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罗素在《论指谓》中系统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后经逐步充实形成被称为“哲学范本”的摹状词理论。但克里普克却在纪念摹状词理论提出100周年之际提出,《论指谓》“好像基本没有被认真阅读过,或者从根本上就被错误地理解了”,从而对其成就与问题重新进行了评估。本文试图就克里普克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进行系统评析,以期进一步准确把握摹状词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罗素利用现代逻辑对包含摹状词的语句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的逻辑形式.与对罗素哲学的传统看法相反,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初衷,既不在于解决存在悖论,也非对其<数学原则>中所谓迈农式的实在论观点作自我批判,但其目的仍在于消解此类实在论观点所引进的多余形而上学实体.与其早期指谓理论相比,该理论显示了逻辑分析对于解决哲学问题的重要性,标志着分析哲学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3.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5.
罗素在前人对摹状词和专名这两个概念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分了专名与摹状词,提出了自己的摹状词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可以解决日常语言中存在的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排中律失效和存在悖论这三方面困难,引发了后来学者的更深入研究。斯特劳森从句子使用的角度、克里普克从专名形成的角度等,分别对罗素的理论进行了批评,推动了语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琪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0):43-49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缘于他对迈农伪实体的解决。然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为四个难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路径,这四个难题分别是:对非存在物的明显指称难题、否定存在难题、弗雷格的同一性疑难以及替换难题。关于名称的理论研究即使以专名和摹状词的认知及其功能为中心,但两者区分的基础是基于语义外在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专名意义的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介绍、评论,分析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最后得出摹状词是有意义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既有含义又有所指。  相似文献   

8.
摹状词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罗素、斯特劳森和唐纳兰。文章通过对三人摹状词理论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罗素主要是从语义角度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斯特劳森则是从语用学层面研究语词的,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罗素和斯特劳森观点的发展,特别是对斯特劳森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渊源于穆勒和弗雷格的对指称与含义的关系研究。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是,摹状词理论的思考方向和哲学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阐述,分析了罗索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研究的理论纷争、困境及其出路,提出“总体性地位一致”的阶层分析方法,并以此理论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阶层境况、利益诉求、阶层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再思考,旨在为消除改革阻力和障碍,推动改革深入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意义如何确定指称这一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界和逻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摹状词论”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是由描述或反映其意义的摹状词确定的。“语境论”认为,语境是意义确定所指的决定因素。其实,这两派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其缺陷,应当就此问题结合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名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指称某个对象,因此不应当像对待专名那样来对待摹状词,即不能根据有无指称来判定摹状词的意义。在斯特劳森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脱离语句的具体使用场合来谈论语句的真假或其中的某个语词的指称,把语词的意义与它的指称混为一谈。无论是专名还是摹状词,就它们本身来说并不具有指称某个对象的作用,像罗素那样把"是否指称某个对象"作为划分专名与摹状词的标准是错误的。此外,与罗素运用"自我中心词"的概念将摹状词截然二分不同,斯特劳森认为就所有的摹状词的"所指"都与说话者的语境有关而言,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而"不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则可以作为当"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的指称对语境具有最小程度的依赖性时所发生的极端情况来看待。  相似文献   

14.
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但是,克里普克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摹状词理论没有弄清专名和摹状词之间的区分,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在做出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指出名称的指称是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因果的传递链条而确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摹状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的认识,侧重于批判其错误的一面,而缺乏全面地把握其中所包含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本文阐述了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思想基础和基本含义,修正了人们对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一些错误认识。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科学内容,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on the use of theories and on what we imply when we in research claim to use a theory. In this article, diverse uses of one theory will be illustrated with reference to 10 different studies. The aim is not to evaluate or judge how the theory is used in these studies, but to discuss how the diverse uses of one and the same theory may infer very different things in research.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what happens with the hierarchy and the coherence of an argumen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when only some parts of a theory are used.  相似文献   

17.
利用狭义相对论方法 ,通过计算不同参照系中两相邻波前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 ,导出了多谱勒频移公式。同时说明了洛仑兹变换中的时间间隔与实际测量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异 ,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洛仑兹变换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本能力训练过程中 ,一些学生往往对区别句义题无从下手 ,本文从分析单句主干、单句修饰成分、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等角度阐明了区别句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的基础上,对此做出简要评价:新贸易理论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更符合国际贸易现实,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理论创新,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质是保护主义在贸易领域的体现,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