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管理就是教育主体设计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与领导、控制与创新,将主流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农村初中在德育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德育教师观念陈旧、素质不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实践要切实关照到每位学生生动鲜活的品德发展过程,离不开教育者对于德育实施的深刻理解。重新理解德育价值、德育主体、德育过程,是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师专业理性,也是动态建构教师专业品质的...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的对象是人,即人的品德,应促进人的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然而,在现在的中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德育工作相对滞后,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李长攸 《山东教育》2000,(31):13-14
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偏重于学校、教师的作用,忽视与家庭、社会的积极联系和配合、协调,这样,只在学校采用单一、封闭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不利于更好地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德育必须走改革与发展之路。遵循这一思路,我县以县第一实验小学为实验基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了网络化的情感立体德育体系。我们采取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方法,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对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机制   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5.
班级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班级有效实施的过程,即由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引导全班同学,按照学校、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在心理上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学校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潘亮生 《考试周刊》2012,(79):86-87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校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儿童与青少年心灵的教育活动。学科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的优良品德。各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占用时间最多,因而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必会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牛津英语教材以其广博的信息含量,原汁原味的英语,贴近生活的课文内容,融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教师提供了开展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活型德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所谓生活型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将德育与儿童生活有机融合,并让其成为能够改变、改善儿童生活的"因子",是学校德育研究与品德课程研究共同关注的话题。要改变学校德育碎片化的现状,需要以"生活德育"为核心理念,并建构以"学生"为主体,"品德课堂"和"主题活动"为两翼,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有效结合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但由于许多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不足,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道德教育或政治教育。甚至有些教师把德育理解为政治课教育,认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是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德育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不是一种品德的养成。当然德育也不仅是学校德育,按其发生的场所还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者是按学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德育形式来划分的。而学校德育教育是德育养成和品德内部矛盾运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影响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曾勇  黄芳 《四川教育》2001,(2):20-21
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和教育”;客体是指学校德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始终认为:学生应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中应居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由于品德滑坡,德育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显得苍白无力,面对新时期的现状,教师不难发现症结的关键在于没有系统、可操作、讲求实效的德育方式。学生要求人们的理解、渴望人们的理解,借此契机,要加强学校德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修养水平,促进学校校风建设,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校园绽放。  相似文献   

12.
一、认清现状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矛盾,我们只有认清和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新矛盾、新现象,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1.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德育方式简单化。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不从学生需求新知识、新观念的内驱力入手,内容陈旧单一。此外,德育方法陈旧,一味灌输,途径狭窄…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必须讲究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解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才能使学校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突出一个“实”字,讲究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个“实”字。“实”字可以概括为起点、切入点要扎实,时间、空间要充实,活动内容要有实效。“实”是德育地位的体现。确定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应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德育在学校教育整体中的地位,又要研究德育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做得实,学生思想素质教育、道德…  相似文献   

14.
综观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宗旨似乎只有一个——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德育内容中心模式”,这与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严重地阻碍了德育内容的展现和学生的内化,造成了德育效果欠佳、作用不明显。鉴于此,笔者就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不仅存在于学校的正式教育中,还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品德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小学目前的课外阅读情况看,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不利于他们品德的正确形成的。学生课外读物中呈现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德育环境影响学校德育。因此我们提出构建合理优化的课外读物结构的三个途径,即学校有效组织,家长积极引导,社会共同监督,为学校德育提供一个积极的、纯净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效益是德育生命力根本所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德育与变化了的环境出现种种不适应,直接导致德育效益不同程度出现弱化。德育效益的实现有赖于德育过程的良性运作,对德育过程必备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德育过程矛盾的研究,能最大限度发挥德育功效。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出现的德育问题,可以采取三种提高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1)注重教化与内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逐步实现学校德育社会化相统一的道德教育,将德育工作建立在人文精神土壤里;(2)加强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3)建化。通过优化德育过程,促使德育工作向高效益转化。  相似文献   

18.
德育方法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方式和手段。造成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德育方法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否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德育方法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的品德认识是德育内化运行过程的基础,为了顺利运行德育内化过程,要求教育者要掌握学生的品德基础,传递德育信息;健全教师集体,提高教师集体的品德认识;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实现品德认识的升华,更好地促进德育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伴随着德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的发展,人们纷纷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特色具有中国气质的学校德育模式,概括地说,主要有主体参与德育模式、合作共育德育模式、课程教学德育模式、实践体验德育模式、人文情境德育模式等.不同模式在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教育方面有不同侧重.对模式进行阐释,目的在于转化德育研究成果,以便学校能根据教育任务和青少年品德发展新特点的要求作出合乎规律的理性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