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简答题 简答题,是一种要求考生对题干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明答案的主观题。简答题用疑问句提出问题;有的不用疑问句提问,而用陈述句指出要求回答的内容。考生用文字作答,简明扼要,有时只需回答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简答题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客观性的,答案是唯一的,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现成而漂亮的答案。而每一个创造者,都是自己动脑筋思考,在现成答案之外,找到另一个新答案的人。)许多人在中学时代,被问过这样一个物理问题:“如何利用气压计决定一栋大楼的高度?”而几乎每个用功学生的回答都是:“用气压计测量地面与楼顶的大气压力,然后  相似文献   

3.
1.本届竞赛每题得分规定如下:答案正确给5分,没写答案给2分,答案错误为0分、假定你已经知道在可供选择的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是错的,然后在其余的三个答案中随机地猜测一个,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回答了大量问题,那么每个这样的问题的平均分是( )。  相似文献   

4.
身为语文教师,有一个躲闪不掉的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教书十二年中遇到过各种答案,不同的时期流行过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理了这些答案,后来不得不用四个字:众说纷纭。新课标的出现,新教材的启用,新观念的形成,忽然让我对上面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身为语文教师,有一个躲闪不掉的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教书十二年中遇到过各种答案,不同的时期流行过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理了这些答案,后来不得不用四个字:众说纷纭。新课标的出现,新教材的启用,新观念的形成,忽然让我对上面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人说,我们往往不怕没有答案,怕的是到处都是答案。不可否认,"到处都是答案"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元化的一种表现,这些答案能为我们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多个维度,帮助我们跳出固有思维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答案"的时代,能够用这些外界的答案来完善内在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开放式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 ,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 ,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对 ,我们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 ,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专心开发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 ,而不仅仅是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这个意义上看 ,学生面对的并且要解决处理的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因为所要求的不是问题的答案 ,而是获得某个答案的方法 ,而…  相似文献   

8.
奇问妙答     
游戏说明:从现在开始《小溪流》故事作文每期会有一个问答,由你来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回答问题的人不能回答正确答案,必须用自己的想象力非常离奇又非常“合理”地用一个小故事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每年圣诞节之前,我总是给学生来一次“闪电式小测验”。你会注意到,如果有谁全答对了,代表答案的字母将拼写出“欢乐的圣诞节和幸福的新年”。 (选择填空:从题后的一组答案中选出一个,用其代表字母填在问题空白处——译者注)每年圣诞节之前,我总是给学生来一次“闪电式小测验”。你会注意到,如果有谁全答对了,代表答案的字母将拼写出“欢乐的圣诞节和幸福的新年”。 (选择填空:从题后的一组答案中选出一个,用其代表字母填在问题空白处——译者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些初中物理难题,如果我们采用通常的演绎和归纳等分析思维寻找答案,显得冗长或者难于找到答案。调查表明: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在对整个物理问题内隐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跃进、超级和采取捷径的直党思维很快地获得了一些棘手问题的答案。虽然这样得到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已得出的结果用分析思维进行验核。验核一个物理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有时会比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容易得多。E例12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冰块(Pn一09X103千克/米勺静止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若在冰块的上表面放一个100克的小铁块,…  相似文献   

11.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通常由题干和备选项(题肢)组成。题干常常先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或者设置一个或几个情境,然后结合材料或情境用一句问话或不完整的句子提出问题。题干也可能是直接用一句问话或不完整的句子提出问题。备选项是给出问题的几个可能的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或最符合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的教育方法倾向于教导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平均要经过2600多次的测验与考试。所以,“一个正确答案”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对某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学问题来说,这是对的。但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并非如此,生活是不确定的,它有许多正确答案,它依你所追求的目的而定。如果你认定只有  相似文献   

13.
是否该给每一个灵魂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的问题似乎答案很明显,是的。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却似乎从来没有做到过。小作者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将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问题深深的凿入每个阅读者的心中,令人深思。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是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真正美好的事物.本身绝对不会因为大家的误解而失去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执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在2005年。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本文论述了什么问题?创新性思维的要素有哪些}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新思维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这几个问题来自于教参和教材课后思考题。当时.用这几个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训练.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会有哪些提高.都没多想。就事论事,就题解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教育》2001,(5):61-62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的教育方法倾向于教导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某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学问题来说,这是对的。但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并非如此,它有许多正确答案,它依你所追求的目的而定。如果你认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在你寻找到这一个之后,就会停止对其他答案的追求,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想像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请你答     
(有的问题一个解,一个答案就圆满;有的问题不简单,答案太多也麻烦,不过只要有道理,答案越多越完全)  相似文献   

17.
朱士群  袁玉立 《师道》2002,(6):35-35
我们的教育制度倾向于教导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般每个大学毕业生平均要经历2600次以上的测验和练习,其中许多问题的答案是惟一的。对某些只有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数学问题来说,寻找惟一正确的答案也许是对的,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并非如此。生活像万花筒,多彩多姿,气象万千,正确  相似文献   

18.
试谈选择题     
所谓“选择题”,就是提出一个问题,列出几个答案供考生选择,考生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上做一个记号即为解答。这里仅讨论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一种情况。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的选择题,试题中不宜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比,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有一类特殊的计数问题,既无法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也很难直接用排列的知识找到解答,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一个组合数来表示.这里面究竟有何奥妙呢?通过本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解答.一、数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