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它在改变受众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推动了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和要求。每一个拥有网络的公众,都具有了一种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因而不再沉默,纷纷上传自己的声音。这种传播方式更近似于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人际传播的回归——如同几个人或更多的人围绕一个话题在谈天,网络上参加谈天的人更多而且彼此不谋面。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播技术的支撑和公众的表达诉求,因而网络上会产生一种介质——话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 ,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的意义表达系统层面看,网络人际传播之不同于直接性人际传播的关键在于非语言传播的相对缺失.由于许多场域性信息均在非语言系统里,而非语言又不容易媒介化,导致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至少在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上远不及直接陛人际传播.不过,如果非语言传播完全像在直接性人际传播中一样进入网络人际传播,也许会导致我们依托于网络的人际传播之梦也因此被惊醒乃至击碎.  相似文献   

4.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县选举调查中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两级传播"假说,在这之后的"迪凯特研究"对意见领袖进行了详细考察,深化了对意见领袖的认识,而社会学家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研究,为两级传播论提供了佐证。在此之后,传播学者不断对两级传播论进行批评修正,两级传播逐渐发展为"N级传播"论(多级传播论)。在当时,两级传播论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之前盛行一时的魔弹论,而且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人际联系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两级传播论对我们认识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社群和网络舆论领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苗笑雨 《东南传播》2011,(10):58-60
人际传播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传播学重要的问题。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不单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理论的解读和套用,更要明晰网络环境自身的特有意义。探讨网络人际传播,不能忽略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新的变化。对于个体这些新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特性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技术特性,其真正动因来自人性。没有人性的支撑,网络技术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徐叶巧 《新闻传播》2009,(8):140-140
如今,以网络为平台的特殊人际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本文旨在以腾讯QQ为例,通过分析腾讯QQ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的特点.结合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在传播实体和传播情境上的对比.推出网民在网络人际传播的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以WEB2.0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传媒产业的亮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和交换意见,更多的普通人不知不觉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来。受众表达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自主化。这种多元化更多的体现在受众可以使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虚拟社群已经成为受众之间迅速传播信息舆论话题的一种新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媒体产业的舆论导  相似文献   

9.
在碎片化、娱乐化特征凸显的现代传播模式下,手机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媒介,具有独特的人际传播特点。手游《摩尔庄园》以情怀延续为突破口,使得“打工人”在“慢生活”中重塑了网络人际关系。本文以《摩尔庄园》手游为例,分析了基于社交手游中网络人际传播的新场域、新特点,试从人际传播学的角度探讨社交手游对网络人际交往的正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拉杂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并运用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如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给人们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在网络虚拟社区的新环境下.将“意见领袖”的理论运用到网络传播中,探讨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重点分析意见领袖的角色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它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2010,(5):4-5
网络给予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影响之一,就是让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实现了信息接收和舆论表达的多元化,在主流媒体之外,网络让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样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在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和取舍传播平台。刻板、单调、远离真实的传播平台将越来越没有市场,遭到受众的抛弃。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是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介"。然而,它不仅具备传播范围广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包括了更具亲和力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传播史上飞跃性的突破。本文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中,探究"网络意见领袖"的现象,重点分析网络论坛(虚拟社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特征,并与传统意见领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陈月 《东南传播》2013,(7):12-14
网络游戏与一般日常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实体的面对面互动与交流。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游戏类型之一,它带给了游戏主体不同程度的身心沉浸,游戏主体之间通过大量信息符码交换进行人际互动,并以此"建立关系"。期间产生的人际传播活动表现出与一般网络人际传播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如今,网络社交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不再简单以血缘或地缘关系来连结彼此,而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联系起来。本文以网络社区豆瓣网为例,对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兴趣建立的"陌生人"社交机制,并分析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所达到的文化认同建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叙述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报纸新闻评论更具有优势条件,它可以运用更形象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主体是主持人和嘉宾,而最佳的传播渠道就是通过谈话来表达观点。为了克服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严肃、呆板和生硬的节目形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采取聊天和谈话的形式来进行,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就是通过共同探讨和讨论问题,来营造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场",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对《锵锵三人行》这一档时事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人际传播的理论,来探究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以及谈话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东南传播》2015,(12):50-53
本文重点讨论了人际传播的能力,涉及说话与用词,人际传播中人的肢体和神情的运用,交往中时间和空间的运用,交往中的"倾听"与"回应"等问题。作者认为,面对他人说话和表现,需要知识和技巧。网络使得人际传播的手段多样化了,但最终还要落实到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上,因此提升人际传播的能力,是网络时代人的素养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喻国明 《视听界》2007,(6):33-34
最近十年以来,在国际传播学术界,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传播领域已不是大众传播媒介独领天下了,人际传播本身以某种方式聚合自己的能量,聚合自己的价值,开始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传播力量,重新洗牌重新改变着传播格局,所有这一切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发展格局,对我们提出了哪些模式创新?我想讲一下我对这样的一个拐点之后,我们发展的模式变换的一个理解。  相似文献   

19.
梁鹏 《新闻世界》2011,(12):223-224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作为传播类型中互动性最强的人际传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作为大学生,更多人选择了“宅”,其实就是宅在电脑前、手机旁。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这种独特的现象,并试图找出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际传播视野下的网络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德武  白京 《青年记者》2005,(12):65-6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是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网络人际传播在互联网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如“语彭兰”讲的那样:“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