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范宁 《钓鱼》2012,(13):20-21
二:使用饵料添加剂自配钓饵,最难掌握的就是用量的标准了。各式添加剂的浓度不同,水溶性也不相同,所以即使是同一种香型的两种原料,在使用时的用量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也无法准确地断定各种添加剂的使用量,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使用时的规律性的经验,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杨毅 《钓鱼》2010,(22):20-21
第二、药酒类添加剂和状态类饵料不能少 钓混养时应用一些小药类成分调整饵料味型是常态,在较热的晚春、夏秋时节,我用的效果比较好的就是药酒类添加剂。我生活中基本不饮烈酒,对药酒的成分和配方理论也并没有研究。多数时间,我都是使用一些比较成熟的,市售商品中药酒。因此,我只能是在这里谈一点使用上的感觉。因为药酒的种类和配方非常多,  相似文献   

3.
陈翔 《中国钓鱼》2006,(10):24-24
市售的商品饵可谓种类繁多,于是我们在选择与使用时就应该了解所用饵料的状态、性能(特别是已用过的饵料)如饵料的比重大小、雾化快慢、拉出的饵团大小、颗粒的粗细、气味的浓淡、饵体的颜色等,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惟有掌握与了解这些方能依照情况的不同随心所欲地配制出自己所需饵料性状,以达到更好的垂钓效果。  相似文献   

4.
黑坑战鲤     
冯超敏 《钓鱼》2014,(4):16-19
对于黑坑,广大钓友,尤其是许多新手,最为津津乐道和迷惑的两个主题是饵料配方和添加剂,这说明了饵料和添加剂在垂钓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说明了一部分钓友在垂始王皂硷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  相似文献   

5.
张忠江 《钓鱼》2014,(17):18-19
我们手中的添加剂,除了自己泡制的中药药酒外,大部分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商品添加剂,厂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上都标明了用法及用量。我们使用的时候就应该仔细地了解清楚每种“小药”本身的性能和使用特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钓场针对不同的情况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世新 《垂钓》2006,6(10):21-22
休闲钓鱼同样要根据所钓对象鱼来配制钓饵,配制饵料的要点有二:一是饵料的味型;二是饵料的物理状态。钓饵的味型大致分为清香饵和腥香饵两大类(针对鲢鳙的酸臭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习惯上人们称为香饵和腥饵。有些人又将钓饵进一步细化,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腥香型和浓腥型。香饵以农作物、植物为主,如马铃薯、红薯、玉米等;添加剂如:蛋奶香精、草莓香精、风梨香精、香虎等。腥饵是在香型饵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动物干粉制品,如鸡、鸭、鱼的内脏及虾粉、鱼骨粉等,人的嗅觉表现为腥;添加剂如:蚕蛹液、红虫粉、蚯蚓粉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里.爆炸饵又称窝饵.或糟饵,它集诱饵和钓饵为一体。爆炸饵的制作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都是由动、植物饵料为主,配以不同的添加剂和黏合剂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谷晓林 《垂钓》2005,5(3):26-26
调标是每个钓鱼人必须面对的之一。现在的调标方法有很多,但不论用何种调标法,其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能较好地控制两饵在水中的状态。饵料在水中的状态无非是两饵卧底、一触一卧、一悬一触、两饵悬浮四种。可是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饵团在水中的状态不是直观可见的,它只能通过浮标钓目的多少来间接反映,而要完整地实现饵团在水中的那四个状态,又与浮标的调目和饵料的比重有关。  相似文献   

9.
达奇 《垂钓》2012,(1):18-21
力求捷径及效果的最大化,是当今钓鱼人在钓鱼活动中的追求。于是,在钓鱼界,饵料添加剂的应用,无可避免地如潮而至……我们常见、常用到的“小药”都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和使用它们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一直使用桂皮做饵料添加剂,效果很不错,在我地深受广大钓友们的青睐,其配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冬季垂钓除了天寒地冻鱼不肯咬钩之外,钓手们遇到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不能快速地和出状态优良的拉丝饵来。众所周知,由于受较低气温的影响,多数物质的理、化反应都会出现迟缓现象,我们在冬钓调制拉丝饵料时也不例外。下面的几种状况也许是我们经常看到的:1.按照饵料包装袋上的提示,我们将各式饵料按比例搭配完毕,兑水、搅拌、揉搓握团备用。但是,直到比赛开始或更长时间后,这团饵料还仍然拉不出丝来。双钩从饵团中划过,仅拉开一道细缝,钩上饵丝稀少怎能垂钓?2.天寒地冻饵团不易出丝,干脆我们加大拉丝粉的掺配比例,原来只需添加15%的现在增为…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刘少才 《钓鱼》2007,(8S):24-25
(三)饵料的物理状态。掌握了上述配饵原则,还需要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改变饵料的状态。好的饵料状态是有利于形成诱鱼区诱鱼、鱼吞饵进嘴时不挡嘴、扬竿时不挡钩。具体讲,它包括饵料的软硬、黏度、化散速度、比重大小、内含成分的颗粒粗细、钩上的残留物多少等方面。在不同的鱼情下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的要求,钓底层大鱼时,要求饵的比重大,  相似文献   

