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传统的“静电除尘演示器”要用到高压电源或感应起电机.不仅实验效果差,而且使用不便。脉冲供电可提高电压和电晕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除尘器的性能.粉尘穿透率可减少50%-60%。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全自动太阳能静电除尘演示器。该演示器采用一体化封装的12V脉冲礼炮高压点火器(可工作30min以上)作为高压电源,实现高效除尘,演示效果非常好。另外,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并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充电,既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又解决了停电不能演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除尘器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电除尘器高压电源供电数学模型。以这些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免疫遗传算法对电除尘器高压电源进行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只要合理调节各级电场的工作电压、尽量减少无效电流和低效电流的发生机会,可使电除尘器高压电源的控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氦氖激光器电源以直流12V输入,并采用开关电源逆变、倍压整流等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大电阻恒流的方式,采用了负反馈电路控制电流,减少了功耗,且稳流精度高于2%;还增加了稳功率电路,稳功率精度可达3%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工业运用场合,三相整流电路由不可控二极管或相控晶闸管组成。这种变换器具有功率因数低、输入电流谐波成分高等缺点。利用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论文对最常用的单、三相开关功率因数PFC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功率平衡和相量图,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静态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系统参数与功率因数之间的稳态关系。在分析系统静态模型和稳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间接电流控制(PAC)方案,该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并不检测输入电源电压,因而能减少硬件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用于织物表面处理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根据纺织物表面处理工艺要求,高压电源采用前级PWM控制Buck电路DC/DC变换,后级H桥逆变经变压器升压结构产生稳定、均匀、柔和的低温等离子体。自动调节以计算机为控制单元,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等离子体高频高压电源在纺织材料中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提高了电源效率的同时,快速有效地抑制浪涌电压和峰值电流,改善了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校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给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电源的光伏电池阵列模拟系统实现方法。采用上位PC机计算太阳能电池阵列的伏安特性曲线,并通过串行通信控制可编程电源,使其输出电压和电流跟踪该伏安特性曲线,从而用可编程电源实现了光伏电池阵列模拟器的功能。根据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导出了基于光伏电池阵列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对应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的光伏电池伏安特性解析表达式。实验验证了该模拟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APFC整流控制芯片UCC28019作为控制核心,搭建了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的高功率因数电源。电源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并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电源的中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电源进线的交流电压和负载电流在比较宽的范围内变化时,电源输出直流电压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电源进线的交流电流波形校正为正弦波,失真度小,对电网污染小;电源具有过流和过压的保护功能,电源交流输入功率因数达到0.98以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软件完成了继电保护测试仪对交流电压源和电流源性能的测试与分析,主要实现三相电源电压电流幅值、频率、失真度、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波形的测量及显示,以及故障的判断。并可将所有测试与分析的结果形成报表,实现了三相电源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电网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传统无源负载无法修改参数的缺陷,背靠背拓扑的单相交流电子负载应运而生。但在低压小功率实验场合,电网电压容易受到谐波电流影响而畸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SOGI-FLL)的可变功率因数控制策略。采用SOGI-FLL提高对畸变电网电压的锁相精度,获得基波分量和正交分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功率因数连续可调的控制方案;通过整流侧和逆变侧功率因数角协同控制,来减小直流母线波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单相低压交流电子负载能够分别模拟容性、阻性和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在0.5~1.0范围内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10.
单相PWM整流器为交直流功率交换拓扑,主要特点为高正弦度输入电流和网侧单位功率因数,备受人们的重视。单相PWM整流器输出电压指的是固有二倍工频纹波,利用反馈进入控制环路,导致输入电流和参考电流的畸变,传统利用降低电压外环带宽抑制电流畸变的方式使变换器动态性能下降。基于此,分析了网侧电流低次谐波的原因,创建了单相PWM整流器模型,进行了PI调节器的设计仿真分析,进而提高变换器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MATLAB软件包中的Simulink模块对三相桥式相控整流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分析该电路的负载输出电压、负载输出电流、晶闸管端电压等特征波形。通过实例证明,将MATLAB软件引入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教学过程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阈值电压的负温度特性以及热电压的正温度特性,给以适当的权重后把它们相加,提出了一个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电路。该器件由工作在亚阈值区的CMOS晶体管组成,不包含电阻和双极晶体管。采用3支路电流基准结构替代共源共栅结构和嵌入式运算放大器,具有芯片面积小和功耗低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在标准0.18μmCMOS工艺下,该电路可在0.75 V电源电压下工作,输出电压为563 mV。在-40~125℃范围内,电压温度系数仅为17.5×10^-6/℃。电源电压范围在1.2~1.8 V时线性灵敏度为569.5×10^-6/V,电源抑制比可达到66.5 dB@100 Hz,最高功耗仅为187.4 nW。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智能控制技术在通信开关电源系统变换器中的应用。针对变换器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D算法相比,该智能控制算法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动态性能,减小了负载变化时的输出电压恢复时间和电源启动时输出电压的超调量。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了一种输入电压22V~60V,输出电压12V、输出电流1A的电源适配器设计方案,同时可通过远程上位机控制其工作状态.该系统主要由输入部分、控制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STC89C2051作为主控单片机,功率输出部分采用开关电源,其内部资源集成RS232通信协议,可以实现远程数据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经过实验测试,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适用于电解设备的稳流电源,利用可控硅对变压器前级输入平均电压的调整,控制后级输出电压,根据阻抗变化调整电压以调节输出电流,并根据设定电流大小和实时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保证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压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供应瓶颈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系统.该系统在实现基于太阳能的电池充电、电池保护等功能的同时,能够自动检测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电压值,并可在其值达到设定值时,将系统供电源由充电电池切换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降压稳压处理后为节点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测试结果表明:该供电系统输出电压3.3 V左右,平均偏差小于3%,能够为野外环境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供给.  相似文献   

17.
基于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数控电源,采用键盘输入数字脉冲信号经AT89S51单片机处理后,由数/模转换器DAC0832变换成模拟信号后经稳压集成电路LM324控制输出电压,每按一次键盘输出电压增加或者减少0.02V,采用数码电路更直观准确的显示输出电压的变化.该数控电源与同等功率的线性稳压电源相比,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输出电压精度高、集成度高、电压稳定度高,为精密仪器和设备的电源设计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输入电压为5.5V~25V,输出电压为5V的直流稳压电源及其漏电保护装置系统.直流稳压电源模块采用达林顿管TIP42、OP07运算放大器及三极管构成一个深度负反馈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经ADS1286转换为数字量后送入单片机采样输出电压,经霍尔电流传感器CSM002A、跟随器OP07后,送入ADS1286,转换为数字量后送入单片机采样负载电流.由软件程序计算功率,并在液晶上显示.通过采样负载电流与总电流的差值实现漏电检测,并进行漏电保护.经测试,系统电压调整率Su≤1%,负载调整率SL≤1%,5.5V ~ 25V输入,输出为5±0.05V.  相似文献   

19.
与经典的PID控制器不同,模糊控制不需要获取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的要求,设计模糊控制器,以给定参考电压与实际电压之间的偏差及其微分作为输入,通过合理的推理规则,得到占空比输出,去控制开关管的开关时间.论述了模糊控制器的详细设计过程,以及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