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艳丽 《山东教育》2003,(10):25-26
《火烧云》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的奇妙景象。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积累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句子,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本文的导入,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2.
孙志辉 《湖南教育》2001,(16):54-54
找重点。文章的重点是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火烧云》一课的重点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师以此为关键,教学生想象。学生把天空幻想成童话般的世界:八仙过海、葫芦娃吐火……,并用“柠檬黄”、“咖啡色”等词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  相似文献   

3.
<正>一、联系旧知,情境导入(师课前板书:24.火烧云)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火烧云》这篇课文,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火烧云写清楚的吗?生: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写的。师:说得真好!(师板贴:颜色、形状)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火烧云的颜色,你会说——生:五颜六色。生:五彩缤纷。生:五光十色。  相似文献   

4.
《火烧云》教后体会□云南昆明市武成小学董卫民《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再现了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文章按照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个顺序写的,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作了细致...  相似文献   

5.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10):31-32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因为片面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把简单的一问一答视为启发式教学,所以抓了芝麻,放了西瓜。请看下面五年级语文——《火烧云》课堂教学片断纪实:   师:“请打开书,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   师:“什么是火烧云 ?请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生:“不对。应该是这一句:‘天空的云一直从西边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 (3名 )   师:“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 (很多同学 )…  相似文献   

7.
吕春菊 《河北教育》2000,(10):24-25
一、阅读教学与作文相结合   如小语教材第九册中的“火烧云”一文,作者抓住日落时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和通过留心周围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并让他们明白事物各有特点,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要抓住特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了课文,正值国庆前夕,我以“礼花”为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把国庆节燃放焰火的场景写出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观察,仿写相当成功。   阅读…  相似文献   

8.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9.
《火烧云》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多和变化快这两个特点,描绘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美和景美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再现情境。教学前,我把夏天的火烧云这一自然景现实录下来,配上录音。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录像,整体  相似文献   

10.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 ,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 ,运用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 ,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心设计 ,重视预习。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 ,有事可做 ,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 :1 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 ,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 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 火烧云的形状…  相似文献   

11.
火烧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萧红在《火烧云》中,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她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从霞光、颜色和形态三个方面,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动态发展的过程,写出了它的奇特和美丽.  相似文献   

12.
《火烧云》四步教学设想安徽王友清《火烧云》是现代作家萧红的散文,作者通过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形态及变化,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抓住了四个字:看、说、读、想。“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挂图上火烧云的色彩和形态。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两幅挂...  相似文献   

13.
课文《火烧云》、《祖父的园子》,几乎人尽皆知,且读者甚多;而小说《呼兰河传》,知道的人不多,读过的恐怕更少。  相似文献   

14.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  相似文献   

15.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火烧云很美。生:火烧云的形状很多。生:火烧云的颜色很漂亮。生:火烧云的变化很快。生:……师:那文章是如何把你们的这些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研究。(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美妙奇异的形状变化,以及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欣喜心情。 教学本文时,可根据课文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品味语言,来感受和欣赏火烧云的美,以此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注意不断地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全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其中的第二段最能体现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和描写火烧云的方法,是全文的重点段。对这一段的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特级教师杨丽娜来陕西上示范课,一堂《火烧云》烧出了轰动效应,听课者齐说“妙!”笔者静思回味,觉得杨老师“引”的艺术颇为高明,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显“变”引“看”。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不断变化,从地面到天空,从色彩到形状,从静态到动态,变化多端。由此看来,火烧云的变化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杨老师以“变”为线索,特制了火烧云变化的两幅幻灯片,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等等。通过看图,学生不仅了解了火烧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九义教材第九册《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进行描写,突出了火烧云变得奇、变化多、变得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变”字,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20.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火烧云》《火烧云》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文,节选自著名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