13.
娄军 《中国钓鱼》2000,(2):34-34
在配制粮食时,基础饵料和各种添加饵料的选用十分重要。我碰到一些钓友,往往只注重各类添加剂的选入,而不注重粗细搭配,往往用料过细,粗料过少。 笔者认为,糟食过细有三大弊端。一是漂散速度过快,等鱼儿闻味前来索食时,鱼钩周围的饵料已所剩无几。二是过分容易吸食。鱼儿轻而易举地将细饵吸食入口而鱼钩(尤其大号钩)静躺不动。三是在小杂鱼多的水域,过细的饵料便于小鱼吸食,等大鱼赶来时,鱼饵已被小鱼吸食一空。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在后来配制糟食时,加大了粗饵的含量,效果明显。 北方多用豆饼、豆粕、碎玉米等为主体饵料,豆…  相似文献   

14.
崔德民  昕东 《垂钓》2007,7(11):37-38
在我们使用的各种鱼饵中,有许多饵料的物理状态需要自己调整和配置,而粘合剂就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蓝水 《垂钓》2007,7(6):6-9
近年来一些鱼饵厂商出于增强饵料诱鱼性、进而创造口碑促进鱼饵销量的目的,在鱼饵研制过程中添加了多种不明添加剂,而许多添加剂的安全性并未经过国家相关部门验证,正是这些不明添加剂。造成诸多钓友被鱼饵“烧”手的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自调商品饵     
近年来,随着各种商品饵、香精、添加剂的出现,许多钓友喜欢自己搭配鱼饵来垂钓:我就见过许多钓友为使自己配的饵料钓效明显,不加选择地掺加各种商品饵、香精及添加剂,自以为多多益善,孰不知使自己的饵料变成了一盘“杂烩菜”,没有任何特点又破坏了饵料的性质,结果垂钓效果甚  相似文献   

17.
前面我介绍过悬坠浮钓的两大关键,其中之一就是饵料,这说明饵料在这种钓法方面的地位。相对于悬坠底钓,饵料状态的好坏对浮钓的影响更加明显,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鱼引来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层。那么浮钓的饵料要注意哪些因素呢?(一)饵料应该具备适合当时鱼情的比重我们知道,饵料的比重是由饵料中各种不同成分的不同比例决定的,为了便于分析,我简单的将饵料中比重不同的成份分为比重轻和比重重的两大类。其中,饵料中呈细颗粒状态的成份比重大,饵料中呈片状成份的比重轻(如雪花粉、轻麸类物质等)。钓鱼时,随着钩饵的下沉,比重大的成份逐渐脱离饵…  相似文献   

18.
饵料饵——这是我们几个钓友自己制作、自己命名的一种钓饵。这种饵取料方便、制作简单,效果不错。现将有关情况介绍一下。 选料:1.颗粒饵料。将其碾成粉末或用水泡软成泥状。2.鱼肝粉。生产饵料的添加剂。3.面粉。  相似文献   

19.
姜丙利 《垂钓》2020,(1):72-75
冬季是比较难钓鱼的季节,原因是水温很低,束缚了鱼类的活动范围和活性,抑制了鱼类的新陈代谢,导致鱼类食欲低下,食量减少,对饵料的质量更是"挑肥拣瘦",对饵料的味型、状态、软硬、甚至色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要想在冬季钓出好成绩,必须满足鱼类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在选用饵料上下功夫,以饵料的气味效果及视觉效果刺激鱼类的摄食欲望,方能增加收获。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6,(13)
钓鲤鱼,除了味道要配得合适以外,饵料状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鲤鱼饵料的状态大致有三类。传统钓,一般是用很粘且有一定硬度的面类钓饵配松散的包食,我们称之为“粘散结合、软硬兼施”这种钓法虽然不是最好的,可是还有很多人采用,上述饵料都能作钓饵或包食的添加料。爆炸钩和台钓,用很软而松散的饵料,把钩子包住即可,我们称此饵为“糟食”,这是钓鲤鱼所需要的良好状态,上述饵料,都能直接或添加适量龙王恨雪花粉、超级诱饵后搓饵钓鲤。拉饵的鲤鱼,需要选用蓝鲫2#之类适口性好、又有丰富拉丝的饵料,拉大饵团。如果在拉饵中添加一些龙王要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