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数字营销传播的互动性颠覆了传统的效果研究,亟需探求与之相适应的数字营销传播的效果机制。互动是衡量数字营销传播效果的基础,数字媒介的用户具有强烈参与感和积极发言权,用户参与成为互动逻辑下数字营销传播效果达成的关键,数字营销传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参与的激励展开,对用户参与的激励构成了数字营销传播效果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2.
谭运猛 《声屏世界》2015,(4):102+101
2014年的数字营销,"互动"仍是对全年行业发展业态最贴切的注脚。"互动"是基础,品牌主基于此培育和优化着自己的用户;"互动"是手段,品牌主借此实践差异化的大数据战略;"互动"也是目标,与用户持续高效的沟通是数字营销的最终夙愿。然,在"互动"这个亘古不变的大背景下,"移动"与"大数据"犹如冉冉升起的新星,给予2014年的数字营销一抹不一样的色彩。实施互动营销,过程远比想象艰辛的多。如何在保证内容至上的核心方法论不变的前提之下,整合企业所有的资源与营销触点,让创意嵌入营销生态的完  相似文献   

3.
如今凭借单一屏幕进行营销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采用产品、品牌"内容化"、跨屏传播"乘法化",口碑营销"系统化"、品牌认知"互动化",企业品牌才能在生态式传播环境中生存并壮大。在同质化产品严重过剩、受众触媒碎片化时代,靠在强势媒体上重复一句响亮的广告语的品牌再也飞不起来了,必须把产品结合品牌精神和理念,以能够植入受众心智的多种方式、多种媒体有效组合才能打动消费者,并带动市场销售,如何跨屏传播的问题也由此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原生广告本质上是传统内容营销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数字化发展与传播变异,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潜移默化的多形式深度诉求,以信息价值驱动自主传播来实现传播扩散和持久渗透。其通过创新信息内容的品牌化价值、以融合化方式优化互动机制、构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整合传播营销模式、以品牌整体性激活传播活跃度的四个方面对品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揭示社会化媒体、网民、品牌的和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段文娥 《东南传播》2015,(8):145-146
经过4年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一款用户基数庞大、用户粘性极高的超级移动APP,微信营销也随之成为各行各业不容忽视的新型营销方式。就目前来看,快消品微信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微信中信息过载,快消品企业及品牌公众号在微信营销中传播的内容极易淹没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普通用户话语权的放大,意味着快消品微信营销的可控性进一步弱化;尽管微信提供了便利的互动交流平台,却未能改变固有的单向传受关系;此外,快消品微信营销传播的内容较为雷同,表现方式比较单一。快消品企业及品牌必须充分利用微信的媒介属性,开展大数据营销、文化营销与协同营销积极应对快消品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海霞 《新闻世界》2013,(9):199-2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营销活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断凸显,奢侈品品牌互动营销与网络联姻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尊尼获加”品牌为例,通过分析其巧妙利用网络进行品牌互动营销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其他奢侈品品牌营销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营销所构筑的人际关系传播,将我们带入口碑2.0时代.社区用户较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使社区信息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为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与消费者即时互动带来无限的商机.企业在社区中进行广告宣传,渗透品牌信息一定要有策略上的思考,不可盲目而行.  相似文献   

8.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使用户参与意识觉醒,数字营销传播的重心转移到如何与用户互动,令其参与营销价值的创造.用户参与数字营销活动的心理及行为,对数字营销的理论探索与市场实践意义重大.本研究借鉴激励理论建立分析框架,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用户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参与数字营销传播的路径为需要动机→参与行为→满足,分析需要动机因子(赋权意识、自我表达与认同、优惠奖励、社交关系、生活便利、娱乐消遣和兴趣属性)和参与行为因子(一般互动传播类、深度贡献交流类、用户生成广告类、参与强度)及满足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用户在参与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记者:"一呼百应"在媒体行业应用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尹逊钰:目前户外大屏幕的使用方式还比较单一,可简单归为以下几类:1、播放动画,营造视觉效果;2、发布广告,推送最新商品;3、大型活动,呈现微博微信。今天,传统的、静态化的营销方式与内容传播已越来越难获得关注与响应,智能化、体验化逐渐成为潮流所向。互动营销与互动广告由于能够强化消费者的参与感,带来更多新奇  相似文献   

