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辉学 《军事记者》2013,(11):72-72
《军事记者》已伴我度过了9个春秋.它给了我写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帮我实现了“报道变铅字”的梦想。没有《军事记者》的启迪,我不会在新闻路上坚持走下去;没有《军事记者》编辑们的耐心指导,我不会在《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空军报》等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2.
傅海 《新闻传播》2005,(11):60-61
20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让世界认识了它在监督权力运作、揭露社会弊病方面的巨大威力,尼克松总统因为那一系列的调查性报道而引咎辞职,负责该报道的记者也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同时,调查性报道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大显身手,揭发了大量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新闻界开始了调查性报道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劳春燕,浙江绍兴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主编、主持人。1994年7月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1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进入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国际新闻编辑、记者,《今日报道》主持人,深度报道栏目《新闻透视》主持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4.
(一) 《新闻之友》是西安日报社的一个小小的别致的窗口,它创刊于1993年,是研究新闻业务的专业刊物,刚创刊时,名叫《记者之友》,后来因为该刊名面对的读者和作者群似乎有局限才更名为现名的吧。 这是个内部刊物,正因为内部,才显出它的独特。它为编辑、记者以及报界同仁和广大通讯员提供了一个探索新闻改革、研究新闻业务、交流编采经验、了解国内外传媒动态的阵地。它曾发表过省内外新闻界许多朋友的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它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的工作和生活。它不但开设了许多斑斓多彩的小栏…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而巧妙地使用“直接引语”说话,便是用事实说话的主要方法之一。 直接引语指的是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已成为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随意翻开《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都不难找到使用直接引语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方式。它发端于1972年《华盛顿邮报》记者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西方新闻界习惯将调查性报道与揭露、曝光划等号,如美同新闻学者罗伯特·格瑞斯认为,调查性报道一般是报道某些人或某个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海内外记者采访,每天向世界提供大量的新闻。各媒体或辟出大量版面,或腾出黄金时段,派出大批记者挖掘这一新闻富矿,以其吸引读者,占领“两会”报道的新闻制高点。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种报纸,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两会”专刊报道亮点频出:更强化报告解读、更注意民生报道、更注重话题报道;  相似文献   

9.
是舆论监督 不是负面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记者郝建军,因为“负面报道”多被报社炒掉了。(见《内蒙古晨报》2003年10月22日)据说郝建军很敬业,领导承认他工作很辛苦,而且写出了一系列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重视的新闻,促成了问题的解决。郝建军写了哪些报道呢?有《记者暗访黑职介》、《记者暗访“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10.
消息源是一篇调查性报道的地基,消息源的使用应该遵守"诚实、透明、多源核实和准确"规则,消息源使用是否恰当也折射出记者职业素养状况,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一把量尺。本文以《南方周末》调查性报道《谁成就了肖传国》为个案,通过对该文消息源使用情况的分析来管窥我国调查性记者的职业意识情况。  相似文献   

11.
周骅 《新闻窗》2005,(3):56-56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战士报》记者杨建华、本刊记者朱金平报道:军队报刊如何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怎样更好地办好《军事记者》杂志?3月初在广州军区召开的《军事记者》第三届顾问年会的代表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参加这届《军事记者》顾问年会的代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各军区军兵种报社、人民武警报社、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等单位的领导,他们都工作在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的第一线。对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军队报刊如何提高读者思想引导水平这一问题,大…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01,(1):1-1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类的历史跨入了一个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直为广大读者关爱的《新闻与成才》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正式更名为《军事记者》。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新世纪伊始,我们向《军事记者》的新订户和《新闻与成才》的老读者问一声好,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把第一期《军事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既注意了它外表包装的改进,更注重它内在品位的提高;既坚持了它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又强化了它的“军味”即军事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14.
盛洁 《新闻世界》2013,(7):283-284
【摘要】《西行漫记》作为西方记者第一部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性专著,它的问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西方新闻界乃至整个新闻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从它的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角度,理清本书叙述框架,找到书本切入点,找准其报道的侧重点,分析《西行漫记》的成功之处,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1):23-25
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一般说,一篇报道发布出去就完了,因为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作用”已经发挥了。可有一种报道不同一般,它可以“引出”新的报道,产生连锁反应,引出一连串的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因为它关系着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连锁反应:由新闻引出的新闻有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又引出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引出的新闻,由报道引出的报道,似乎可以称为新闻衍生物。2000年1月20日,《深圳晚报》在一版通栏发布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6.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一份报纸的风格与办报理念,醒目地传递出该报的采编策划能力、议程设置倾向、媒介伦理把握及审美趣味和人文关怀的深度。本文从新闻图片入手,分析报纸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图片报道。选取地震后的第一周(2008年5月15日~19日)这一特定时间段,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相关地震新闻图片为样本,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图片报道的悲剧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反思过去的政务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报道内容程式化,缺乏信息量和新闻性,官味重,“大道理”重复无数遍。群众和读者想知道的东西,湮没在一整套“八股”定式中。近年来,《湛江日报》在改革政务报道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2003年8月4日至7日,《湛江日报》派记者随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市长徐少华赴京拜访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跟踪我市重点项目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庞万红  韩苗苗 《今传媒》2005,(12X):59-60
初见《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是他刚刚从拉萨采访归来,还没有从醉氧状态调整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高原印痕。个头不高,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全然不像我们想象中人高马大的形象。说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困苦,他似乎平平淡淡,却在不经意间划出一条轨迹,那便是一个摄影记者对新闻真实的不懈的求索之路。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2003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抗击非典优秀工作者:2004、2005年两次被评为《华商报》明星记者。他的作品《凤翔塑马人》入选《百姓故事》画册;《3.24西安球迷骚乱》荣获第13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突发事件类(组照)铜奖和晋城国际摄影金镜头突发事件铜奖(组照):《拥别》入选《百名记者聚焦SARS》画册;《白酒浇毒》入选《2003视界日记》画册:  相似文献   

20.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