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生根发芽,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对话、情感交流、智慧碰撞,让人欣喜,让人赞叹!但欣喜之余,透过冷静地观察,我们也发现课堂中一些低效的现象:有的课堂浅入浅出,如蜻蜓点水;有的课堂不了解学生,师生的思路两张皮,不合拍;有的课堂知识的关键点讲不清,学生好似雾里看花;有的课堂环节处理粗糙,囫囵吞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  相似文献   

2.
记得进入中学第一学期的前半期,我们的数学学习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有的同学学习时并没有特别的激奋.练习题做得并不多,但质量检测成绩好;有的同学学习也刻苦,练习也扎实,但质量检测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老师及时利用第二课堂进行了数学学习方法讲座。使我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翻出作文选,这些现象无不让人为中学生写作状况的窘迫而担忧.笔者就语文教学的实践,做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个人都可能是从众的一分子。由此联想到,在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课堂中也存在"从众"现象。一、现象回顾课堂上常会出现以下情景:师: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推导的?(话音刚落,有的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嘴快的学生已说出了"转化",其他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声音的方向,纷纷点头赞许,连声说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 某天,数学课堂。我们进行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课.在概念引入的环节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同学没有很好的参与。有的小组8个人,就两位同学在热烈的讨论,其他同学各忙各的,有的同学坐着埋头看课本,没有参与其中;有几个同学还无所事事,甚至还在搞小动作……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以为然;也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最重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以来,很多同学认为数学很难学、很神秘、很枯燥,甚至害怕学数学.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某些特点,如抽象性、严谨性、形式化;另一方面是对数学课堂毫无兴趣,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留给很多同学的一种印象所造成的.一、课堂现状调查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数学课更受欢迎?同学们对于数学课有什么具体要求?笔者特地设置了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愿发言或不敢发言呢?究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还没有想出答案;二是学生仅仅想好了一点点或是对自己的思考没有把握;三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发言。对于后两种情况,不少老师常常采用鼓融引导的方式激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总有那么些同学"不听话",有的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埋头干自己的事;有的大声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数次打断同学的发言;有的与人说话、喧哗,对同学发言内容置若罔闻;有的只顾表述自己的想法,而不知前面发言的同学已提出相同或相似的见解与答案。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发生的趣事很多,幽默的、感人的、无聊的、奇怪的,可算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我们班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大多是幽默的。英语课上,有的同学在认真听讲,有的同学在做小动作。某同学盯着窗外,像是在看什么,这举动恰好被英语老师看见了,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茫茫然,根本就什么也不会,老师急了:“我讲了半天,你却什么也没听进去,就算你不会,最起码,你也该发出一点声音啊,别像木头人一样。”该同学听后随口“嗯”了一声,于是我们都大笑起来。数学课上更是幽默。数学老师让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也不知怎么的,他竟然迷迷糊糊乱答一气,一向幽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课堂上少了问答式的教学,多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已不复存在,学生变得爱提问、爱交流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非数学化的现象,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却迟迟不能转入正题,精彩之余没有多少数学的体验和感悟;有的课堂教学情境泛滥,没有实际作用;有的课堂盲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必要的引导;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庄美秀 《中国教师》2009,(Z1):421-422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或是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或是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些都是在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会倾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进行自主操作练习、自由创作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时出现了很多情况:有的学生对于布置的作业很为难,无法继续做下去;有的同学在慢慢的自我解决题目;……这些情况对于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学生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如何能让这种差异缩小,甚至于利用这种差异为我们的课堂服务,提高课堂效率呢?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们学校有些老师由于受孔老=“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当有的同学不守纪律时,就横眉瞪眼,用手在讲台上猛拍几下。我们很看不惯。不是说,老师对有的同学违犯课堂纪律的现象,不要提出严格的批评;这是应当批评的。但是,怎么能用手在讲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得得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  相似文献   

16.
要啥有啥     
再有十几天就要小学毕业了。学生有的忙着写留言,有的忙着给同学庆祝生日,有的忙着准备最后一天的毕业活动……个个忙得不亦乐乎。遗憾的是,班上竟出现了不做作业、上课随便讲话的现象。数学老师  相似文献   

17.
张卫星 《广西教育》2012,(33):34-34
纵观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学化”的倾向,有的教学过于注重形式的创新,而淡化了数学本质;有的教学过于追求一种热闹的场面,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显然,这是有违于数学教育规律的。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让数学味回归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霞 《安徽教育》2013,(3):28-28
<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该从低年级抓起。可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少读得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胆小害羞,无论教师怎么启发、鼓励,就是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感觉出: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笔者看到在作文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的题目一出就赶紧翻出“优秀作文宝典”、“考场作文大全”来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同学竭力要求自己做到“文笔优美”,以致把作文主题抛至脑后……,这样就使作文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极重的心理负担,越怕越不会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其实,作文并不是那么令人艮惧,高不可攀,只要你端正态度,用心去写,肯定是能写好的,我在教学之余总结了有关写作的小窍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考试经常作弊,受到老师的批评却不以为然;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