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排球比赛中由于运动员的身材、弹跳力的不断增高,大大刺激了排球快攻战术的发展。特别是亚洲队都力图通过创造、使用新的有效的快攻打法,来保持网上竞争的平衡状态。目前在国内,用单足起跳扣球作为快攻手段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北京体院的李安格、黄辅周等同志已着手研究单足起跳扣球同时,在结合“三差”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攻守平衡的过程,进攻技术的发展,迫使拦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很强的拦网意识、判断能力,不能掌握正确的起跳时机,就不能对付强大的进攻。所以,拦网的起跳时机是战术拦网及拦网成功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拦网起跳时机要根据二传球离网的距离、球飞行的弧度、速度、快攻还是强攻、对方扣球队员的特点来决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进攻形式谈谈如何准确地选择拦网起跳时机。一、拦近网强攻与远网强攻的起跳时机1. 在拦近网强攻时,由于球离网较近,扣球动作幅度小,球过网时间较短,所以在拦网时紧跟上…  相似文献   

3.
单脚起跳勾手扣球技术小议邢红林单脚起跳扣球技术是由中国女排首先运用,并创立了以单脚起跳背飞扣球为中心的快攻战术系统,是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法宝。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各队的逐渐适应和效仿,威力已不如从前。因此必须发展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笔者从近年...  相似文献   

4.
续1981年4月本刊排球专辑二,《女排发展“快速反击”新技术、新战术的设计和实验》一文的“附”:快攻创新种种(四个单脚起跳及快抹的新打法),下面再介绍四种。五、单脚起跳背飞扣球(于晓飞):与前面介绍过的单脚起跳前飞扣球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女排中快速进攻的战术已日趋成熟,并出现了单脚起跳背飞扣球这种新的快速进攻技术。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技术是单脚起跳背快扣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不仅保持了单脚起跳背快球的特点,并加大了空间移位距离,增加了有效进攻时间和进攻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讨论得多,而对如何拦快攻讨论甚少。笔者在六届全运会期间,对参加决赛的12支女排就快攻拦网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由于快攻在整个进攻中占有很大比例,快攻拦网的成功率对比赛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不是无足轻重的。2、快攻拦网跟不上快攻战术的发展,二者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之中,拦网失误率儿乎高出拦网成功率一倍。3、、造成对快攻拦网失误的主要原因是预先判断不准,移动起跳速度跟不上。而起跳移动速度尤为重要。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提高快攻拦网的重要性,加强快攻拦网技战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手段之一 ,扣球成功可以保持主动 ,扣球失误就直接失分。每一次扣球都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要求扣球者必须具有弹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挥击速度、手腕控球能力、人球正确关系以及在空中的时空感和滞空力。此外 ,扣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二传的密切配合以及扣球手的个人技巧和战术运用水平。1.正面扣球技术基本动作方法分析 (以右手扣球为例 )正面扣球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进攻方法 ,也是各种扣球技术的基础。强攻、快攻、后排攻 ,近网、远网、调整扣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脚起跳扣球增加立体进攻力度的设想与论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浒  王选琪 《体育科学》1998,18(6):43-46
为了探索我国男、女排新的进攻途径,通过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进行实验,同时根据世界某些优秀运动员跳跃的最佳成绩,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后排队员在进攻中采用单脚起跳扣球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证实了后排队员利用单脚起跳更能发挥人体的腾空(高、远)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新技术,也将为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女子排球中快速进攻战术已日趋成熟,在1981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南宁赛区)中,不少队员如辽宁队1号于晓飞,南京部队3号郭冬梅,山东队13号韩晓华等)运用了单脚起跳背飞扣球这一新技术,成效很好。为此,如何拦单脚起跳背飞扣球,就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问题。要拦单脚起跳背飞扣球,首先应注意它与其他扣球的不同之处,从中找出对付办法。  相似文献   

