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对该制度的起源发展、适用标准、司法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立法进行评述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国根据冲突规范调整民商事关系中排除外国法的一个法定缘由,是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重大利益而采取的一项法律手段。公共秩序至今在学界都没有准确的定义,笔者从国家主权的视角出发,通过各国公共秩序的现状来论述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界定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法律概念都不是一个确定的固定的概念,而会随之时代变化,其内容和含义在与时俱进。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冲突规范调整方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排除外国法在内国使用的法律依据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确认,表达的观念在各国得到普遍认可。本文探究了公共秩序保留的含义和产生历史渊源,并介绍我国有关公共秩序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并就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国法的内容是否得以查明,是我国大陆地区法院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是否能够正确适用外国法的前提。当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如果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引,在排除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制度阻却的前提下,仍然确定应当适用某一外国法作为处理案件争议的准据法时,法院如何认定外国法的性质,又应采用何种途径查明该外国法,在查明外国法后在具体案件中应当如何正确适用等问题,都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中的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一些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实地调研,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并指出应从有利于司法审判实践的角度对我国的外国法查明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国际国内立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规范与直接适用的法律规范、1975年国际法协会《威斯巴登决议》与1989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对外国公法规范作为准据法的确认,证明公法规范在国际私法立法中的地位;荷兰公司股票案与欧洲国家引用《欧洲人权公约》排除外国法的适用,证明公法规范在国际私法司法中的地位。文章从利益角度、法律选择角度、价值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各国各种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也日益发展。因而,国际私法的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也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便是其中一种对外国法的适用加以排除和限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往往在相互交往中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在这种主流趋势之下,以排除外国法适用,保护本国利益为目的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如何更加合理地适用便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该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等缺陷,因此,我国应当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谨慎适用与适当给予适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促进国际民商事关系的良性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际冲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我国区际冲突的问题日益凸现,其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私法中的适用,一直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区际冲突中运用的理论进行探讨,在比较典型的多法域国家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法域现行立法的现状,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具体运用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法律适用为核心内容,由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解决法律冲突的冲突规范、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统一实体规范和解决涉外民事民事纷争的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一重要制度。本文试浅析这一制度的必要及在我国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法律文化的交流和外国法内容的查明,从而会扩大冲突规范在司法中的适用,增加“结果选择”冲突规范,影响冲突规范的性质,加速冲突规范的趋同化进程,减少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规范体系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清末,西方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传教的权利。引发了很多教案。扬州教案就是其中一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在解决冲突中,英国政府和传教士,是按照条约规定来处理的。在法律上,传教是一项条约权利。清政府和普通民众应该予以尊重。即使清政府与士绅不认同基督教,也应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外国人的传教权,而不是煽动冲突,恶化中外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标识语主要用来传递某种特定信息,以唤起人们的注意或向人们提出某种要求。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英语在中国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到中国游览参观与交流访问的国外游客也逐年增加。为适应旅游业需要,不影响外国游客对各景点特点的了解,在使用标识语时必须简明扼要、用词贴切并且文体得当。  相似文献   

13.
国际投资协定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运用。而中国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对公正公平待遇的规定存在三种类型,由于我国对外签订的新式双边投资协定对投资者——国家的争端解决仲裁机制采用了几乎毫无限制的模式,这使得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存在讼累的风险,我国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要结合国际投资仲裁实践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取决于条约的性质。通过对“法的适用”及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认为首先应依国际条约“公法”与“私法”性质的不同.将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分为“转化”和“采纳”两类,在“采纳”方式中再根据是否需要补充立法的不同,又可以将条约分为“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以此划分为基础构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并在宪法性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公法较为完善的今天,依然存在着国家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强国惯常于通过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对于条约的另一方,这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回归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缠绕着“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屈辱起于中国方面对国际法及外交知识的匮乏,随着留洋人士的归国后,近代中国才开始注重对外交方面的认识。如何消除“不平等条约”的严重侵害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修约”针对此问题作出的努力,成为当时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以边界主义为视角,通过分析条约在内国的并入、转化或混合三种适用模式,提出了条约在内国适用的方法应当予以明确,探讨了规范边界在条约适用中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混合模式中的具体选择方法,更应明确具体边界之所在,以便于法律适用层面的操作。同时,这也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预告登记制度对应于本登记,是为补充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的缺陷而设立的一种制度。我国目前在商品房预售领域主要实行预售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制度,这一制度属于行政管理,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为保护商品房预购人的合法权益,应建立预告登记制度。我国应在借鉴国外以及台海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用于本国国情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的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生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养成程度,从而决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社会关系不是杂乱无章的,社会的调整使之在公共生活领域具有有序性与规范性,突出体现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形成以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维护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相应地形成人们行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19.
《检察官法》规定的检察官薪酬制度尚未明确和落实。现行的检察官薪酬制度呈现与公务员高度同质化的特点,没有体现对检察官的职业激励。司法改革中关于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检察官管理制度的内容,为建立符合检察职业特点的检察官薪酬制度带来了机遇。域外先进的检察官薪酬管理机制值得借鉴。应遵循依法、协调稳步推进、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构建检察官薪酬制度。在适当的时候,以立法的方式固定。  相似文献   

20.
境外投资者普遍采取隐名投资的投资方式,其目的主要在于规避我国法律和政策、简化手续和节约时间、利用本土优势等。然而,境外投资者作为隐名股东为其投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并引发各种问题。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隐名投资。对隐名投资者,应当进行全面的调查,最大限度地化解和降低法律风险,减少因隐名股东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