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就大兴安岭火灾连续发表了两篇通讯:《红色的警告》(6月24日)与《黑色的咏叹》(6月27日)。《终于公开的“秘密”》是《黑色的咏叹》一文中的一段,本刊特转载于下: ——“你们到底掌握了什么秘密?”这是某县某部门对本报记者进行两天单独讯问时的问话。 5月30日,在灾区采访回来的记者,在招待所餐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记者、通讯员之家”的河南日报招待所,主要接待地、市、县委通讯员、报社驻各地记者和兄弟报社来宾。招待所的同志们处处为记者和通讯员着想,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吃好,休息好,工作好。记者、通讯员住下后要写稿、改稿,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招待所专设了写作室,还备有各种资料。饭菜卫生,价格合理。他们考虑到住所人员经济条件不  相似文献   

3.
一位记者与一个贫困村的故事人民日报记者吴焰编者按:四月初,福建省六位老新闻工作者特地致信本刊,建议转载这篇报道,两天后,中国记协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扶贫座谈会,本报道的主人公王绍据被作为新闻扶贫的先进分子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谢谢这六位老同志...  相似文献   

4.
经历 《新闻实践》2002,(3):30-31
2月5日,国内一些报纸不约而同地转载了广东某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在这篇题为《贪书记大叹拒贿有四难》的报道中,记者详细地披露了原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的“部分悔过陈述”。但,  相似文献   

5.
1991年2月16日,《天津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写的《羊年第一“羔”》现一场短新闻,介绍了“羊年”天津市第一个婴儿诞生的喜讯,报道富有情趣.2月20日,又刊登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姜月平写的短文《写给羊年第一“羔”》,介绍了记者采写该报道的有趣经过。我们特将该篇报道和这篇新闻背后的新闻一并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也能写大文章──从三篇报道刘章华的长通讯引起的联想蓬溪县委报道组蒋先平在今年上半年五个月时间里,《四川日报》连续三次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刘章华的事迹。第一篇是2月12日一版右下角由川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个农民党员的合格答卷”;第二篇发表于6月...  相似文献   

7.
“刘建彬被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用为记者了”,“刘建彬上大学了”,“刘建彬考取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了”,“刘建彬被《劳动周报》社聘为记者了!”这接履而来的消息在刘建彬服役过的二泡某部不睡而走,传得沸沸扬扬。1983年,刘建彬从生长着红高梁的黑土地上一脚迈进了绿色的军营,两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到了部队招待所当了一名招待员。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工作,为他从事新闻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招待所的两年里,他在报刊、电台发表了60多篇稿件。1985年,刘建彬被调到某部政治部报道组。在这里,业余的变专业的,为他的成才创…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25日,各大媒体刊登或播出了“三湘女巨贪”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消息,但《中国青年报》对此的报道却与众不同,当日的一版刊登了我写的“蒋氏家族腐败触目惊心”这篇通讯。新华网立即转载作为当日的头条新闻,新浪网等许多媒体也作了转载。这篇报道体现了作者的独家视角,这也是独家新闻。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层出不穷,如何不落入写侦破过程、审判侧记、判决结果的俗套?怎样写出新意?如何在众多媒体记者拚抢新  相似文献   

9.
做新闻记者36年,从数千篇自写稿件中选择了四篇代表作品做些回顾,旧稿新说实现新闻价值的心得。解析这些作品在长春乃至吉林省报界,如何成为最早发现并长期报道重大典型人物的“第一”;如何得到国内专家撰文点评并被《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全文转载的规格档次“第一”;如何得到国内报刊转载数量的“第一”;如何引起不同争议、不同反响轰动效应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5日.河北石家庄《燕赵晚报》刊登了一篇《她想带着丈夫和公公改嫁》的特别报道,它所反映的不是突发事件,而且在报道之前它内容的真实可信度及报道的时机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是典型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但由于记者事先针对读者的兴奋点选取了最佳的报道角度,并且报道手段得法、后续操作得当,新闻的重大性得以彰显,加之当地省电台、省电视台及上海《新民晚报》和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等的转载和跟进,使本新闻在记者的引导下一再升温,一时成为市民群众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A12~13版刊发的深度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官员的致命邂逅>,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质疑和不满.该报道被网络媒体转载后,许多网友也对采写本报道的记者乃至<南方都市报>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篇"黄色新闻",甚至是一篇小说.一篇深度报道,为何会引发读者和网友如此激烈的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深度报道的写作过度文学化.  相似文献   

