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系芳烃组成通式,一般用 C_nH_(2n-6)(n≥6)……(1)来表示。如甲苯[C_6H_5CH_3]、二甲苯[C_6H_4(CH_3)_2]、异丙苯[C_6H_5CH(CH_3)_2]等都符合此式,但对于像荼(?)等多环芳烃却不适用,荼分子的组成为 C_(10)H_8,如按(1)式计算则氢原子数为 2n-6=2×10-6=14,比实际组成多了6个氢原子。原因何在?对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_3H_5N_3O_9—N_2+CO_2+O_2+H_2O,因硝化甘油(C_3H_5N_3O_9)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相似文献   

3.
1.运用不饱和度突破【例 1】  (上海化学卷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 ,它的分子 (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中不可能有A .两个羟基   B .一个醛基C .两个醛基D .一个羧基精析 :分子式为C8H6O2 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2× 8 2 - 62 =6 ,因为该分子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一定含有苯环 ) ,而一个苯环的不饱和度为 4 ,因此 ,该分子中除苯环以外的“残基”(包含 2个碳原子和 2个氧原子 )部分的不饱和度应为 2 .又因为分子中不再含有其他环 ,因此 ,“残基”中 2个不饱和度和 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可能以下列几种方式来实现 :( 1) 2个C…  相似文献   

4.
<正> 题1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1 moL的C_6H_(12)O_6,需要C_5、C_3及H_2O的摩尔数依次分别为( ) A.1、6、6 B.1、2、12 C.6、12、12 D.6、12、24 解析解答本题要理清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元素的转移途径:暗反应中CO_2的固定可表示为:CO_2+C_5(?)2C_3,大部分的C_3经过复杂变化,又重新形成C_5,用于再次固定CO_2,所以暗反应每进行一次只能固定一个“C”,要固定6个CO_2才能  相似文献   

5.
<正>一、推测物质可能的结构根据分子式计算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若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者一个三键,或者一个双键和一个环;若Ω≥4,分子中很有可能含有苯环。例1芳香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C_8H_8Cl_2,E的苯环上的一氯代取物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細胞的組成成分除了无机鹽和水分以外,大多数为有机物質。本文仅將細胞中主要的有机物質作一个概括的介紹。細胞里有机营养物和組成物質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类。 (一)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种元素所組成,大多数碳水化物中所含氢与氧的比例是2:1,与水中氢与氧之比相同,故称之为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C_6H_(12)O_6和蔗糖C_(12)H_(22)O_(11),其中氫与氧之比例为2:1;但是某些碳水化合物如鼠李糖C_6H_(12)O_5其中氢与氧的比例不是2:1。按分子結構的复杂程度可將碳水化合物分为三大类,即單糖、双糖和多糖。 單糖除鼠李糖C_6H_(12)O_5,2-脫氧戊糖C_5H_(10)O_4以外,單糖均可用C_m(H_2O)_m代表之,m的值通常大于2。單糖依据碳原子数目又可分为丙糖C_3H)6O)3,丁糖C_4H_8O_4,戊糖C_5H_(10)C_5,和己糖C_6H_(12)O_6等。以上各类單糖由于分子構造不同,又包含有多种多样的糖,現仅就生物体中普遍仔在的戊糖和己糖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7.
题目:(1997年高考化学试题第26题) 解法1:设生成COx克,CO_2y克。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_(H_2O)=10.8/18=0.6mol,由反应前后氢原子守恒和乙醇的分子式C_2H_6O可知: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有机化合物的蒸汽密度是同体积空气的3.04倍,该有机化合物2.2克燃烧后得到1.8克水和2.24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试确定它的结构式,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从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求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_4H_8O_2。由于它能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 KMnO_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_2C_2O_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_2C_2O_4溶  相似文献   