11.
单个产品,吸引了200多个知名品牌的合作,这是网易邮箱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创造的神话。网易不仅拥有一个让全行业客户青睐有加的产品,更拥有一个能将用户价值转化为营销价值的团队。网易邮箱带给客户的是基于产品的定制化、创意性营销方式,不仅为客户聚拢了精准的目标群,也让传播有趣味、有意义,让目标群满意、主动地接受品牌信息,参与品牌互动。本刊也采访到了网易销售部运营总经理高超先生,他会将网易在营销方面的理念和未来发展模式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2.
移动媒体不断发展,地铁广告迎来新的挑战。武汉地铁广告传播中表现出噪音干扰多、互动不足、创意缺乏等问题。本文从场景化营销理论出发,利用武汉地铁广告传播的特性来探讨地铁广告改进策略,提出连接消费者、增加技术手段、拓宽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纯华 《声屏世界》2014,(10):65-66
<正>微信营销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点对点的营销方式,用户的主动性,商家的热情反馈,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信息的有效性。公共平台以及朋友圈——互动营销在公共平台里推出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对品牌或产品有需求有兴趣的用户会自动自发地去加商家为好友,接受公共账号的信息,在公共平台里和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问题的咨询。公共平台背后的商家往往有专门负责微信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传统行业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其中企业也面临着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问题,而最首要的问题则是营销思维的转变。本文从品牌主对互联网用户的态度转变、对时局洞察力的转变、由单向向双向互动的品牌传播的转变以及联合互联网中品牌粉丝协同作战等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论述了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主应该具备的新的营销思维。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2,(8):49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和相关分析工具的开发,用户的网络使用路径和用户与网络信息、在线程序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行为都能得到有效监控和分析,这为品牌营销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品牌可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网络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找到每一个有价值、有实效的营销接触点,真正做到不浪费一个铜板。未来的品牌营销一定是数据驱动型的营销,这是对传统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营销模式的挑战,也是新媒体对抗传统媒体的法宝,必将成为未来品牌营销不可逆转的主打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俊伟 《视听》2016,(11):163-164
随着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品牌传播在技术的驱动下已经进入了以精准营销为特点的场景时代。商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每个人当时的需求"的服务,品牌的市场细分正在升级为精准化、个性化的一对一营销。  相似文献   

17.
王袁欣  苍海心  范小青 《传媒》2023,(24):70-72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新技术和媒介的交融正在构建崭新的传媒生态,科技企业凭借其技术硬实力在技术与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助推品牌塑造与品牌传播新发展。本文以华为的数字营销行为作为分析对象,重点阐述在媒体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科技企业如何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从内容、渠道、用户体验方面建立有层次感的互文、互联、互动传播策略,满足科技企业的商业价值与升级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互动营销虽然还面临很多困境,但是在营销活动中,参与和互动成了电视媒体一直追求的潮流,能否遵循互动原则进而实现创新成了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整合开始朝社交化、移动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电视媒体营销互动要积极与不同类型的媒体展开深入合作,科学制定最为合理的互动策略,加强受众互动质量的维护,构建全台一体化的云计算平台,扩展电视媒体营销的空间,并通过与受众的互动,提升电视媒体营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薛霞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11-112
随着微博的日益强大,品牌竞争的营销战已迅速转移到微博中,并呈硝烟滚滚之势.相关传播技巧因而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拉斯韦尔的5W宣传模式详尽生动得阐述了意见领袖崇拜,有价值的故事,互动工具箱,目标粉丝追踪以及粘住顾客忠诚度等微博营销战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20.
2013年,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继续成为各大娱乐节目的佼佼者,联想这一世界五百强的老牌企业更是利用了娱乐节目为自己的新款手机VIBE X造大了声势。本文从联想的漫画肖像、梦想屋、定制单曲、微博话题等娱乐组合营销入手,分析企业或是品牌联手娱乐节目进行营销的传播策略:品牌理念与节目定位相契合;品牌植入方式迂回含蓄;杜绝简单嫁接,重视用户互动体验;利用自媒体庞大的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