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下同。以后简称教材)对两步应用题的编排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了应用题与计算,应用题与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试教证明,这样编排,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中关于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三册,这部分两步应用题含有三个已知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3小节例1、例2、例3的教学是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学生从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不仅是一个量的飞跃,而且也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是解答更复杂应用题的基础与关键。那么,怎样抓好这一起步,帮助学生完成好这一飞跃呢?教学中我体会到应从结构入手去寻找突破口。两步计算应用题由两个连续的简单应用题组成,其中第一个简单应用题的问题就是第二个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的应用题多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部分知识从第一册开始到第三册结束。在这个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加减乘除的意义解答常见的一步应用题,为进一步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末期,精心设计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下面针对一节训练课作一简单分析: 第一层次:基础训练。初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图形、启发学生去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实验中注意按照《大纲》的精神,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实验课本第六册的应用题主要是在第五册学过的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用综合算式解答  相似文献   

5.
第四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是加、减混合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开始。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过好这一关,  相似文献   

6.
领会编者意图改进教学方法——浅谈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教学钱守旺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应用题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在两步应用题中,根据数量关系的繁简、分析推理的难易以及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又将例题分成了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7.
学生从第四册开始学习以综合法思路为主的简单加减混合运算的两步计舅应用题,到第五册开始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应用题,并完成了由综合法思路向分析法思路的过渡。第五册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重点。因此抓好两步应用题的复习尤其重要。通过复习,要使学生熟悉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两步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步应用题既是简单应用题的延伸和扩展,又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开端。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好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性进一步。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尝试探究法教学九义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由一步计算发展到两步计算,是学生在认识应用题结 构和学习解答应用题方法上的一次飞跃。解答两步 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个相互关联的已知条件提出 一个中间问题。怎样找出这个中间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九 年义务教育教材在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独立成块编排了 连续两问的加减应用题。这样编排,既可以提高学生解答 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能力,又对集中地为第四册第一单元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作好必要的铺垫。怎样搞好这部分 教材的教学?根据我们的试教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五年制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它由两个相关的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成。在教材中有两类:一类是给出三个已知条件,用两步计算,如例1和例2;一类是给出两个已知条件,其中有一个隐蔽的条件,解答时需要先找出这个隐蔽的中间问题,才能计算,如例3。教学好这类应用题,将有助于突破解答其他多种两步应用题的难点,为学习多步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为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这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第五册出现的应用题,处于小学整数(小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段。在解题思路上,从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的简单应用题到几个条件一个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的思维是一次质的飞跃;从用分步算式解答到用综合算式解答,这是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在计算方法上,从用分步解答过渡到用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12.
第六册应用题的教学分析○四川肖文辉两步应用题是解答简单的两步以上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在第四册~第六册上集中3册系统地安排了应用题,教学要求在逐步提高,到第六册要求学生能用综合式解答。如何搞好这部分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品质和集体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15.
第六册应用题教学的三点建议叶树恩三年级列综合算式解答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以后高年级学习多步计算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教好三年级应用题对学好小学阶段应用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试对第六册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三点建议.一、加强读题训练,正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页例5、例6。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为解答两步应用题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使...  相似文献   

17.
归总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应用题包括连乘和连除的两步应用题,归一和归总的两步应用题。本节课教学的归总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最后一道例题,到这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已基本结束,要使学生达到一般的两步应用题都能解答,教好归总应用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以后学习三步应用题和反比例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自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回用题的能力和初步老养学生育联系、面变化地思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确定不芍课的教学目标是:(l)…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材,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对多步计算应用题作了适当的调整,所编排的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四步计算应用题(只限于容易的)教材中作为选学内容。整数、小数三步应用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以六年制数学教材第九册的三步应用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起好解答三步应用目的四个步骤。第九册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用算术方法解答整数应用题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时必须联系具体题目,让学生掌握解…  相似文献   

19.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必须切实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训练,并且要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那么,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一、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强化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教学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四册“两步应用题例5”属减除应用题。教师通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列式解答这种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