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 ,“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机械割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还存在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 ,即过多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训练 ,忽视了“人文性”教育。应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 ,重植人文精神之根。为此 ,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语文的人文性再认识。二、人文文化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三、以文悟道 ,悟道做人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性是语文工具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应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独特的人文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它有两个意义指向,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三个属性。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要树立以本色语文为基础,以诗意语文为追求和以素养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的人文性要远远大于其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内在灵魂,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外在作用.因此,重视人文关怀理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6.
及先生之所以能够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与他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改革中,他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思想的科学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所说的"工具性",主要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特点;"人文性"则主要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在"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的把握上,及先生始终坚持文道统一,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一、要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前些年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讨论,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但令人担忧的是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的忽视,学生语文基础的大幅下降,浅阅读盛行,恶搞之风也影响到校园.必需强调的是,语文首先是交际工具,然后才是文化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才是语文教育之魂.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基础工具性;同时语文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的丰富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基础工具性;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着眼,则不应忽略人文性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聋校语文教学必须立足并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人文性。工具性是聋校语文教学的起点,是聋生一切发展的基础。人文性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是聋校语文教育实现终极关怀的推动力。聋校语文教学必须在工具性的基础上提倡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教育,更是语言艺术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正因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终极功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结合。语文新课标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外,还强调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如何在提高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一个重要课题。孝敬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实践中,我通过读、说、写、行"四策略",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效地进行了孝敬教育,比较好地实现了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在教学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科学地实施教学评价,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更注重工具性,注重"双基"的培养。新课标实施后,有识之士试图改变这一倾向。于是,语文教育开始强调人文性,从语文课堂到三维目标的确立,再到语文教材的编写,无不如此。可是,这样的反复强调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真正的语文教育从来都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且只有在二者的统一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新课标和新课改所要求的.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其实人文性是各学科所共有的属性,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力避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哲学思考,语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哲学概念中的"物质"和"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意识。同样,"工具性"是第一性的,"人文性"是第二性的,工具性是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思想性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属性,恰恰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接点,并完全融入二者之中.面对今天的语文新课改,作者认为语文教育要做到培育学生文化知识与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有了它们的优化组合,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随之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策略。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语文课程的性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一是工具性,二是工具性和思想性,三是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四是人文性,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从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看,在语文教育的语境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语文课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