的多样性,对新媒体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懂新闻、能编校,新媒体编辑还必须是一名多面手,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继涌现,网络视频直播就是其中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它具有强大的传播性、互动性,广泛的受众性和独具特色的盈利模式.本文将重点探究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现状,分析它的目标受众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大视频直播网站,探究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内容和盈利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且归纳总结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