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梁小荷 《科教文汇》2013,(7):213-214
高中美术鉴赏课没有升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应大力推进新课标,结合生本教育,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高文 《科教文汇》2013,(21):209-210
高中美术鉴赏课没有升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应大力推进新课标,结合生本教育,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教学"。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调控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努力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课堂导入就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关键,可以以影视导入、时事导入、图片导入等方面进行,掌握高中美术课堂导入的基本技巧,可以激发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情趣。  相似文献   

4.
施金辉 《科教文汇》2009,(17):241-242
上好美术鉴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君 《知识窗》2013,(16):26-26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教学任务。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笔者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术鉴赏课是中等职业学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鱼江 《科技风》2015,(2):234+238
课程教学设计如何,很大程度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模块教学法,将课堂设计为五大块:明确目标、认知目标、分析目标、获得方法、实践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鉴赏知识中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而随机通达教学是斯皮罗根据对高级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的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本文所论述的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的美术高中鉴赏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阚佳林 《科教文汇》2007,(11Z):131-132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鉴赏知识中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而随机通达教学是斯皮罗根据对高级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的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本文所论述的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的美术高中鉴赏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鉴赏知识中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而随机通达教学是斯皮罗根据对高级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的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本文所论述的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的美术高中鉴赏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论述了如何把枯燥、单调的美术鉴赏课变得轻松愉快、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体验"是高中美术教学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成分,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乐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让他们感受真实,并用真实的笔头记录,让他们能够在充分体验中享受美术鉴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汪晓梅 《科教文汇》2007,(1X):139-139
美术鉴赏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首先要营造情境,烘托心境;其次要培养兴趣,催生情趣;再次要有意建构,生成经验;最后要引导移情,教会鉴赏。  相似文献   

14.
美术鉴赏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首先要营造情境,烘托心境;其次要培养兴趣,催生情趣;再次要有意建构,生成经验;最后要引导移情,教会鉴赏.  相似文献   

15.
美术鉴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美术鉴赛课教学感从美术鉴赏课的重要地位、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转变观念,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术鉴赏是人们观赏美术作品时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运用感知、记忆、想象、品位、理解,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美术鉴赏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是每一个鉴赏者头脑中进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鉴赏课首先教育学生主动观察认识作品;其次要学会评价作品;最后在认识、评价基础上,感知理解作品,以达到学会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后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中学生课业繁重,对美术鉴赏课学习懈怠,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发展影响学生,利用课本的新鲜感引导学生,组织生活实践带动学生,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引领学生步入艺术殿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正 《科教文汇》2010,(20):167-168
美术教师需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在精选鉴赏内容时需要以经典美术作品为主,同时联系大众美术作品;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均要涉及并有所深入;在教学中增加美术批评的成分。我们应当重视美术鉴赏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能力,但学生文化鉴别、艺术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还不能和他现有的审美能力相匹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设计,细致地预设,在预设中把握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