10.
排球运动的特点是隔网进行竞争,网上的争夺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排球运动从诞生、发展到现在进攻始终强于防守,进攻战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从单脚起跳扣球纳入女子排球进攻战术体系后,给女子排球的进攻战术带来新意,使得进攻战术更加丰富多彩,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已经成为一种进攻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11.
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后排进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进攻的重要手段。后排进攻是指:扣球队员在本方进攻线以后起跳,扣击二传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开网球。后排进攻起源于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排球运动发展中,后排进攻方兴未艾,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男、女排诸强所广泛运用,成为90年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进攻形式。因此,本文拟从后排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入手,揭示后排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2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随着拦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后排进攻战术正向着进攻…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纵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排球运动的各种战术都是在攻守这一矛盾的相互限制和相互促进中发展起来的。由于规则的改变,扣球和拦网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现今各队都重视拦网技术,加之身材高度的不断增加,使原有的进攻战术不能发挥以往的威力,快攻的扣死率已有所下降。为了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在快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变线扣球     
“变线扣球”即指进攻手扣球中,在起跳后至击球前身体不转动的情况下,能根据对方拦网防守情况,突变所需要的路线的扣球。本文准备就变线扣球在扣球技术中的地位、变线扣球的手法和变线扣球的训练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能对此项进攻战术的完善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推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一、掌握变线扣球技术,是成为优秀进攻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浅谈篮球进攻中的抢攻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 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规则、速度、对抗以及快攻战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防守快攻的战术也得到了发展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战术适应当前的篮球运动。抢攻是 70年代后初步发展起来的战术类型 ,它和快攻是进攻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战术类型。抢攻又叫衔接段进攻 ,即介于快攻和阵地战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进攻战术。其核心虽未能实现人数或位置上的优势 ,但趁对方立足未稳进行攻击。抢攻是在快攻受阻后短暂时间内进行的 ,要求战术简单实用并具有突然性 ,多运用二三人简单配合。它是快攻的延续 ,“抢攻”增强进…  相似文献   

15.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趁对方退防立脚未稳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进行反击,争取以多打少的优势,或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利用速度,运用配合解决战斗的一种速决战术。快攻是我国兰球运动员传统的战术,是发挥我们快速与灵活的特点,“以小打大”战胜国际强队的主要武器。但是,由于在防守方面研究不够,跟不上快攻战术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单纯的投兰比赛。所以在发展快攻战术中,必须重视防守快攻战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前四名的球队与中国队的四场比赛进攻情况的分类统计,运用录象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队在强攻、快攻、后排攻的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各队的进攻战术体系作相应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是以快变战术为主,结合高度的扣球进攻打法:一攻进攻效果好于防反,各种扣球得分率均低于对手,主攻手失误少但攻击力差;后排进攻质和量都比较低.建议中国女排队员在保持全面、快速、多变的特点下,努力提高攻手的跑动、击球的力量和变化,提高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2005年瑞士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的中国、巴西、意大利等参赛队最佳扣球手快攻战术运用和扣球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瑞士精英赛上,中国女子排球队最佳扣球手快攻战术运用及扣球的成功率低于意大利、巴西。同时也是负于意大利和巴西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早进攻”是指篮球进攻战术中,快攻与阵地战衔接段的进攻。这是在快攻受阻后,乘对方立足不稳,不失时机的、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机动进攻的战术形式。“早进攻”在比赛中机会多,成效高。有人叫它为抢攻、机动快攻或二次快攻。进行这一战术形式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篮球战术体系,提高篮球进攻战术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充分显示出速度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快攻,作为一种快速的进攻战术形式,已被世界强队普遍采用。随着快攻这一战术形式的出现,防守  相似文献   

19.
试析助跑单脚起跳扣球动作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球运动员的助跑单脚起跳扣球,过去一般仅作为“在二传落点较集中,来不及双脚起跳时采用”(注一)的应急动怍技术;因此,对该技术原理分析甚少,各运动队也很少对此进行专门训练。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为丰富我国的快攻打法,助跑单脚起跳扣球技术已逐渐成为有用的快球技术之一。辽宁女排自1979年开始实验运用此技术;在1980年10月重庆联赛中,运用这种打法的命中率为69.2%,其中于晓飞的扣死率  相似文献   

20.
唐金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28+100-28,1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解析法,分析2011女排世界杯中关一攻战术情况。结果表明:中国队和美国队都采用固定3人接发球。进攻上中国队以战术攻为主导,但主二传处于前排时,难以发挥战术进攻的优势。美国队战术攻,强攻两种进攻方式较为均衡,没明显弱的进攻点。在扣球跟上保护方面,美国队跟上保护队员都是3名接发球队员充当,在人员搭配上优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