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1,(11):47-49
1 填空题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对于任一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代数和为_。 2)电路中某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且已知:I=-20mA,U=-3.5V,则该元件吸收的功率P=_。 3)要使硅二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应使其外加电压uD_。 4)当一个NPN型三极管处于饱和工作状态时,有:UCE:_UBE。 5)两个_的最小项可以合并成一个与项,并消去一个因子。 6)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1,则:A-B=( )10。 7)对于TTL与非门,其开门电压UON和关门电压UOFF越靠近,则躁声容限UNL、UNH越_。  相似文献   

2.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R1=R2=R3=10Ω,电源电动势E1=5V,A点的电位U=10V,C点的电位Vc=-4V.求B点的电位Vb及流过R3的电流I3.  相似文献   

3.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2,(11):50-52
1 填空题(1 )电流和电压是具有和的物理量。(2 )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的参考方向和电压的参考极性相时的情形。(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对于任一电路中的任一节点 ,在任一时刻 ,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代数和为。(4)某电路中 ,已知A点电位Ua =- 3V ,B点电位Ub =1 2V ,则电位差Uab =。(5)在一个 5Ω的电阻上施加 2 0V电压 ,该电阻吸收的功率是W。(6)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 ,PN结内多数形成较大的正向电流。(7)把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外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的特性叫做特性。(8)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  相似文献   

4.
例1图1所示是某电路的一部分·已知流过灯泡的电流是1·5A,流过R1的电流是0·5A,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流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是()(A)2A,方向由a到b(B)2A,方向由b到a(C)1A,方向由b到a(D)只有画出整个电路,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分析:如图1所示,I1=0·5A,它是流出b点的;IL=1·5A,它是流进b点的·根据节点b的电流关系和IL>I1可知,R2上的电流方向应是由b流向a,且其大小为:I2=IL-I1=1A·故正确答案为(C)·例2如图2所示是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Ω,R2=1Ω,R3=3Ω,I1=0·20A,I2=0·10A,则电流表上的电流为()(A)0·20A,方向向右(B)0·20…  相似文献   

5.
例1 流入、流出某节点的电流如图1,求I。图1 电路图( 1)  [解析] 设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根据KCL得:I+( - 4 ) - ( - 2 ) - 1=0I=3A如果假设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则KCL方程为:-I - ( - 4 ) +( - 2 ) +1=0I=3A本例说明,在列写KCL方程时,规定流出的电流为正,还是规定流入的电流为正,都不影响计算结果。KCL电流定律是电荷守恒定律的具体反映,但在同一个KCL方程中,规定必须一致。例2 求图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图2 电路图( 2 )  [解析] 本题含有受控电压源。在列方程时,先把受控电压…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 练习题1 选择题(1)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电容的(  )。 A 电压不能突变 B 电流不能突变 C 电压及电流均不能突变(2 )电流源Is流过两并联电阻R1=40kΩ、R2 =80kΩ,则流过R1的电流I1比流过R2 的电流I2 (  )。 A 大    B 小    C 相等(3 )三个电阻R1、R2 、R3 并联,其等效电阻(  )。 A R =R1+R2 +R3 B R =1R1+1R2 +1R3 C 1R =1R1+1R2+1R3(4)图1所示电路中,I、U分别为(  )。 A 1A、10V B .2A、5V C 1A、5V图1 选择题(4)示意图(5)在直流电路中,电感(  )。 A 相当于短路 B 相当于开路…  相似文献   

7.
一、已知条件开放型1.如图 1,R1和 R2并联 ,已知 R1=10 ,通过 R1的电流 I1=3A,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数据自定 ,求出电阻 R2 的电功率大小 ,以及每分钟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要求三个不同的补充条件 )解析 :(1)补充条件 :通过 R2 的电流 I2 =1A。P1=(3A) 2× 10 =90 W。由 I1R1=I2 R2 得 ,R2 =(10 × 3A) / 1A=30 。故 P2 =I2 2 R2 =(1A) 2 × 30 =30 W。每分钟消耗的电能W=(P1+ P2 ) t=(90 + 30 )× 6 0 J=72 0 0 J。(2 )补充条件 :已知 R2 =2 0 。P1=(3A) 2 × 10 =90 W。U=I1R1=3× 10 V=30 V,I2 =U/ R2 =30 / 2 …  相似文献   

