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比例意义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经历“填表——观察—-讨论—归纳”的学习过程,逐步深入地体会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但如果在学习反比例意义时,还是采用相同的教学程序的话,学生的思维便会“原地踏步”,课堂就缺乏生机。为此,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我没有再用相同的程序教学反比例的意义。而是先让学生猜一猜“成反比例的量会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通用五年制十册数学教材的《正比例》中,例5的的教学,除了应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运用正比例意义分析、判断和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以外,还应引导学生理解例5下面的两行文字:"注意:例5中的'吨'不必化成公斤,只要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用相同的单位就可以了."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例5时,只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分析、判断和列式解题,而对例5下"注意"的内容比较忽视,往往只在解题结束后,由教师或学生宣读一遍了事.使例5的教学要求变得与例4毫无差异.这样一来,教材中要求学生"注意"的内容,实际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学习完毕,他们对例5中的"吨"为什么不必化成公斤,以后遇到什么情况就应进行化、聚,仍然糊里糊涂.  相似文献   

3.
张艳玲  吕影 《黑河教育》2014,(11):74-74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正比例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历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用正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应用题。教学难点能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自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2.能正确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之"道"在于对数学教学之"根"的守望——把握数学课程特点,致力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自主平台,不仅能给学生以始料未及的体验,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自主建构促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正比例意义》一课概念抽象,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体,以创新为主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正比例的意义,在学生初步理解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1~3题)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正比例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足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洪,使学生从变量的角度来认以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时,有些老师先让学生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所画图象直观得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对于这样的教学,笔者认为,它降低了教学的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学习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是通过画图观察得到“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在初中学习正比例函数时,也是通过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来观察得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现在学习一次函数,如果还是让学  相似文献   

7.
新知的应用是新授课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新知应用的主要形式是练习.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习题.例如,“正比例的意义”一节,按教学大纲,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两项基础目标: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这两个要求未过关,势必影响正比例应用题的学习,因此,教师可设计下面三层新知应用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8.
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1~3题)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正比例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按梯形结构编排的,以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应用题为序。其纵向联系不十分紧密,所遵循的是单一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中,对正,反比例概念容易混淆。为此,不得不被动地安排较多的对比练习进行弥补,以致教学时间过长,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教学时,重新组织知识结构,以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为序,来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把正反比例知识组织成一个网络结构,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正、反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正比例(十二册62页) 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能判断成正比例的量。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能力。教具、学具:学习报告单、图表、卡片、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互动式"程序教学法使教师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向按照特定程序进行的"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转化.在高职化学教学改革中,通过"设疑激趣-引导自学-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巩固开拓"等程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智力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比例的意义由于它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抓住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商一定)这个关键,引导学生从典型的材料中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在正确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是我教学正比例的意义第一教时的打算。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5.正比例》例1、例2。教学要求: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初步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反比例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其经历重要的转折点:从"静态"到"动态",从"离散"到"连续",在"操作"中厘清"关系"。在正比例图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正比例图像的形成过程,感受量的对应性和连续性,体会量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发展和深入,我们觉得应改变现行教材中“比→比例→正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意义→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程序,提倡“比→比例→正、反比例意义→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综合教学顺序,通过几年的尝试,效果很好,既省时间又省力,也帮助学生减少了学习上的困难,具体做法如下: 一、重新组合教材,即在正、反比例意义教学后把练习十七和练习十九交融练习,在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后,把练习十八和练习二十交融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数量关系,这样既能使学生从认识相关联量到判断两量关系及运用比例概念解答应用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积极思考、认真判断的动态之中,又能使学生克服套用模式猜测题的不良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利用讨论法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古代史隋朝历史的"大运河"为例,介绍了讨论法中的引导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四步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一节数学课的学习是安置在纯粹的数学活动下线性推进,还是置身于数学发展的大背景中系统建构,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点状的还是块状的。从"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实践来看,板块推进、系统建构的策略能够帮助教师以整体的视野把握教学,促进学生以"登山"的方式自主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8.
现行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中,正比例、反比例内容分为两节。遵循教材的内容安排,按部就班,先教学正比例,再教学反比例。学生在分别学习正比例或者反比例时,能学得比较好,而一旦把正比例、反比例的题目放到一起,不少学生就分不清谁属于正比例,谁属于反比例,教学成绩明显下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近两年,我把正比例和反比例看  相似文献   

19.
<正>"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总复习之前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时常常要用到的比例知识。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初步感受函数思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似乎并不难。以正比  相似文献   

20.
"活动单导学",就是学生用来开展学习的活动思路单.其教学模式的程序大体为: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小结-检测反馈. 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以"活动单导学"为切口,探求提高学生"语文学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