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花少锋 《成才之路》2013,(32):53-53
信息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国人手写汉字的能力每况愈下。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受访群体中仅有38.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与此同时,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鉴于此,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暑期推出了一档可谓是“汉字保卫战”的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相似文献   

2.
多专业大班上课是目前很多课程经常遇到的情况。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师生、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学生们经常会有:“这个课程和我这个专业有什么关系”的疑问。因此针对多专业大班上课的课堂互动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对此做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四条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多专业大班上课的良好课堂互动氛围。  相似文献   

3.
数字     
《天津教育》2013,(15):4-4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现象,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录制过程中也是尴尬不断。  相似文献   

4.
爱像大海     
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不笨,智商也很高,可是,学习成绩却不好,经常提笔忘字,丢字落字,写字多一笔少一笔,有些字永远也记不住,考试时甚至整道题的漏掉,写作业很慢。专家们管这样的孩子叫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不幸的是,我的孩子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李志芳 《小学生》2011,(4):27-27
新课程的推行,老师们普遍反映新教材识字量大,甚至在期末考试时许多学生识字量达不到要求怎么办。他们的担心有道理,但是应该看到,传统的评价观是引起这种看法的重要原因。一说到认字,总要让孩子一个一个地认字,一次认几百个字,谁受得了?大人们还经常提笔忘字,为什么要让孩子们那样去认字?一个一个单独的字,没有语言环境,是让学生背电话号码吗?其实识字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孩子,经常也会遇到爱啃铅笔的学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不良习惯或性情急躁、心理紧张的儿童身上,当然也会有身体疾病因素的存在。这学期,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小男孩,而造成他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体内的血铅含量超标导致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陈秀芳 《山东教育》2001,(29):38-38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教师们精心备课,认真讲课,讲得细致明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课堂气氛也活跃不起来。原因是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钻研的能力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寻找春天     
春天到了. 春天在哪里呢?小朋友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作文题.当然,大家一定会遵照老师的指导,睁开你们的双眼,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解题中经常遇到思维受阻、中途放弃的情况,教师师在教学中适时巧妙点拨。能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本文叙述了教学实践中的两个经典案例,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看老师分析时是明白的,可让其自己去做时,学生又不会照老师分析的那样在充分理解了题意基础上再做。即使老师再三叮嘱求多的用加,求少的用减,看清楚谁多谁少等,可学生往往还是我行我素,一读题目就做,怀侥幸心理,猜谜式地做题,根本没有学会如何分析思考。那么,怎样"逼迫"学生去分析思考呢?归根结底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理解题意。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主要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最骄傲的事情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们成绩突飞猛进,最难过的事情是发现学生们对数学具有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可能会伴随一生。就像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如今已成家立业,有次在街上遇到,他还说他经常晚上做噩梦,梦到数学考试……相信我们身边又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山之子 《高中生》2008,(3):11-11
经常用电脑打字的朋友,你有没有出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呢?如果你的回答是"经常出现",那么你很可能患上了"电脑失写症"。"电脑失写症"主要表现在由于长期连续地面对电脑打字,导致对手写汉字的暂时性失忆;对大量常用汉字的失写;手写出来的文字潦草,难以辨认:用错别字、网络语言或网络符号代替一般的文字。专家  相似文献   

13.
能做伞的包     
平时我们不会经常把伞带在身边,遇到下雨被淋湿就成了常事。就算有同学带了伞,可几个人躲在一把伞下,再大的伞也不够用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有,看我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情感”教学□江苏南京二十三中周丽明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学生们说:“语文课太没劲了。”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们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缺乏“情感”,学生没有得...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一题多解题,选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的繁简程度不同,解题速度固然也不同,当然正误也不一样.平时老师都要求同学们选择简洁快速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恰当的解题技巧,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娟 《生活教育》2014,(17):45-46
正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可以说,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人重要的语文素养的体现之一。虽然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但进入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与电脑相亲,与笔墨纸砚日渐疏远。经常看到习惯了拼音输入法的学生或是提笔忘字,或是写一手歪歪扭扭的字。作为语文老师,深感痛心。又是一届初一新生,同样稚嫩的脸庞,明亮的双眸,写的字却是良莠不齐。记得朱小蔓教授在2012新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题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遇到以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3):109-110
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对于数学的认识方法和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十分有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相互串联,同时也有利于将其延伸拓展至生活实践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思维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思维模式的确定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由此可见,对学生们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早起步、长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所接触的简单图形问题正是十分利于学生们发散思维的知识体系,因此老师朋友们在帮助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不妨多多结合图形分析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Peter来中国已经一年多了,他非常喜欢中餐,经常外出就餐和逛街。在餐厅或在街上,常常有学生和他搭讪聊天,以下是一个Peter经常遇到的一个对话。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14,(12):19-19
南京市三条巷小学先后使用了“一起作业网”和“123作业网”,供孩子晚上做作业,引发家长质疑。家长们主要担心的是: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下,让孩子过早接触电脑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哪怕就算是完完全全利用电脑去学习也会形成一种依赖,就好比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会“提笔忘字”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