8.
1.条件开放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R1与R2并联,已知R1=10Ω, 通过R1的电流I1=3A,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求出电阻R2的电功率的大小。(03年武汉) 分析由题意可知U2=U1,而U1=I1R1=3A×10Ω=30V.  相似文献   

9.
1推导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I11=UI22=UI22--IU11=ΔΔUI(设U2>U1)。功率变化:ΔP=P2-P1=U22R-UR12=(U1+U2)R(U2-U1)=(U1+U2)(UR2-UR1)=(U1+U2)(I2-I1)=(U1+U2)ΔI或ΔP=P2-P1=UR22-UR12=(U1+U2)(U2-U1)R=(UR2-UR1)(U2-U1)=(I2+I1)(U2-U1)=(I1+I2)ΔU。2应用例1如果加在定值电阻的电压从8V增加到1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所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为。分析与解直接由结论知:R=ΔΔUI=100V.2-A8V=10Ω,ΔP=(U1+U2)ΔI=(8V…  相似文献   

10.
赵永辉 《甘肃教育》2014,(24):122-122
正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地位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大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其内容是: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简称KVL定律,其内容是:在任一时刻,任一回路内各段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工具,是理工类高等院校本科《电工学》的必修内容,也是职业学院(校)机电技术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电类专业教学及  相似文献   

11.
例如图1所示,R1=3Ω,V1的示数是6V,V2的示数是9V,若图中两电阻交换位置后,两电压表示数不变,求A、B间的电压。分析原电路可等'效为如图2所示,设R1、R2、R3两端电压分别是U1、U2、U3,图中R1、R2、R3串联。因为V1测R1、R2两端电压和,所以U1+U2=6V。V2测R2、R3两端电压和,所以U2+U3=9V。因为U1+U2≠U2+U3,所以U1≠U3,R1≠R3。解1、列方程法:由I=RU知:U1+U2=I(R1+R2),U2+U3=I(R2+R3)。当R1=R2=3Ω,有:I1(R1+R2)=6V,I1(R2+R3)=9V。解得I1=1A,R3=6Ω。A、B间电压U=I1(R1+R2+R3)=1A(3Ω+3Ω+6Ω)=12V。解得I2=0.5A,…  相似文献   

12.
1.含电源的等势点间可能有电流,也可能无电流. 图1(a)为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已知A、B间电势差为零,则可以断定A、B间有电流,否则U_(AB)=(?)≠0.图1(b)所示,U_A=U_B,I=0. 2.不含电源的等势点间可能无电流,也可能有电流.如图2中R两端电势差为零,由I=U/R,便知I=0.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1991年高考题)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_1、A_2、A_3的内电阻均可忽略,它们的读数分别为I_1、I_2、I_3,则I_1:I_2:I_3=  相似文献   

13.
1推导 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1/I1=U2/I2=U2-U1/I2-I1=△U/△I(设U2>U1). 功率变化:△P=P2-P1= U22/R-U21/R=(U1+U2)(U2-U1)/R=(U1+U2)(U2/R-U1/R)=(U1+U2)(I2-I1)=(U1+U2)△I或△P=P2-P1=U22/R-U21/R=(U1+U2)(U2-U1)/R=(U2/R-U1/R)(U2-U1)=(I2+I1)(U2-U1)=(I1+I2)△U.  相似文献   

