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普通民众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主流媒体跟上传播媒介前进的步伐,需要深入挖掘正能量凡人故事中的人性闪光点,做好做活"暖新闻",讲好新时代的暖心故事,让"暖新闻"抢搭融媒体快车,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力、传播力以及影响力,使得媒体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经济社会发展鼓劲加油,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主流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主流媒体"的初期讨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本文指出,"主流媒体"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层面内涵的复杂概念,它具有多重功能:首先,"主流媒体"是一个框架性概念;其次,它是一个理想性概念;最后,它还是一个有特定具体内涵的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主流媒体"两种"主流媒体"并存的张力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3.
常江 《青年记者》2016,(22):12-13
近年来,不少媒体开始寻找各个行业的“最美”,对那些温暖感人、激发人向善力量的新闻——通常所说的好人好事——进行集纳,在传统媒体以专栏形式或在新兴媒体以专题页面形式推出,被称为“暖新闻”,形成了一种媒介现象. 暖新闻概述及其特点 1.暖新闻概述 与色情、凶杀、诈骗、灾难等吸引眼球、易引发受众产生愤怒、悲观等情绪的新闻不同,暖新闻是正面报道的一种,是包含着真善美,易引发受众感动、温暖、向善情绪的感人故事.我国主流媒体一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因此暖新闻作为一种报道形式,在我国媒体中其实一直有着深厚的观念和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4.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接连上演,感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城市台应注重打造暖媒体,传播正能量,这不仅能够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励每一个中国人向善向好,更可让我们见证疫情背后的力量与温度。本文通过疫情之下,需彰显暖媒体的社会价值、创新暖媒体的表现形式、提升暖媒体的大众关注等三个层面,倡议媒体人主动作为,深入基层,挖掘抗击疫情下的温暖与坚守、希望与正气,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展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5.
郑智 《传媒》2021,(6):51-52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战"疫"宣传报道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本文以《检察日报》为例,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三个方面探讨了行业媒体如何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独特优势,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做实抗"疫"报道.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主流媒体?是指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且有较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媒体。显然,要成为一个主流媒体不但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且还需要较高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两项指标作为保障。那么,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从实践角度看,我认为要厘清"三个认识误区"、树立"一个核心观念"、实施"四个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
博锋 《声屏世界》2011,(9):51-52
新传播环境下,您看重电视媒体的哪些价值?电视媒体在商业传播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传播价值: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在中国消费者中,电视媒体和各地"党报"一样,成为主流媒体的联想,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就有一定的权威性,更让消费者信服。2、收视范围的宽广性:从目前各类媒体的收视范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主流媒体要做主流媒体的事,主流媒体要发主流媒体的声",主要谈四个观点:一、媒体性质决定媒体责任媒体发展有千规律,万规律,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是第一铁律。媒体责任是由媒体性质决定的,特别是中国媒体,无论是自收自支还是差额补贴,基本性质是"党资国产",从这个本质出发,媒体应该为党和国家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2019年CGTN先后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想要对外传播中国反恐事实,但是对外的传播效果却"不如人意",这一事件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羸弱。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主流媒体"走出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促进主流媒体"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殷帆  金佳 《东南传播》2012,(7):93-95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一词在国内风靡,"主流媒体"似乎成了一个高帽,所有的媒体竞相抢着拥戴,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呢?主流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在媒介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党报媒体以及都市类媒体怎样通过改革跻身"主流"的平台上?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本文收集整理2011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人关注的重心是媒体融合,而对于"新型主流媒体"并无过多在意,其实,在我看来,在习近平的讲话中,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媒体融合的最后落脚及结果——"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只是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众多实现方式之一。区域整合、多元产业、发展新媒体等,都是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方式,这些方式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代志武  关咏霞 《传媒》2021,(10):21-24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其中既有对媒体融合的总体要求,更有媒体转型发展的方向和指南. 从2014年融合起步,至今已经七年有余.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由于认识差异性、区域经济实力悬殊、改革力度不同,各地媒体融合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然而,随着5G技术的发展,媒体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必须找准方向,破冰前行.面对"十四五"新机遇,地市报主流媒体怎样创新发展?荆州日报社结合报业实际,以立足双格局,做强六战略,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制定了"十四五"融合发展规划,推动报社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经营方式、人才技术上的进一步变革,积极探索做强地市报主流党媒的"十四五"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在"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要求中,特别强调了文化产品的生产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这对于当前的传媒改革创新来说,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要求。一个没有占据优势地位,没有强势发行量、收视率、访问量的媒体,不是真正的主流媒体。现在的主流媒体,不仅仅要当好"喉舌",也应成为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商。文化体制改革及新闻媒体的转企改制,就是要锻造一批真正有影响力、号召力、公信力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4.
钟雪 《今传媒》2020,29(3):41-42
互联网时代,环保新闻的传播主体、渠道、形式、效果都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本文就以上海"垃圾分类"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环保新闻的传播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各个主体,都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渠道积极参与传播,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5.
李蕾 《新闻传播》2013,(12):161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面对资讯信息量过剩的今天,"走转改"的实施,让地方主流媒体深入思考了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笔者认为,地方主流媒体必须深入推进"走转改",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田野、下工地、进社区,贴近式观察、发现和思考基层中的新现象、新动向,推出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报道,提升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6.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7,(8):38-45
我国对"主流媒体"一词的引入与发展经历了"他称"、"泛称、"自称"以及提出"新型主流媒体"的四个阶段。"主流媒体"所指的演变清晰地折射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的发展,这在本质上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总结。文章还指出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亟待理论的突破,新型主流媒体不应局限为一个新闻学概念,而应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指向现代传播、现代产业与现代国家治理等三个基本维度。文章最后还提出未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在信息多元化、人人自媒体的网络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几家独大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媒体的"主流"作用和舆论引导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保住日渐动摇的主导地位,继续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舆论功能?笔者认为,地方主流媒体应强化地方主流舆论场,营造强势舆论平台,提升媒体公信力、舆论影响力和传播力,在新媒体主阵地上有所作为。在一般媒体眼中,地方"一报两台"拥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先天主流性",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凭借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资源和地  相似文献   

19.
李岩 《传媒》2014,(19)
正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自媒体在科学技术的丰厚土壤里孕育,引发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新闻传播正由党政主导的单向传播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向传播转变,由专业传播向公众传播转变。尽管主流媒体依然强势,然而资讯的发布主体,已由过去的主流媒体一方变成了以自媒体为标志的四面八方。自媒体的蓬勃发展,让主流媒体有了被边缘化的危机感。可以说,主流媒体正在经历着一次堪称"革命"的空前挑战,抑或是凤凰涅槃的难逢机遇。因此,深刻认识主流媒体特质、积极适应新常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当下媒体竞争形势为背景,以若干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主流电视媒体活动组织情况为范例,提出了电视媒体要从"内容为王"转换到"活动制胜"的观点,并从精神内核、内容选择、编排理念、传播手段四个层面,对主流电视媒体的活动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明晰了"在拓展民生过程中形成品牌,把民生热点、社会难点、观众看点聚焦为一体,形成媒体的亮点,在激烈的传播市场竞争中个性化地展示主流媒体的形象和品牌,使电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不断形成自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的电视活动组织思路,对于电视主流媒体以独具个性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来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