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大学作为具备理性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组织,承载三种理性发展逻辑:一是17世纪西欧舶来的传统理性;二是20世纪本土诞生的技术理性;三是21世纪全球兴起的非理性。在集知识、思想及文化于一体的理性结构中,美国大学反复探寻并不断生成特有的历史逻辑与价值底蕴,但理性结构的不稳定往往驱使人文价值疏离于大学的本真意义之外,除了赋予大学教师承担创造价值的人文角色以外,还将其置于价值冲突的危险境遇。这源于教师群体作为生命有机体所具有的感性价值与人类历史长此以往形成的理性诫命之间的弹性张力。文章基于还原张力的历史发生逻辑,认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危机既内生于传统理性、技术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宏观嬗变下,也外显于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中观、微观冲突中,据此对理性嬗变下的价值冲突所引致的教师发展危机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但离开教学技术理性的支撑,教学价值理性的诉求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克服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在于发展统合教学价值理性和教学技术理性于一体的教学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3.
“技术理性”将人过分“工具化”导致了“人的异化”,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的本质”,失去了对人类主体性的“价值理性”追思,当今盛行的“乔布斯现象”及人们对“苹果”产品的热衷掀起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那就是对技术理性的“修正”和超越,实现“技术美”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4.
规制与自由的关系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价值关系之一。大学是学术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逻辑统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当既反对规制主义,也反对自由主义,将规制价值与自由价值有机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技术理性反映了技术活动正确进行的规律,是技术工作的指针,技术素养的真谛、灵魂和核心.技术对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理性.在长期技术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技术理性已由工具理性进入价值理性阶段.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依相存,应该把它们融合、统一起来.资源理性、环境理性、生态理性、道德理性、伦理理性、人文理性等都是广义价值理性的组成部分.以化学为例讨论了科学课程中的技术理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根本上讲,科学教育是一种植根于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追求确定性的教育;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忽略了人的“存在问题”.现代社会中,面对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的丧失,人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教育的科学理性,在肯定科学理性价值的同时诉诸人文教育,重建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探寻教育活动的客观价值,既是教育逻辑学研究的价值理性传统,又反映了当代逻辑学走出传统形式逻辑的必然趋势.从促进"教育质量"的合理化出发,为面向"服务满意度"与"公众满意度"的教与学的活动探求从纯粹价值理性走向实践技术理性的生成路径,乃是推动当代中国教育逻辑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实践论契机.要使得对"教育的当为"的把握走向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一,人们需要在认识论的层面克服近代"教育活动"所舶来的极端国家主义倾向,将"教"与"学"的价值生活领域作为今后教育逻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8.
技术理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身体,而且超越了人在自然上的维度。但技术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现代人的异化、世界的祛魅、生态危机等。技术理性的泛化和它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使现代社会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如何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及这种危机,不仅关乎技术理性未来的命运,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制度应是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相统一的制度。然而百余年来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却呈现出明显的功利追求,即过于强调技术理性,极端忽视价值理性。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既要关注技术理性,增进大学制度的科学化,又要重视价值理性,强化大学制度的精神,使两者达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教育背离了自己的目的,Web2.0网络文化所折射出的网络道德教育现象呼唤更自觉的网络教育文化反思,对教育技术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做些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教育技术理性的内涵、本质与功能.本文提出伦理意蕴是内蕴在教育技术理性中的已然内涵和根本特质.教育技术理性是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契合和高度统一.基于Web2.0网络技术平台,教育技术理性应当而且可以得到充分表达.  相似文献   

11.
哲学意义上的"启蒙",首先意谓现实的人立足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形态学时间"之中,不断实现主体思想的理性化,进而在形而上价值理性的提携下,实践性和创造性地重构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向导,能够与中国传统思想和现实社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内在的逻辑应然性,其中首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对于文化启蒙范型的普遍性诉求。  相似文献   

12.
内涵逻辑系统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内涵逻辑系统有:模态逻辑、时间逻辑、自由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等。从狭义上看,内涵逻辑系统包括丘奇的内涵逻辑系统以及以丘奇内涵逻辑系统为基础的其他系统。本文讨论的内涵逻辑特指源于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的狭义内涵逻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哈耶克法哲学的挑战来自三方面:一是调和休谟和康德两种不同认识论指责;二是对哈耶克保守主义的指责;三是对哈耶克功利主义的指责。这些指责误解的成分多于真实的成分。哈耶克现代自由主义法哲学的困境在于,忽视了道德情感在现代法治社会的纽带作用,把"厚"实的古典自由主义变"薄"了。其出路在于重新回到古典自由主义,在法律正义的主导下,营造出温情、友爱和互助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债权出资的理论困惑——以现行法秩序为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权出资的合法性与可行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问题,更是一个现行法秩序下的法律解释问题。基于资本在现行法中价值定位和债权与其他出资方式在根本属性上的差异,一般意义上的债权出资不符合现行法秩序的要求。“债转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并非常态的债权出资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合逻辑”在句法范围内影响到话语不能说;事理逻辑有时候可以违反,形式逻辑绝对不可违反;两种看似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语言现象和客观世界及语言意义的表达形式有关;语法意义的周边性和嘲汇意义的周边性不同,利用意义能否重复可以鉴定语法形式,“们”还不是一个充分的显性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是理性发现了人,也正是理性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在此岸世界即感觉世界.而人的根性——理性——却在彼岸世界即理念世界之中。因为人的灵魂从彼岸世界来,教育就是人重新回到彼岸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理性是先验的,是彼岸世界里的道理,也是彼岸世界对人的预设。这样一来,人就横跨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之上,人依靠理性成为人世间的巨人或者神。然而,人的理性一直被社会和人的作为作践着,社会权力、社会暴力、天启、逻辑.都是对人的理性的猖狂遮蔽,以致教育中充斥着反真理的认识,甚至,教育本身都被人为地扭曲着。理性应该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据,回到理性就是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中汲取营养,从资本逻辑的视角探析资本逻辑与文化异化的内在关联及其生成路径,揭示文化矛盾产生的根源,对于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与朱熹道学并峙的陆象山心学是南宋后期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严羽诗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心学反对道学将人心与天理割裂开来,明确主张“心即理也”;这大大缓解了道学以道德理性压制感性经验所带来的过度理性化的弊端,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生命情感存在的合理性。这启发严羽诗学建立一种新的诗“悟”观念,这并非一般人所简单理解的感性直觉,它实际是对江西诗派忽略诗意性的一种反拨。  相似文献   

19.
任宝玉 《天中学刊》2011,26(6):20-22
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曾经风靡一时,然而它却以悲剧的命运谢幕。这其中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由主义的顽强抵制,二是近代中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不断挤压自由主义的生长和生存空间。在这两大因素的作用下,自由主义最终败北于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是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来实现对工人的强有力的统治和剥削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科技的进步受制于资本增殖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织方式的改进等技术进步形态,都强化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控制。因此,资本批判逻辑下的技术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批判思想是资本主义批判和技术批判的结合,也是技术历史进步性与社会变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