12.
近期的《新华》转载了一篇章,其中谈到了对媒体一篇报道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履行记者的职责《华西都市报》李灵,傅雪《无鳖居然也造“鳖精”执法部门竟大开绿灯》,是《华西都市报》试刊期间的第一篇批评报道。这篇报道的采写几经周折,要不是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以及我们一定要揭开假冒伪劣保健品泛滥成为公害的谜底的信念,它也许早已流产了...  相似文献   

14.
心声     
我没想到这辈子要搞新闻,因为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1993年3月,却自投罗网进了县委报道组。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闻杂志就是《中国记者》。回忆初次写稿,难就难在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是《中国记者》告诉我“到基层去,到生活中去”我一口气跑了十个乡镇,写出了几篇反映农村经济的报道。几篇  相似文献   

15.
在热点面前不要退让 今年7月10日,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被新闻媒体揭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7月2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嘉禾高考舞弊案曝光之后》一文,后发制人,社会影响颇大,先后有文摘报等做了较大部分转载。人民日报在全国发行量已经很大,仍有转载是不容易的。 这篇报道,是人民日报驻湖南记者吴兴华根据编辑部的要求采写的。作为编辑,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嘉禾舞弊案已被众多媒体报道,人民日报记者是否还有足够的报道空间。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是当时案情总况还不清楚,大量的内情报道还没有出现但是马上将出现,只…  相似文献   

16.
成飞 《新闻界》2002,(2):33-36
新华社播发的“新华视点”稿件《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调查日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有上百家报纸和新闻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各种失实的消息为此灰飞烟灭,新华社在一个关键时刻的“出手”,以正视听,真正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回忆这篇报道艰难的采写和播发过程,要归功于新华社记者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7月27日中午,新华社广西分社有关领导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南丹县大厂矿区发生了严重透水事件,有200多人丧生。这个消息引起了分社的…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我在北京日报工商部当记者时,部门曾作出一项规定:批评报道,字数乘三。也就是说,当时在考核记者定额时,写一篇1000字的批评报道,等于3000字。 如此规定,说明一个道理:批评报道难写,政策鼓励记者去写。尽管如此,记者们对批评报道仍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前,哈尔滨市一个市直单位带了27个书包到郊县慰问农村贫困学生。关心贫困学生,在节前给他们以温暖,这自然应该报道,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便跟着去了。哈尔滨日报一位女记者不愿“随大流”,而是“沉”下去找新闻角度。她先独自去了村里,然后又跟那些受赠的孩子一起走了30里路到乡里去迎接慰问团。孩子们连冻带饿,一直等到中午才迎来了慰问团,接受了27个书包,而乡里却为慰问团摆了三桌酒席。对这样的“慰问”,这位记者感慨良多,写了篇题为《迎接书包的农村娃冻了一上午》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报纸争相转载。 读者十分…  相似文献   

19.
1986年6月,我采写了长篇通讯《彭真回乡记》刊登在《?望》周刊上,有些报刊觉得写得不错,全文加以转载。几个月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又指令全国各地整党办公室印发此文,要求各地党委组织广大党员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彭真同志的伟大胸怀,因此又有许多报纸转载了此文。1986年5月下旬,彭真委员长到山西视察工作,我作为新华社的记者随行采访。细想起来,当初采写这篇通讯时,我确实是有些思想活动的。首先,作为彭真同志回乡探亲的随行记者,我被他老人家的伟大胸襟和高…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各媒体、网站争相转载,引起轩然大波。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该报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彻底检查,均没有发现"纸馅包子"。北京警方成立专案组全力核查此事,于7月18日初步查明事实真相——该报道系北京电视台聘用记者訾北佳等炮制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