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教学《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他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纷纷描绘出青蛙跳出井口后的美妙体验。  相似文献   

2.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执教《坐井观天》这篇课。学完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让学生想像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能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  相似文献   

3.
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学生认真思考、充分交流之后,我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无穷无际的大海,吓得它忙向小鸟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课《坐并观天》一文,是一则内容新颖、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井底的青蛙与井口小鸟的对话构成了这则寓言故事的主体。教学时,可抓住教材的特点,运用投影和富有感性的配乐朗诵,再辅以学生的实践表演,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正确领会寓言故事的真正含义。一、以幻灯片激发兴趣,导人寓言故事。上课伊始,在向学生介绍这种文章体裁后,接着打出一幅“水井”、“青蛙”图。提出问题:1.青蛙坐在哪里?2.坐在井底子什么?紧接着板书课题,解释题意。“观”是什么意思?“观天”怎…  相似文献   

5.
1 电教媒体对想象力培养的优化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写作,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作的一双翅膀。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在这方面具有强烈的优势。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坐井观天》一课,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而课文没有最后的结论。为此我们编绘了一套《出井观天》活动投影片。小鸟说:“朋友,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恳求说:“朋友,能不能帮我上去?”小鸟用绳子慢慢地把青蛙提上来。活动投影片映在银幕上,录音机发出有节…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学生认真思考、充分交流之后,我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无穷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第二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第三位学生竟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全班学生都被这位学生时髦的话语逗笑了,我也非常满意地笑起来。这时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个优秀的案例,大意是说有一位老师执教《坐井观天》,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炼,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含蓄深刻,是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好材料.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争论起来的事.全文以三次对话为线索,即先是小鸟说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引出了争论的话题.接着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提出了与小鸟不同的看法.最后是青蛙坚持己见,小鸟劝它跳出井口看一看.这就叫“坐井观天”,它比喻了有的人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故事,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为什么不同.教学难点是了解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对于本课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观察图画,激发兴趣,初步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讲读课文。文章短小精练,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含蓄深刻,是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好材料。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争论起来的故事。全文以三次对话为线索,先讲小鸟说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信,引出了争论的话题。接着讲青蛙说天有井口那么大,提出了与小鸟不同的看法。最后讲青蛙坚持自己错误的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究竟有多大。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呈现 《坐井观天》一课快要结束时。执教老师问:“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学生想了一会,纷纷站起来发言。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广阔的田野。被田野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工厂,工厂里的工人师傅正认真的工作着;有的说……总之,大多数学生认为青蛙原先是坐井观天,后来看到外面的天地很广阔。但有一个学生说:“青蛙又跳回去了!”理由是:“当青蛙跳出井口正要喝水,一只老青蛙拦住了它,告诉它河水被污染了。青蛙正要感谢那只老青蛙,只听一声‘哪里逃’,一柄钢叉把老青蛙捉住了。青蛙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危险,所以赶紧跳回井里。”  相似文献   

11.
谭海明 《师道》2004,(5):24-24
有这么一个优秀的案例,大意是说有一位老师执教《坐井观天》,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小青蛙在井里听到小鸟在井口叽叽喳喳地说“小青蛙,快跳出来呀,外面的世界可精彩呢!”小青蛙鼓足勇气跳出井口,金色的阳光照得它睁不开眼。它抬头一看,惊讶地说:“天真大呀!天上的白云真美那么多的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哇!那里有几只‘大鸟还冒着烟呢!”小鸟笑了说:“那不是大鸟,  相似文献   

13.
人们经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人的目光狭隘,然而真正有宽广视野的人又有几个呢?你是否就是“目光狭隘”中的一员呢?在下结论之前先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某小学的一节语文课上,师生正一起学习《坐井观天》。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教师以“跳出井口的青蛙……”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言。“小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到了高高的山和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花草都在招手欢迎它的到来,小青蛙高兴极了。”“小青蛙一跳出井口就在小鸟的帮助下坐上飞机,做了一次环球旅行。刚下…  相似文献   

14.
星星姐姐:还记得《坐井观天》的故事吗?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会跳出井口吗?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的"联想接力棒"就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板画就是黑板画。运用板画进行教学,便会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以直观形象,使他们“一目了然”,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所学知识也能经久不忘。下面,我谈谈板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板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课的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感,怀着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新的学习活动,这是学好课文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但是,这种兴趣是  相似文献   

16.
记得我在一本杂志上曾经阅读过这样一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学案例,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想象性拓展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一下子惊呆了……它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老师是青蛙     
《甘肃教育》2011,(24):95-95
在语文课上,老师讲解《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课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青蛙跳出水井。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个同学说:“老师,青蛙看到了好大的天空和美丽的景色,它蹦蹦跳跳,非常高兴。”另一个同学大声说:“青蛙再也不愿回到井中去了。”教室里热闹极了!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想,青蛙看了看,又重新回到了井里。”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幸听过这样一堂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在认真思考,充分交流后,教师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连忙向小鸟求救。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文为资源,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得各种体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案例描述及评析片段一:图文结合,理解“井沿”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写小鸟和青蛙的故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将事先画好的青蛙图片贴在井底,而把小鸟的图片故意贴在井的中间部位。学生看后纷纷举手,我故作诧异,问孩子们要说什么。学生说:“老师把小鸟的位置贴错了。”我又问:“应该放在哪儿?”学生说:“应放在井沿…  相似文献   

20.
于晓华 《甘肃教育》2001,(12):22-22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狼和小羊》,我先板书“狼”,再板书“小羊”,并在“狼”与“小羊”中间写一“和”字后设疑:“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一下引起了学生兴趣。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都非常积极。2.教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我常常让学生扮角色表演。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在读课文时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和鲤鱼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