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iF设计奖都会在CeBIT展会期间进行评选和产品展示。今年的iF设计奖评出了50件设计金奖产品,T3特别从中挑选出了精彩的数码玩意儿,甚至大动干戈地给设计师们发了邮件,虽然他们大多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能够积极回信,但回信的几位都是好同志。  相似文献   

2.
人们早就认为,童年时期的不堪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心理学家相信童年时的阴影会一直隐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对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都发生潜在的作用。儿童遭到的虐待或者忽视将在他们的大脑里留下长久的印记,导致他们成年以后易于忧虑和沮丧,不善于排解压力,甚至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然而这些看法一直以来缺乏生理学上的依据。现在生物学家用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了,一个从小被忽视的孤儿,他大脑中能舒缓压力的荷尔蒙可能会长期分泌不足。荷尔蒙在人类的相互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常成长的孩子与自己母亲接…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对360名科学家进行了非常有趣的调查,结果表明,凡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者,他们在发明创造时,表现得比别的科学家更胜一筹,效果更好,成绩更大。  相似文献   

4.
夏爱华 《知识窗》2013,(13):24-25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两名大学生助手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把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们大都愉快地同意了.  相似文献   

5.
神奇母爱     
孩子需要母爱胜于食物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过"关键期实验".给一个幼猴两个人造母亲,一个有奶水,一个没有奶水.有奶水的母亲是用冰冷的铁架搭建的,而没奶水的母亲身上包着厚厚的绒毛.然后让观众猜测,小猴子会喜爱哪个"母亲".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观点认为,我们与社会交往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然而,心理学家却发现了一种与此理论相背离的现象。他们发现,聪明的人往往不太合群,过多的朋友和过于广泛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感觉很痛苦。聪明的人大多不喜欢社交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对18~28岁的成年人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他们发现对大部分调查对象来说,与朋友的社会交往越频繁,他们对生活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  相似文献   

8.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某些疤痕,这些疤痕会不知不觉改变我们的行为。被疤痕改变行为在一次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请他们参加一个名为疤痕实验的心理研究活动。心理学家们请电影化妆师通过以假乱真的化妆技术,把志愿者变成  相似文献   

9.
傻人,傻事     
马德 《知识窗》2010,(2):7-7
汉更始年间,天下大乱。有一个人叫刘平,带着母亲逃难,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有一天,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刘平只好把母亲藏在一个低洼地带,只身一个人出去找吃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  相似文献   

11.
前沿     
《科学与生活》2009,(8):16-19
<正>穷妈妈易生女儿在卢旺达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的社会等级和后代的性别有关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托马斯·珀莱特(ThomasPollet)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卢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07,(1)
每个人都会有害羞的时候,但长期害羞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新加坡心理学家斯沃米纳森向为人父母者提供了六个简单方法,帮助他们的孩子摆脱害羞:  相似文献   

13.
白龙鱼服 《知识窗》2013,(11):44-44
在过去的十年里.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和她的团队以十几所纽约公立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来研究表扬对学生的影响。他们选取了400名五年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组.让他们完成一个“把图画得最清楚”的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当学生完成测试,研究者会告诉他们分数.然后用一句话表扬他们。一组表扬他们的智商,跟学生说:“你一定很聪明。”另一组则说:“你一定做得很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我是文科生。我这个人想的事情比较多,常常有一些疑问。我的成绩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地步,很受打击。我感觉各科都有点不如意,课也听了,题也做了,可是成绩也没见有什么突破,非常想不明白。我的英语成绩特别不理想,目前最差的就是英语,每次只能考50多分,虽然不到最后不放弃,但是我没有明确英语学习方法,很难向我的梦想前进。希望早日收到回信。谢谢。  相似文献   

15.
短命三说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如今大腹便便者越来越多,有人称之为"福态"、"发福",其实这不是什么好现象.瑞典医学专家已对腰围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20年的观察和研究,他们认为,不论男女,腰围的粗细和寿命的长短之间有直接关系.他们分别对855名男子和1462名妇女,分别进行了跟踪观察和研究,将全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后发现,50岁左右的男子如果身体较瘦,但腰较粗者,他们之中的29%的人活不到70岁,但是他们之中身体较胖,但腰围却比较细的人,却有95的人可活到70岁以上.至于他们之中腰围和臂部同样大的人,寿命更短些,属于最危险的体型.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接吻时会主动闭上眼睛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组实验,他们请实验者完成不同难度的测试。其中一个测试是让测试者从一个满是文字的显示屏中找到指定的文字,同时分别放一个震动器在他们手中。测试结果指出:人一旦进入用眼的视觉模式时,手中的感应器的震动对人自身的影响是最小的。结论是:相对于使用其他感官模式,人使用视觉时最难以被分心。推论就是: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十年里,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和她的团队以十几所纽约公立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来研究表扬对学生的影响.他们选取了400名五年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组,让他们完成一个“把图画得最清楚”的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当学生完成测试,研究者会告诉他们分数,然后用一句话表扬他们.一组表扬他们的智商,跟学生说:“你一定很聪明.”另一组则说:“你一定做得很努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一种全新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那就是不再试图治疗患的害羞,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与自己先天内在的性格达成“和解”。心理学家们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很管用,当患得知他们的性格是他们内在真实的部分,而不是因为他们染上了什么坏习惯后,感到的是心理的轻松,“很奇怪,如果不把人们根本的性格倾向说成是有病,而是允许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就当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年龄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教育家的关注,他们调查和研究了外语学习和年龄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地铁、路边和餐厅里,当有人当着你的面大声打电话时,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们令人讨厌呢?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打电话的人对旁边的人刺激非常强烈,因为唠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