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采写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在《经济日报》上连载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新闻工作者称赞罗开富同志的采访实践,“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创举,为八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当罗开富一踏上征途,一位日本记者的目光就在注视着他。这位“每天都看经济日报”的日本记者,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加藤千洋。加藤先生为了采访长征途中的罗开富,专程赶往遵义。然而他晚了一步,罗开富已于1月19日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前进到赤水河畔。但是罗开富得知这一情况后,又于1月28日返  相似文献   

3.
当罗开富一踏上征途,一位日本记者的目光就在注视着他。这位“每天都看经济日报”的日本记者,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加藤千洋。加藤先生为了采访长征途中的罗开富,专程赶往遵义。然而他晚了一步,罗开富已于1月19日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前进到赤水河畔。但是罗开富得知这一情况后,又于1月28日返回遵义。1月29日,两个同行见了面,加藤先  相似文献   

4.
《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沿着红军长征路徒步采访,从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六日起,到一九八五年元旦止,已走了七十七天,三千五百里。他每天走五六十里路,每天发一篇稿。前些日子在进入贵州省剑河县境苗岭山区时,由于下雪路滑,把左腿膝关节组织也挫伤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日夜兼程,把一篇接一篇的电稿发往北京。《经济日报》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专栏上的文章,像百花园里的鲜花一样,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罗开富同志这种徒步进行采访的革命精神,好得很!正如《经济日  相似文献   

5.
罗开富徒步采访抵达陕北去年十月十六日,四十二岁的北京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从江西瑞金县出发,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进行徒步采访.他以平均每天行走七十华里的速度,经过了十省(区)的八十余县,越过老山界、夹金山、六盘山等十八条山脉,跨过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二十四条大河,穿过六个兄弟民族居住地区,走过四川草地,历时一百零三天,终于在今年十月十九日中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抵达陕北吴旗县吴旗镇,行程二万五千里.期间他在经济日报上连续发表了三百篇稿件,成为我国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的记者。他的这一创举将被载入我国新闻史册。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形式美应该包括内部结构的合理、协调、匀称、完整和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以及排列组合上的对称、均衡、富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这样一些东西。至于如何达到形式美,许多同志已经或正在积极的探索。笔者认为,罗开富以专电发出的“风貌通讯”,在讲求新闻的形式美上,颇有值得借鉴之处。罗开富,原是《经济日报》社驻云南省记者站记者,现任该报副总编辑。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中旬起,他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进行徒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月,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步行采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做调查研究。截至今年二月初,仅四个月的时间内,他就写了上百篇稿件。读者每天在报纸上都可见到他的行踪,并了解到长征路上今日的种种变化。罗开富同志这种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显示了当代中国新闻记者勇于进取的新风貌。他的这一创举,在国内外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在注视着他的采访行程。我们祝愿他在前进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愿每位有志于描绘当代中国历史画卷的记者象罗开富同志那样,把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与继承革命传统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不断有所创造。——编者  相似文献   

8.
去年十月,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步行采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做调查研究。截至今年二月初,仅四个月的时间内,他就写了上百篇稿件。读者每天在报纸上都可见到他的行踪,并了解到长征路上今日的种种变化。罗开富同志这种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显示了当代中国新闻记者勇于进取的新风貌。他的这一创举,在国内外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在注视着他的采访行程。我们祝愿他在前进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愿每位有志于描绘当代中国历史画卷的记者象罗开富同志那样,把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与继承革命传统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实际,深人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不断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沿长征路线采访进入贵州省境,引起贵州新闻界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贵州日报社的领导,对学习罗开富精神作了研究,两位年轻记者——蒙应富(苗族)、刘庆鹰主动请战:深入贵州边沿区采访。于是,贵州日报的《黔边行》专栏,就在春节过后,与读者见面了。《黔边行》隔天一期,加框发一版下角,到现在发了近百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投书贵州日报反映情况时,信封写的是“黔边行记者收”,反映了读者对《黔边行》专栏的信赖。省委领导同志也很重视,曾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沿长征路线采访进入贵州省境,引起贵州新闻界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贵州日报社的领导,对学习罗开富精神作了研究,两位年轻记者——蒙应富(苗族)、刘庆鹰主动请战:深入贵州边沿区采访。于是,贵州日报的《黔边行》专栏,就在春节过后,与读者见面了。《黔边行》隔天一期,加框发一版下角,到现在发了近百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投书贵州日报反映情况时,信封  相似文献   

