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教师在批改学生的考卷时经常埋怨学生出错,无形中把这种反复考反复错的现象归咎于学生身上,殊不知是自己在试卷讲评时,忽视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有效引导,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错误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自然会出现“屡错屡做,屡做屡错”的怪现象。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把试卷中学生的错误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他们能力发展的阶石。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不会解的题目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待错误的重视度普遍不高,教师也没有良好的纠错策略解决学生的错误,致使学生对同一习题出现屡做屡错的现象。其实"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从学生自主纠错、开设纠错课、创建纠错本三个维度阐述对初中科学学生错误资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3.
解题中,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出现错误与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已经出现的错误与失败。作为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麻木不仁、轻描淡写,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过分苛刻。视错误如洪水猛兽,挖苦鄙视学生。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防范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同时教育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重视错误,“屡错屡犯,屡错不改。”对出现的各种错误处理得好,处理得及时。保证今后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就是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正>"错误重复出现"是存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对于某个知识点教师反复讲解,但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依然会反复出错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学生方面来阐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诸如学生应该制定错题应对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一、问题的提出相信每个人在数学学习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犯错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但令老师困惑的是为什么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或同类的错误?就拿笔  相似文献   

5.
考试的主要目的,不是看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是看学生用知识来完成什么. 但目前高中数学考试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同样的问题这次考过、评讲过,下次再考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常常会大发雷霆:怎么回事,讲过了还不会,才考过又错了. 屡考屡抱怨,屡抱怨屡不会,试卷做完了谁来评讲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看着都会,一做都错”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学生的 作业中。教师对于这种屡做屡错的现象大感头痛,但没有做到 真正去探求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源。在日常教学中探究错误的 原因,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练习中继续出错。本文笔者从敢 于暴露错误和与学生共同寻找错误根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研究。  相似文献   

7.
复数中容易出错的几类问题湖南省张家界三中李高学解题难免出现错误,最根本的错误是误入歧途而不知晓,陷入误区而不能迷途知返.有的学生之所以屡错难改,归根结底是不知错,或知其错,但不知为什么错.笔者认为: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会改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错中改...  相似文献   

8.
<正>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按常理分析,游标卡尺的读数问题属于简单的识记类题型,学生学习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做起练习来应该比较顺手。但实际出现的情况是尽管老师屡考屡讲,学生仍然是屡做屡错。更有甚者,到了高三,经过了一轮和二轮复习后,再做游标卡尺读数类问题时,仍有部分同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归纳起来,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常常遇到如此情况:对于课堂所学概念,学生似乎是清楚明白了,但在实际运用时却错误不断,且屡做屡错.其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透彻而全面地把握概念本质,概念较为模糊或认识错误,产生“迷思概念”,即学生所理解的概念和课本上表述的概念不一致,影响了概念的正确运用,影响了知识的有效运用.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出现“迷思概念”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克服迷思概念,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错误千万别"错"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即使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也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本文通过观察错误现状,审视教学误区,从而探寻纠错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三数学课堂,我们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题教学.在讲评习题时我们关注更多是学生错在哪里,甚至只是把那些出现错误的题目讲一遍.但教师往往又感到有些题讲了也"白讲",因为学生还有可能"错误依旧".近来,笔者在一轮复习教学"等差数列"一节时,课堂上针对一个问题的集体反思与讨论,感受颇多.本文是教学反思后的一点肤浅收获.  相似文献   

12.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5):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受知识、经验、思维等因素的限制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练习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 ,对这些问题或错误 ,许多教师往往只是简单、直接地加以指正。这样做看似解决了问题 ,其实不然。由于缺乏学生主体积极的参与 ,他们对问题的症结所在不一定都了然于心 ,因而遇到类似练习时 ,依然故“错”重演 ,屡“教”不改 ,这一现象已被教学中的许多事实所证明。相反 ,如果教师能善于把握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信息 ,并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 ,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一、将错就错———思错对于练习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思维分析中的错误 ,教师有时…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教师往往有如此的感慨:"这种题目做过多次,而且多次纠正了错误,为什么这次又会错成这样,真是没办法!"我也常有如此的郁闷.在接受事实的同时,逐渐意识到我们的纠错过程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往往在表象上是相同的,但是隐藏在错误表象下的则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我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错因诊断"、"错误矫正"和"反馈落实"为主要过程的错误矫正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题目讲了好几遍,过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还是不会做.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总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错误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错误的源头,帮助学生对自己看似"有道理"的错误进行分析,对在哪儿?又错在哪里?利用哪种方法解题更好?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做到事半功倍.试想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而是简单地否决,  相似文献   

16.
考试的主要目的 ,不是看学生知道些什么 ,而是看学生用知识来完成什么 .但目前高中数学考试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同样的问题这次考过、评讲过 ,下次再考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常常会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 ,讲过了还不会 ,才考过又错了 .屡考屡抱怨 ,屡抱怨屡不会 ,试卷做完了谁来评讲更有效 ?1 把试卷教给学生评讲的做法源自“一句话”我和学生闲谈时 ,说起了他们屡考屡不会的烦恼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固执己见” ?没想到学生一句话帮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老师 ,那都是你想出来的 ,不是我们想出来的” .真是一语指点了…  相似文献   

17.
姜滇 《文教资料》2009,(6):145-146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错误,有的错误会被我们一带而过,有的错误则反复在学生的作业或考试中"借题发挥".对那些一犯再犯的错误,我们通常会指责学牛是"榆木脑袋".很少向内归因:是否是我们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组织出了问题?能否把以前学生出现过的错误和现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呢?为此.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的各种错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纠错,使学生不要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值得教师深思.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过很多方法,最终发现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处理错题的纠正效果显著.学习小组这种形式的真正魅力就在于让先进生"锦上添花"、让中等生"激流勇进"、让学困生"后来居上".一、现状分析长期以来,学生在作业中会出现很多始  相似文献   

19.
<正>一、要重视错题的再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每上完一堂数学课,都会布置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解作了一些预防,但在批阅中还会经常碰到错解.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数学作业总是错误百出.教师一般是让其他学生进行更正,或者让做错的同学把答案说一遍或者做一遍,草率收场.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一种发生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常常出现的错解,往往使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使教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的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屡错屡犯”的现象。常常是教师刚刚订正完同类习题,学生再做时还会出错;教师反复叮嘱的答题注意点,学生在试卷上又会“故伎重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哪些学生、哪些学习内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又该如何有效避免和矫正这一现象?值得教师冷静思考、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