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上靖西域小说选[日]井上靖著,耿金声等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一回老家清理旧书,多数都没有留下,留下一本小而薄的,当做回程中的读物。火车上打开,竟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的历史小说集。  相似文献   

2.
生活励志     
《全国新书目》2014,(9):30-32
《我的母亲手记》是日本文豪井上靖的私密日记,也是热门电影《我的母亲手记》的原著。全书记录井上靖幼年因战乱与父母疏离成长,在父亲去世后,与手足一起接手照料年迈的母亲,无奈母亲的老年痴呆症日渐严重,一步步失忆。井上靖以长达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到九十岁的生活,冷静、细腻地观察和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他也重拾了对母亲的爱。  相似文献   

3.
宁黎黎  王珮 《中国广播》2014,(11):F0002-F0002
2014年10月28日。中国广播联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感知中原倾听信阳——全国电台走进信阳”大型采访活动在河南省信阳市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姜海清。中共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副市长、宣传部部长杨慧中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广播联盟秘书长伍劲松主持。为期3天的采访中,来自全国四十多家电台的近百名记者走进许世友将军故里、新县革命博物馆、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美丽乡村郝堂、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园、信阳毛尖主产区等地,重温信阳厚重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展示信阳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报道信阳独特的生态、资源、民智优势,以及以产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蓝鸿文先生的《新闻采访学》,我感到这是新闻采访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 新闻采访学是探讨新闻采访实践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在新闻学中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问。长期以来,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不多。据笔者所知中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著作是《京报》社长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  相似文献   

5.
曹鹏 《新闻记者》2000,(5):28-30
在我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1999年春天对金庸先生的专访,是最费周折、也最考验业务能力的一次。这次采访情况非常特殊,机会得来实属不易,自己感觉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供同行参考的。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而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新华社记者,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同钱先生有过短暂交往。当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我不由得想起与他相见的情景。 那是19年前的事了。这年夏天,我正在北京采访“全国四届人大”。有一天,新华社总社对外部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香港《新晚报》总编辑向新华社约稿,要求为该报撰写一篇文章,报道钱钟书先生的近况。原因是钱钟书享誉中外,香港以及世界一些地方的华人知识分子都很关心他“文革”后的命运和当前的处境。接到总社通知后,我立即着手联系采访钱钟书。我先打电话给钱钟书任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办公室,对方在告诉我钱钟书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后说,钱先生深居简出,身体又不太好,恐怕不一定接受记者采访。放下电话,我心里直打鼓,万一钱先生不接受我的采访怎么办?个人碰钉子倒无所谓,完不成任务会使约稿人失望哩! 大约是1979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忐忑不安地拨通了钱钟书先生家的电话,巧得很,接电话的正好  相似文献   

7.
我从十八岁那年开始学新闻。我的前辈、先生们一直对我说,新闻记者应该有第六感觉……但第六感觉是什么呢?我一直没有弄清楚。永生难忘的采访世事如烟。眨眼的功夫,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终于有那么一天,我突然发现了第六感觉,并实实在在地把握了它……。这一天就是1988年9月24日,我成功地报道了“约翰逊事件”。在那天的日记中,我写下了“永生难忘的采访”这几个字。 1988年9、10月间,我以新民晚报特派记者的身  相似文献   

8.
1993年,随州市举办“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烈山宗亲代表团参加了盛大的文化商旅活动。 事前,报社领导分配我,采访台湾高雄市烈山宗亲代表团团长吕天良。高雄市代表一共24人,是本次来人最多的代表团。因我初次采访“名人”(在我心目中和采访生活中,他是个名人),我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接受采访任务的。 我在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于吕先生到达随州的当晚,就叩开了其房门。由于我准备充分有序,采  相似文献   

