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民俗活动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现代的教学改革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各传统学校挖掘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探索开发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我国水乡地区就具有多种民俗活动,比如元宵节灯会、清明节"青团子"、端午节"五毒衣"、中秋节"吃芋头"等,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与幼儿园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幼儿园活动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有趣的幼儿园水乡民俗活动,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民俗节日因其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组成完整而和谐的节日教育内容体系,成为幼儿成长教育的优秀民俗节日"读本"。但是,目前幼儿园的民俗节日教育活动普遍比较单一、零星,缺乏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本文以"诗情画意品中秋"民俗教育活动为例,阐述以节日民俗文化为基点,以快乐体验和自主发展为理念,以爱的情感交流为落脚点,以家园互动和社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民俗节日教育,旨在建构一种形式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优化的园本民俗节日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南康"鲤鱼灯"是一项极富赣南客家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融音乐舞蹈、灯光造型、剪纸刻字等为一体,包含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促进客家民间工艺发展、发扬光大民间表演艺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资源。目前,"毛古斯"正经历着被对象化、僵化地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这也是当地民众被疏离于自身传统的过程。作为"文化表演"的传统正在被异化为一种被复兴的、被重新发明的所谓"传统文化",地方社区的经济模式、社会关系、心理世界也因此而经历重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的个案表明,只有给予当地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以足够的尊重,其文化传统与民俗才能鲜活地、必不可少地存在于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向先清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8-21,33
民俗摄影的兴起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民俗受到重视的表现。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兴起、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文化等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民俗摄影在今天的价值:民俗摄影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民俗记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通过民俗摄影这种艺术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俗的关注,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依恋。这实际上是现代人在精神家园丧失之后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是人们对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应。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皖北民俗体育的养生机理进行分析整合,认为民俗养生文化应该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与民众养生要求相统一,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统一,把民俗养生理念推向社会,进而演变成人们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7.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传统体例的民俗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写作,存在着将作为整体并具有互释性的生活文化割裂的倾向。因此,在借鉴民族志书写模式与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志》调查与写作实践的反思,提出“标志性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倡导“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新式民俗志写作,以提升抢救与保护民俗文化的认识水平。所谓标志性文化应具有:一、能反映这一地方的特殊历史进程和贡献;二、体现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生命力;三、深刻地联系着地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诸多文化现象等三个主要特征。这种民俗志书写也将促进民俗文化调查的深入和研究范式的创新,间接对地方社会协调发展和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佛浮海"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神话,发生于六朝时期的上海地区。相传有石佛浮于沪渎海滨,后被安置在苏州通玄寺。这一神话为梁简文帝亲自撰文鼓吹,唐代宫廷遣人前来观摩以在长安复制,其神话还被图画到敦煌洞窟,并远播海外,使沪渎地域的神话变成了国家的神话。宋代以来,古代上海地区也开始对这一神话资源展开了争夺。《云间志》借此神话构筑起静安寺的早期历史,发展出石像首先被安置于沪渎重玄寺(静安寺)等情节。南宋《寺记》、元代《静安八咏集》及历代地方志都不断借助这一神话建构上海地域社会的神圣历史,石佛浮海神话话语权渐为上海掌控。静安也由一个寺庙名称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地名,"石佛浮海"神话诞生地"沪渎"成为上海的地标和代名词。石佛浮海神话的发生演变过程,体现了神话资源对于地方社会建构的独特价值,也体现出上海地方社会对于神话资源的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79-86
传统民俗现代化调适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重塑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然选择。开平泮村灯会是珠三角传统民俗的重要代表之一,它通过对举办组织、花灯巡游内容两方面的现代化调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让调适效果固化,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族群个体的文化自信心、提升族群内部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宗族架构的运作能力、保证宗族活动空间范围等措施来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逐步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协调传统民俗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实现民族文化与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10.
保山地处怒江、大盈江和澜沧江流域交汇区,80年代以来,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证实其已有4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以技术民俗为切入点,对保山地区传统碗窑村落社会中的土陶技术民俗、组织体系、产销观念和信仰民俗进行展开分析,进而揭示传统土陶生产技术与民俗的关系,尝试性的探讨制陶技术民俗的基本特征,思考土陶生产民俗的现代变迁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万载傩舞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文化形式以及宗教、民俗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万载傩舞其地域进行研究,并对傩舞以及万载傩舞的发展进行浅析,针对万载傩舞与民俗传统体育的关系,对万载傩舞所展现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属性以及其内容剧情中各种体育文化相关体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现代环境当中万载傩舞的传承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人类各民族、各社会集团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信仰民俗,是人的意识、心理、信念的反映,是很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各民族的信仰民俗,现代有、古代有、原始时代也有。对它的研究,可以拿现代作对象,也可以拿古代作对象。拿现代作对象,可以从今溯古;拿古代作对象,可以以古论今。但任何民俗现象,也和其他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有它发生、发展、变化和衰亡的历史;也有它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因此,我们应该连贯古今进行比较研究。古代信仰民俗,有文献记载和神  相似文献   

13.
休闲是生活的目的之一,休闲活动与快乐生活相联系。文章以泉州传统游艺民俗为例,探讨了"闹"中取乐、"争"中有乐、"表演"中行乐、"言语"中说乐的快乐休闲。通过追寻民俗生活方式的"根",倡导弘扬传统民俗的快乐休闲。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礼节、风尚、习俗、节庆、传统等文化。人们对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崇拜与寄托,本文从红色的民俗起源入手,探讨了红色民俗意义的在不同文化背景、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中的差异和在现代生活的应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长达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古代中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其中传统的举重运动:扛鼎、举石,在其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本研究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古代民俗体育活动的举重运动。  相似文献   

16.
吃鼓是黔东南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民俗活动,高排村的吃鼓民俗既有基于血缘关系祭祀祖灵的内容,又有基于地缘关系构建村落共同体的内容。吃鼓在其村落地方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巨变时代的新式民俗志——《中国民俗文化志》总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俗文化志》(县、区卷)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具体理解民俗与地方生活的关系,以体现文化巨变时代的文化自觉意识。当代地方民俗志需要以三点重要认识为前提:一、中国民俗的地方性是民族性与地域性交叉的表现;二、民俗志应该着力记述连续性的民俗传承,也要关注深层的民俗传承;三、结合对地方传统生活方式的把握,将比较容易描述地方民俗的特色,呈现民俗文化内在的逻辑关系,反映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特征。民俗文化的地方传承也就是在历史上被一再建构的地方性象征体系,其中若干重要文化事象具有标志性意义。因此“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成为本志书统一采取的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语境中的民俗节庆融入了时代精神,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篁岭"晒秋节"作为婺源一张金字名片,其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日益凸显,在展示其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发展、凝聚了古村人心、推进了社会稳定。篁岭"晒秋节"的重构,多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促进了旅游发展,是乡村社会治理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民俗百态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古至今,自中而外,民俗总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这是因为——民俗是一面镜子。无论哪个民族,只要展示出自己的风俗,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民俗还是一个万花筒。它折射出异彩纷呈的生活画卷,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民俗更是一部社会生活生动的教材。它向世人介绍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生活风姿……  相似文献   

20.
"高跷扑蝶"是流传于长汀民间一项传统的民俗舞蹈。而今,无论在表演形式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没有太大发展,并且受到的当代新兴文化的冲击。"高跷扑蝶"这个民俗舞蹈跟其他民俗文化一样,走向濒危。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舞蹈,文章将从长汀民俗舞蹈"高跷扑蝶"的历史由来、该民俗舞蹈的传承现状、发展的办法与措施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