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独创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独创才有个性.而越是个性化的东西,才越能打动人.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反常""出格",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拘一格,让学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异彩纷呈、具有独创性的"精神产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培养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50分以上的考试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别总想着培养学生写出高分作文来.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看上去很美,能学到的学生很少,所以我从来不给学生讲满分作文.王栋生老师说:"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有五十多到一百多人,每一年全国有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这就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写作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并能让学生在未来‘剩下’些什么了."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该面向"大众",这样才能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剩下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3.
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从原来的"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这样,有了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我们的作文课一旦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4.
蔡晋琴 《阅读与鉴赏》2011,(2):43-43,42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有时为自己而写,即自我表达,有时是要写给他人看,即为了与人交流;必须让学生知道,习作不是为了要给老师批改,习作不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是为了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个性作文,创意作文,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提到作文都会感觉无从下手。面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快乐作文。只有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一、谈话导入,激发想象作文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要想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导入作文课,是比较好的做法。例如,想象作文《假如我会变》,作文的要求是:"学  相似文献   

6.
要想能够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写转变为主动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迅速地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作文不是"讲"出来的,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是离不开讲评的,(管建刚的"讲评作文"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离开了中肯的、适合儿童的讲评,学生作文水平提升过程就会显得漫长而艰巨,为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作文讲评。那么如何进行讲评?如何让学生在讲评中获益?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讲评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具体地说:作文的评价,肯定要"广"一点;教师的点评,语言要"精"一点;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新"一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  相似文献   

8.
有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要是写这样的作文,就一定要让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只有体会到了,才能写出体会。下面是我们六年级活动作文教研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校园里的花》。  相似文献   

9.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让学生恐惧,让老师困惑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问题更是薄弱。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也许是找不到写作素材,也许是语言贫乏,也许是缺乏兴趣……学生写不好的原因很多。但我想说的是,教者、指导学生写作的老师也是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淀生活素材,辅以写作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件让学生畏惧、老师头疼的事,费时费力而又见效缓慢。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费尽了力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想写也不乐于写作文。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认为,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使作文变难为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写作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享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我的我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语文的天地里,习作可以说是孕育花蕾的重要园地。但是,对于习作教学,教师是"爱""恨"参半的。为了改变学生"望作文生叹、谈作文色变、想作文无助"的现象,我们要倡导习作实践课堂,也就是把习作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习作、实践成为黄金搭档。在20年的尝试中,我发现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新颖的习作实践教学无疑是绽放在他们心头的一朵璀璨的花朵,习作实践课堂中他们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创造力。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驾驭这样的课堂也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只有注意精心设计,优化新颖的习作实践课堂,才能让实践活动"服务"于习作教学,同时也让  相似文献   

13.
郑圣建 《考试周刊》2014,(70):49-49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水平决定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但现在的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写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体会。一、勤于观察——让"美"无处不在认真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才有源头活水。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是要练就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为教学而存在,教学只有依靠课堂才能进行。多少年来,"课堂是教学的唯一",成为我们众多教师的共识。俗话说:"要想作好文,功夫在文外。"因为作文之外,学生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感受美。所以,学生作文之前,教师不要急于让他们动笔写,而是要设计好指导方案,找  相似文献   

15.
一、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能力 我们说作文来源于生活,不是凭空瞎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所以,更要让学生知道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去学习,也才会相信写作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我不仅带领学生将文中的相关语句讲通,让学生理解透彻。更是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太阳的形成与变化,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太阳黑子等一系列与太阳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作文教学虽然很重要,但是语文教师总感觉费时低效,小学生的作文总体水平难以提高,因而感到困惑。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获得鲜活的写作素材。有了充足优质的建材,才能造出摩天大厦;有了许多珍珠,才能串成晶莹的项链;有了各色的原料,才能做出满汉全席。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作文时,如何让作文有"情",是老师和学生一直都追求的。那如何让作文有"情",让读者感动,让阅卷老师给分呢?首先,大家应该明白,作文就是用形式征服材料、使材料获得完美形式的过程,同时这材料中含情,这过程中渗透情感,只有这样,作文才是上乘之作。其次,要避免一味为情而情的现象。真挚的情感还不足以构成好文章。还要让这"情"有式,就如艺术的神奇在于形式化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怎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仅凭借大量的习作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通过更多细致的手法,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内心与作文之间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作文教学的真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与心灵沟通"这一目标,为后期更好地提升作文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