10.
光合作用概括地说来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糖类等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其总反应式可写为: 光 6CO_2 6H_2O→C_6Hv(12)O_6 6O_2 叶绿体光或CO_2 2H_2O~*→(CH_2O) H_2O O_2~* 叶绿体 (注:O_2~*表示同位素O_2~(18)) 此反应式只能简单地表示光合作用的总概念,然而,绿色植物是怎样捕获日光能的?叶绿体和其中的叶绿素又各起到什么作用?CO_2是如何被还原为  相似文献   

11.
苯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而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溴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放出溴化氢气体.人教版高级中学化学第二册中介绍此反应时,采取如图1装置.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而迅速地配平有机反应方程式,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课题,我们曾试用下文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有机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通过实例将配平过程介绍如下:一、分子式法:【例1】配平 CH_3CH_3+O_2→CO_2+H_2O解:1.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改成分子式C_2H_6+O_2→CO_2+H_2O  相似文献   

13.
正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即有机物分子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用Ω表示.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即烷烃:Ω=0.以此类推一个双键(烯烃、羰基化合物等)贡献1个不饱和度.一个叁键(炔烃、腈等)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环(如环烷烃)贡献1个不饱和度.环烯烃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一个碳  相似文献   

14.
一、巧用烷烃通式C_nH_(2n 2),速求取代基个数或不饱和度例1某有机物分子中有a个一CH_3,n个-CH_2-,m个-CH-,其余为-OH,则该物质中的-OH个数可能为()(A)m-a(B)n m a(C)m 1-a(D)m 2-a解析:由题意可知所有碳原子均达到饱和.故-OH数量等于为烷烃时所缺的氢原子数,即2(m n a) 2-3a-2n-m=m 2-a.所以答案为(A).例2分子式为C_5H_2的烃,其结构不可能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三册第141页列出的硝基苯被还原为苯胺的化学力程式为:C_6H_5NO_2+3Fe+6HCl→C_6H_5NH_2+3FeCl_2+2H_2O笔者认为这个反应方程式未能反应该反应的本质。事实上在这个反应中,盐酸是催化剂,而非反应物。这个反应中的还原剂是铁及其形成的亚铁盐。反应机理简述如下:开始,铁与盐酸作用产生的初生态氢使硝基苯还原  相似文献   

16.
1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口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①1分子有机物加成1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双键.②加成2个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三键或2个双键.③加成3分子H_2含有3个双键或1个苯环.④1个双键相当于1个环.2)具有特定碳、氢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常见有机物  相似文献   

17.
植酸(C_6H_(18)O_(24)P_6)即环己六醇的六磷酸酯,是一种稻草色糖浆状液体.比重1.58,呈强酸性,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醚、苯和氯仿,易溶于稀酸。 植酸具有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它在医药、化工、化学、轻工、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股植酸热。 植酸通常以它的钙镁盐——菲汀(C_6H_6Ca_5MgO_(24)P_6·6H_2O)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在谷物、油料作物种子的种皮、胚等处含量较多,一般为0.5%——6%。  相似文献   

18.
漫谈化学式     
化学式是化学工作者的世界语之一,它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各种物质化学组成的式子。包括分子式、实验式、电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等几种类型。本文仅就化学式的种类、书写和应用时须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概述。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叫分子式。例如,O_2、P_4、Na_2 CO_3、C_6H_(12)O_6、C_(17)H_(35)COONa分别表示氧、白磷、纯碱、葡萄糖、硬脂酸钠的分子式。在书写和应用时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十八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利用发酵酿造啤酒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企图解释神秘的发酵,于是在科学界引起了一场“发酵论战”。开始,人们把发酵和化学反应相提并论。十九世纪初,以Lavoisier和Gay-Lussac为首的法国化学家用C_6H_(12)O_6→2C_2H_5OH 2CO_2表示酒精发酵,提出“酵母菌催化了这  相似文献   

20.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及高级中学化学课本中,银镜实验一般都是水浴加热,并要在有较大试剂量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且操作比较麻烦。本文提出的一种少剂量,不需加热,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银镜实验。1 改进后的银镜实验 1.试管的处理 在以往的银镜反应中,试管的净化处理极重要,而且处理步骤繁琐。而本方法中试管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