14.
在电路中,一般情况下电源的电压是不变的,导体的电阻也是不变的.同学们在解答相关电路问题时如能抓住这一隐含条件,就比较容易得解.1.抓住“电源电压不变”例1如图1所示,已知R1、R2、R3组成的并联电路,干路上的电流是R1中电流的5倍,R2中的电流是R1中的32,R3的阻值为24Ω.求R1、R2的阻值.分析: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U这一隐含条件,找出有关等量关系,从而可求得R1、R2的值.解:因R1、R2、R3并联,故三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U,即U1=U2=U3=U.又已知I=5I1,I2=23I1,故I3=I-I1-I2=25I1.图1再由欧姆…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R=IU可知,一段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B.由R=IU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C.由R=IU可知,一段导体的电压增加几倍,流过它的电流也会增大几倍D.流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就越小如图2所.示电压,电表源和的可电变电阻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压恒定,当可变电阻减为原来的14时,电压表的示数由U0增加到3U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过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3倍B.R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C.R两端的电压减为原来的43倍3D..若如图R所减为示零的,则…  相似文献   

16.
例1在图1中,所有电阻的额定功率都为4W,若从A点流入电流为2A,则图中阻值为2Ω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解析:如图1所示,图中的六个节点分别用A、B、C、D、E、F表示,A、B、C三个节点处的电流分别用I、I3、I4,I4、I6、I7,I7、I9,I10表示·现在我们先从网络的右边向左边逐一剖析,因为R1CF=R19+R10+R111+R12=41Ω+1Ω+11Ω+2Ω=21Ω,所以RCF=2Ω,同理可以推知,RBE=RAD=2Ω,于是Rab=R1+RAD+R2=1Ω+2Ω+1Ω=4Ω·然后再从网络的左边向右边分析,Uab=I·Rab=2A×4Ω=8V,UAD=Uab-I(R1+R2)=8V-2A×(1Ω+1Ω)=4V,I4=I-I3=I-URA3…  相似文献   

17.
1.常规测量 :根据公式 RX=UXIX,分项测量 :电压表测电压记作U,电流表测电流记作 I,再计算 :RX=UI。电路图 :2 .改变条件 ,用已知阻值电阻 R0 取代电流表 ,测出未知电阻RX 的阻值。分析此题时可引导学生沿此路思考 :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RX=UXIX,而题中无电流表 ,IX 已不能直接测出 ,需找一个等量来代替 ,谁来代替 ?如何代替 ?在所给条件中 ,R0 取代了电流表 ,而 R0 的阻值已知 ,又有电压表测 R0 的电压 ,由欧姆定律可以计算 R0 的电流 I0 =U0R0,再用串联方式将 R0 的电流与 RX 的电流等量代替。a.电路图 :b.需测的量 :用电压…  相似文献   

18.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3,(11):33-33
例题 在图 1所示电路中 ,电阻R1=1 2Ω ,R2 是最大阻值为 2 0Ω的滑动变阻器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示数为 0 5A .如果电流表○A2 的量程是 3A ,○A1的量程是 0 6A ,为了不损坏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欧姆 ?错解 :电源电压为U =I1R1=0 5A× 1 2Ω =6V .为了不损坏电流表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应为I2 =I-I1=3A - 0 6A =2 4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R2 =UI2=6V2 4A=2 5Ω .分析 :要求解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电阻最小值 ,应首先分析一下 ,在什么情况下 ,滑动变阻器连…  相似文献   

19.
1串联电流相等的应用如图1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因为I=U/R,I1=I2=I,所以U1/R1=U2/R2=U/R。例1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是R1的3倍,A、B之间电压为8V,当滑片P从  相似文献   

20.
班级2002制冷(高)课程名称电工学三、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1、研究对象:确定联接在同一节点上的各支路电流间的关系。2、定律的内容:在任一瞬间,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电流之和。3、表达式:∑I进=∑I出或∑I=0———节点电流方程式4、列∑I进=∑I出的方法(结合板图4讲解)对于节点a,规定指向节点a的电流为正,背向节点a的电流为负。则∑I进=I1 I2∑I出=I3课题基尔霍夫定律课时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电路的四个名词术语2、掌握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3、为用支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打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