9.
司徒汉帮助我采访八九年初,我在《歌剧艺术》编辑部工作时,采访过一位英藉华人音乐博士——何士能先生。当时,在旁作陪的有何先生的表哥司徒汉先生,那是我第一次认识这位“大指挥家”。作陪的还有何先生的表姐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司徒璧双女士,她和司徒汉是堂宗兄妹。席间,司徒汉先生没有一点指挥家的架子,当我听不懂何先生的广东土话时,他和璧双轮番当我的翻译。何士能先生谈及中国音乐在英国的地位时,一些音乐领域的术语和专业名词诸如“头紧腹圆尾轻收”“打击乐”等等时,司徒汉先生还借助于手势为我解说。采访即将结束,司徒汉先生告诉我,他的夫人顾葆瑜女士也在歌剧院工作,是位“女高音”。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10.
我的伯父张熙嘏先生祖籍陕西乾县,生前曾任县政协委员,多届县、省人大代表, 1970年谢世。   伯父生前曾对我讲述过自己不少的亲身经历,特别是他在 1937年秋赴延安采访一事,让我至今难忘。下面是伯父对当年赴延安采访的回忆:   那年我在西北文化日报社任记者,受社长宋绮云先生,和赵寿山以及十七师的委托,我们一行七人赴延安陕甘宁边区采访。   到达延安的第二天,陕甘宁边区招待站就安排了一个会议,在会上我们七人有幸见到了毛泽东、朱德以及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央高级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会上讲了话,对我们的来访表…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作家、记者井上靖说:“新闻记者的工作,无论那是不是本质的,总之他不能忽视同其他报社的竞争。……毫无竞争意识就不能进行采访,换句话说,没有竞争意识,采访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在记者的活动中,经常带有运动场上的惊险动作。他是要不断地决一胜负的。”①...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了蓝鸿文先生的<新闻采访学>,我感到这是新闻采访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13.
法制日报记居杨曾五下河南信阳,采摄有关弃儿丢丢命运的跟踪报道,长达7年之久。她采访的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在当前新闻界可谓少见。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居杨从繁忙的工作中,应我们之邀谈了她这次艰难、曲折的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14.
张骏德 《新闻记者》2005,(10):42-43
我想探讨一下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我记得1980年复旦新闻学院曾经开过一次新闻业务的研讨会,有一个题目专门讨论记者采访到底是什么。当时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北方来的记者认为采访就等于调查研究:南方来的记者(暨南大学的陈朗先生)认为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与买鱼     
贴切的比喻往往比抽象的议论更能说明问题.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先生,用非常贴切又非常有趣的比喻说明了采访的重要性.“采访重要”,这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读了加藤先生的比喻,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下面摘译的是加藤《采访学》一书中的一段: 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我对手艺人的生活.历史产生了兴趣。为了了解各种手艺人的工作和生活,我深入他们之中,每月一个人,进行了专门的访问. 我请教的手艺人,有木匠、染匠,有做人形的,有画扇面  相似文献   

16.
在每个人的记忆库里,大抵都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珍宝。五年前我对叶圣陶先生的一次采访,便是一颗特别珍贵的宝石,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闪烁着璀璨的光华……那是1982年11月下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参加了新华总社组织的大会报道组,负责上海,江苏,河南三个代表团的报道。我在江苏代表团的名单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名字,会务组的同志告诉我,叶老今年88岁了,但身体还很清健,他的家就在离招待所不远的东四八条胡同,说不定他老人家会来参加小组讨论呢。  相似文献   

17.
采访背景 :2 0 0 2年 7月 ,经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先生介绍 ,笔者与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 (JoeFoote)先生取得了联系。福特在回复笔者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我非常喜欢你的主意———从不同的视角看新闻传播教育。我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电话中两次预约采访冯健先生,正碰上他在赶写一篇东西.他说:过几天再谈吧!曾经约过一些文艺界人士采访,听到的回答不少是“今天有会”、“明天有活动”之类的回答.而冯健则在“闭门盘货”这使我感到新鲜.离休快九年了,冯老依然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这应该是一个“新闻兵”的本色吧.  相似文献   

19.
他“几十年来坚信社会主义,忠于党,实事求是,忘我工作,硕果累累”“在广播战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蒋孙万追悼会悼词文章纪念蒋孙万先生,我不是最有“资格”的。蒋孙万先生有许多优秀的门生弟子,我不在其列。他是广播新闻战线上的老将,我只是一名新兵。我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曲折,那许多含泪的故事并不浪漫,对他来说不会忘记也不愿提起,尤其是对下一代。不仅如此,他搞采访,我搞编辑。他采访匆匆,我埋首编辑。只是从他发来的报道中,稍知他的行踪。  相似文献   

20.
井上靖在《异域的人》中写到了两个有关流言的重要情节:班超逐妻事件和班超命赵弃"妻"事件。本文以文本为原点,基于流言的特点、产生和消亡机制,总结故事的共性,挖掘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汉代政治危机与女祸观念。此乃井上靖艺术创作时的着眼点,折射出井上靖对于败战后恐慌与挑战并存的日本社会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