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时,学者大多从形式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亦不能忽视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先秦诸子对"类"概念同异的辩证分析,为"推类"的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推理过程中,对"推类"前提的辩证考察更是彰显了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逻辑思想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推理思想,而且能全方位地展示古代先人的思维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2.
比类思维源于先秦,就“类”而言,中国的“类”概念,外延宽泛,中国比类思维散见在先秦诸子文献中,中国在先秦时就有了隐喻,究其发端,在比类思维。比类促生隐喻、促进认知、更助推了先秦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的核心理论。在先秦诸子辩说的实践中,引譬援类的推类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推类方法的简单实用性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对此,包括后期墨家在内的一些思想家已经有所涉及,他们指出了推类的一些错误和危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推类方法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类同关系为基础的推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谈说论辩方法。作为先秦名学思想集大戍者的苟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其推类理论更为自觉。但他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体现了先秦文化的“道德型”与“政治型”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礼”对“推类”思维的诉求;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政治伦理实践对“推类”思维的诉求,说明先秦的政治伦理实践与“推类”思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诸子与史学的关系,是史学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命题,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显然不足。 林晓平教授的《先秦诸子与史学》集中论说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关系,从这样的角度讨论史学,丰富了史学研究的内容,对于认识诸子学同样是有价值的。从这样思维出发,这也为研究秦汉以后的史学,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对先秦汉初诸子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在《庄子·天下》、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等诸子批评文献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进步。它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将先秦汉初诸子著作分为十类,并在小序中体现了尊经崇儒的思想倾向,对诸子十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认为诸子源出于王官之学。这些内容对后世目录著作的编纂、诸子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先秦诸子的语言运用实际,探讨了他们的比喻学说,说明了先秦诸子善于总结比喻理论,指导语用实践的基本情况,对分析汉语比喻研究的历史、丰富修辞学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纪彬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推类思想和逻辑规律思想在先秦的发生和发展,对先秦逻辑的理论特点和成因作了较为准确的说明,初步揭示了秦以后中国古代逻辑逐步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先秦水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智慧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少奎 《教育研究》2012,(4):128-133
在先秦诸子思想中,水是思想家论道阐思的重要思维凭借。以水阐性、比德、明理、论学、喻教,可视为诸子水论的主要教育表现;水的处下不争、随方就圆、自洁洁人等特点,则成为诸子水论的基本依据。对水灵活、巧妙的借用,充分显示出诸子藉物阐理、以简御繁、举重若轻的教育智慧。分析和借鉴先秦水论的思想,有助于转变当今教育研究视阈、论证方式、表述风格,进而推进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虽然有关先秦诸子散文的内容已不在高考全国卷的考试范围内,但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单一地以高考分数为导向,在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智慧。这当中,先秦诸子散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佳文本。虽然一些教师已经放弃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但笔者更加重视这部分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笔者认为,高考虽然不直接考先秦诸子散文的相关内容,但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的文学思维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发挥。实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学说为中国历代所重视。然对其观念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对其思维的重视。而对其思维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待言说的。笔认为先秦儒道的思维,是人与对象的生命一体化的主体性、整体性、诗意性的心理过程。而将这一心理过程以诗意的语言及类比隐喻的方式予以表述,便形成了儒道化,儒道化正是其思维的结晶。本拟从思维的定位、思维的素质、思维的方式、思维的符号及其表达等方面对先秦儒道思维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类"的内涵是探究"类"与"类思维"的根基,在中国思维史与中国逻辑史上意义重大。先秦时期,"类"的内涵较为丰富,涵蕴多层意义,从"类"的本义——兽名及以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祭名、"善"义开端,到"分类"及以此为基础所迁延出的"族类"、"事类"、"物类",最后到"比类"或"推类",这不仅是先秦"类"的内涵进展的逻辑进程,实则也是先秦"类"的内涵前行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选读》因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特质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学校和语文老师的青睐,本文对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之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在"诸侯异政"、"贵贱无序"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正名理论,虽然其出发点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但诸子的正名理论都主张通过德治和法治方法的互补性来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几点启发和借鉴意义:一是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三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五石之瓠》等先秦诸子的经典论述,在教学时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对其核心思想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思考其在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应当探求先秦诸子在论说上的不同风格与方法,感知论说风格、方法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选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当中的选修教材,对这一选修课程该如何把握,如何教学,成了众多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吕思勉先生曾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比如日本、  相似文献   

18.
房小栋 《考试周刊》2013,(12):18+62
先秦诸子在与社会相融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宏大瑰丽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本文就主要依据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论述了以孔子、孟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的人格魅力及其对高中学生的德育功用。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定的比例,随着社会上国学热的兴起以及各级学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这种比例还将不断扩大。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未重视,本论文着重从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应重视加强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梁钰之 《上海教育》2011,(11):71-71
先秦诸子的散文,在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内,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里遴选的先秦诸子散文极少,讲解也略嫌浅显,且缺乏系统性。2005年9月,我在学校开设了自主性拓展课程——先秦诸子散文导读。通过5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开展中学阶段先秦诸子散文教学,至少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