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民生新闻类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民生新闻类节目避免同质化的措施,以期我国各民生新闻节目进行自我的个性化打造,培养自己的节目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同类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节目的数量、播出的频率以及时间段等指标是一个电视台品味特色和工作立足点的集中体现.新闻类节目采用何种策划方式直接决定了该节目的收视效果.文章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卫视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晚间十点档这一特定时间段,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晚间十点档这一特殊区间进行探究,基于策划维度的播出...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类节目受欢迎 电视民生类节目大多对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电视民生类节目为何受到关注,取得成功呢?这要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说起.这档节目从播出第36周开始,名列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南京零距离》取得成功之后,各电视台也随之争相效仿,民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而后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民生类节目成为很多城市电视台的重点栏目之一,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广播帮忙类节目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型节目形态。这种以帮忙为独特定位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广播帮忙类节目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凭借媒体自身力量,在节目中搭建沟通互  相似文献   

5.
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是广播主流媒体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树立媒体品牌形象的主要平台。近年来,一些广播电台陆续推出将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相互融合的节目形态,即民生监督类节目。本文就选题定位、选题来源、采访技巧、传播手段等方面,探究广播民生监督类节目的精准定位问题,以期让此类节目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6.
李双全 《新闻世界》2014,(10):67-68
广播在办好民生热线类节目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节目往往因为策划不到位,服务意识跟不上,解决问题力度欠缺,节目可听性差等原因,导致节目收听率和参与度降低。笔者认为,只有坚持民生视角、强化服务功能,真正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使节目生动可听,才能真正打造广播民生热线类节目的持久生命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闻媒体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匡蔚青 《视听界》2015,(1):109-11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不断顺应潮流,创新思维模式,帮忙类节目的兴起正是广电媒体审视自身、重新定位的一种表现。从接到群众求助线索,到记者介入调查采访,记录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民生难题的解决路径,它的本质内涵是服务,着重点在于维权,但它比舆论监督类节目表现得更加平和,以故事性和叙事性展现事情解决的过程,引发社会关注。此类节目一方面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立足点,为百姓帮忙解忧,得到观众认可;另一方面,媒体通过"帮忙"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公  相似文献   

8.
秦靖 《视听界》2012,(5):110-110
电视帮忙类节目面向生活、走进基层,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为老百姓帮好忙、办实事。在这类节目中,女性记者的角色定位对实现节目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扬州电视台利用女性记者在帮忙类节目中独有的亲和力和对社会民生的观察力等特征,创建了一档《新闻女生帮你忙》节目。节目自2011年初从《新闻女生组》改版开播以来,  相似文献   

9.
颜黎光 《传媒》2015,(15):60-62
社教类节目就是社会教育类节目,就是面向社会,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电视专题节目.社教类节目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修正思想、疏导理念和指导行为.社教类节目已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大节目类型,以题材为划分依据的话,社教类节目主要有社会政法类、教育科学类和经济民生类.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和观点,都有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风格。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设置议程由来已久,从着重关注家长里短、扶弱济贫的"小民生"思维,转型到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兼具促进社会和谐管理功能的"大民生"思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共识。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这档节目的定位与特质,为构建电视地面频道民生节目体系的路径策略提供新的思考、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的民生节目具有平民视角和贴近性、时效性的传播特点,众多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播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民生节目出路何在?本文尝试从构建移动传播理念、塑造民生节目的参与感、与新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广播民生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蒋婷  崔思瑶 《报刊之友》2014,(2):131-132
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电视具有涵化作用。民生类电视节目反映基层百姓的身边事,锁定当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及生存环境,节目所体现的内容,新闻主题的选择、节目品味的提升和整体风格的打造,都对城市文明有些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访问周边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节目策划、内容安排和目前观众的反响,以及节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了解观众对民生类节目的收看情况以及对城市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建华 《视听界》2015,(1):111-112
民生类节目经过多年发展,为广播电视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仍然是许多台的"龙头"节目。但是,近年来民生类节目出现了视听率、广告负载率下滑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受新媒体影响,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在降低;另一方面,节目流于日常琐事报道,失去了吸引力。有人会问,一档节目,那么多电话,还不算收听、收看的人多吗?昨天的投诉,今天就一一回复了,还不算服务到家吗?其实有时候这只是一种表象,只是服务的一个方面。回复所有投诉,只是节  相似文献   

15.
尽管帮忙类节目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广泛认可,也取得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这类节目却暴露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广电总局新闻评论监督员、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老师曾经对我国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五只鸡"的评价,即是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外加一地鸡毛。其实,帮忙类节目在实际  相似文献   

16.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17.
赵辉 《今传媒》2012,(6):89-90
国内各地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兴起,占领了相当比例的收视份额,引领了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随着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成长和壮大,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民生服务、访谈、纪实类节目也随之兴起,此类节目以其在地域性与题材上的贴近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收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在地面频道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地域性的民生电视节目的创新首要是解决原创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原创元素模仿和学习的节目就面临水土不服的危险,原创性是地域性节目第一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民生节目在我国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中一直是比较高的,这类节目具有本土性的特点并且贴近民众的生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本文对我国民生类节目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推动其更好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朱徐斌 《视听界》2011,(5):98-99
如今,民众越来越关注国计、民生、民主、权利范围内的热点话题,网络社区、博客、论坛、微博的产生,更加激发了民众参与讨论热点话题的热情。辩论型电视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与谈话类节目不同的是,辩论型谈话节目有一个共性,对选题依赖度非常高。选题指引着一档节目的走向,影响一档节目的精彩度,并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受众的收视意愿。可以说,选题是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的根基和灵魂,它体现着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节目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注民生、服务生活成了许多广电媒体的主要节目宗旨,也是新闻媒体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连云港电台经济频率围绕这一办台理念,设置了一批民生类节目,其中,新闻节目《经广新闻网》就是一档民生经济类新闻节目,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目前已在听众心目中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