11.
1984年6月11日,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从江西瑞金西边的于都河畔出发,沿着红军长征时的路线采访,于去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旗县(即原吴起镇)。笔者曾作过罗开富一段行程的向导,下边记的是听他谈到或我亲眼看到的几个感人故事。象红军那样遵守纪律 1984年11月27日下午3时,罗开富走进广西自治区灌阳县境内,又饥又渴,当走到文市乡白竹坪黑山的地方,看见一个农民正在地里挖红薯,他跑过去想买两个,那位农民说:“你们随便吃吧,吃两个红薯算得了什么。”吃了红薯后,罗开富给农民两角钱,那农民怎么也不收。当时市价每斤红薯四分  相似文献   

12.
罗开富的名字是和“徒步重走长征路”分不开的。这一新闻活动最早的策划开始于1982年9月,当时《经济日报》正筹备创刊,罗开富提出了重走长征路。最初的主要想法有三个:一是他在云南记站,但过去是个军人,自1964年从事新闻工作后,采访中接触了很多老红军;二是发现老红军很惦念长征途中曾舍生忘死支持和帮助过红军的人民群众,希望有人代他们去向乡亲们问个好;  相似文献   

13.
《经济日报》在头版上开辟《基层来稿》栏目,不定期刊发来自基层作者的稿件。这些基层来稿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可读性。比如,3月29日的《科技图纸挂厅堂》和《税官的“不等式”》两篇,就颇具新闻价值。《经济日报》作为一张中央大报,在“寸土寸金”的头版上专门开辟《基层来稿》栏目,委实难能可贵。此举充分体现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办报思想,无疑会受到读者特别是基层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反观有的报纸,论“级别”和“档次”,远不及《经济日报》,而“架子”却很大,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要说是头版,就是在其它普通的版面上,…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新闻界     
罗开富徒步到达长征终点沿长征路徒步采访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于10月19日中午走进陕西省吴旗县城(原名吴起镇),50年前的这一天中央红军至此结束了万里长征.在二万五千里行程中,罗开富越过了十八条山脉,包括五座雪山,二十四条大河和长达千里的草地。在一年零三天里,行经  相似文献   

15.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怎么改名“赵侠燕”了?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3月份开始,解放军报《思想战线》版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大家问大家答》。这个专栏和读者一见面,几天内就收到三千多份稿子。到去年12月,该专栏已跟读者见面二十二次,回答了十一个问题,发表了五十多篇答问文章,收到四十多封表示欢迎和鼓励的来信。某部“全体干部战士”来信说:“这下可好了,我们在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拿到报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新年伊始,经济日报在第一版右下方,连续推出三个栏目:《各地政府新决策》、《社会(?)象》和《读者来信来电》,并分别由各栏目的主持(?)“出面致词”,讲本栏目在新的一年里的新打算,(?)读者、作者提出给以支持的要求和希望。读后给人(?)新颖、亲切和激励的感觉。就在同一时刻——元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了《新年电话第一声——本报夜班编辑在新年电话采访记》通讯,这是几位值班编辑在新年第一声钟声刚刚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12日至21日,经济日报连续刊登《住的变迁》《用的变迁》《穿的变迁》《吃的变迁》和《行的变迁》系列报道(以下简称《变迁》),全国各地许多读者给编辑部来信或打来电话说:这组报道写得实事求是,讲的都是老百姓的亲身感受,我们爱看,看了很受启发和鼓舞。思路:贴近群众抓选题这组报道为什么会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情称赞,这个新闻“点子”当初是怎么酝酿出来的呢?今年年初,经济日报以《6000万吨钢意味着什  相似文献   

20.
在异国他乡访问,罗开富敢命洋人向中国人书面作检讨;在云南记者站当记者,罗开富令行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的领导获党纪处分;在长征路上,罗开富以一支正义的笔为老区人民鸣不平,使当地百姓千里迢迢赴京城将被单撕成条条请他剪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