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但由于现实因素的存在,常常未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实现。为了更加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必须认识到受教育权的社会权属性,明确国家义务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性,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角度加强和完善对受教育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传统的权利相比,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由国家保障其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现实的意义,因而,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特殊要求是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私法视阈中的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上的公民受教育权,实质上也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因此,有必要从私法的视角来研究公民受教育权。就受教育权的性质而言,包括宪法层面、行政法层面以及民法层面的受教育权。从人格权法的角度看,公民受教育权具有与其他人格权相同的属性和特征,但与作为公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有别,要把受教育权纳入民事权利体系作为一项新型独立的具体人格权。依照我国现有的民事法律规定,受教育权也应得到民事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5.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不平等和来自各方面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侵害。从根本上来说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教育法规、发展远程教育、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为受教育者提供保障教育公正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集中表现为地域上的不平等,即地区、民族、城乡公民受教育的差别;不同性别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即存在对女性受教育权的侵蚀和剥夺;以及由社会个体身体与相貌的因素而导致的受教育权的不公待遇.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还表现为不同教育层次领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如义务教育领域内由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城乡差别,以及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中的偏向主义和某些身份歧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发展经济,为各地公民实现平等受教育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立法上保障和完善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接受一定阶段一定形式的教育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规定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①但是我国公民究竟应享有哪些受教育权呢?是不是任何公民都有接受任何阶段任何形式教育的权利呢?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的性质如何,...  相似文献   

8.
米镝 《教育与职业》2007,(23):178-179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实际上,我国公民并未完全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特别在特殊群体身上,这种状况更为明显.因此,加强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照教育法的规定,教育权分为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公民教育权三种类型,三并重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即公民受教育权,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综合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公民受教育权是一种社会权,而不是自由权,所以,探讨它的法律保护就成为教育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需要突破传统的法理观念,采用新的诉讼方式,通过民事上或行政上的司法救济,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一、引育受教育权是现代宪法确立的一项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具体来讲,公民受教育权就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国家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予以保障的.在各类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接受各种技能训练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从国家那里获得均等的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的主张、资格、权能和自由。近年来,齐玉苓案、田永案、余亭亭案、刘宇宸案、刘燕文案、曾昭玉案、何春环案等一系列案件的出现,引起人们对公民受教育权问题之极大关注。因此,关注公民受教育权的现状。并从法律的层面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切实落实。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  相似文献   

11.
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与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需要公民的积极行使和政俯有效的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对提高公民的个体素质、改善国民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义务教育的主体,政俯应当承担起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充分实现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享有的文化教育权利之一,高校学生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时。有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权利,此种教育权是公民受教育权的重点和易发生争议的焦点,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受教育权之宪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受教育权与其他宪法基本权利关系密切,实现形态具有复合性,并且可以系统地划分出一系列子权利,如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平等权等等。从宪法层面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具有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的依据,要在宪政的框架内,从立法、执法、司法三大领域建立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喜涛 《贵州教育》2005,(22):13-15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入学就读权,教育平等权、终身受教育权、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权构成了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总的来说,我国受教育权实现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有关受教育权利的纠纷正成为当前教育纠纷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关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一、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在我国,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公民这个概念反映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固定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受教育权,它也是我国每位公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虽然我国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有了明确的规定和保障措施,但在实际中我国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权还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普及和发展。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切实保障我国农村留守女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从受教育权的整体性来衡量,中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教育立法和强化教育公平诸方面探析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途径与策略,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公民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从受教育权的整体性来衡量,中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教育立法和强化教育公平诸方面探析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途径与策略,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公民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梁桂芝  刘松枝 《成人教育》2011,31(12):30-32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不足,出现了受教育机会、条件、待遇等不平等现象,文章从制约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保障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是公民根据宪法规定而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已经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