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后,沙皇政府趁机策动外蒙古呼图克图和封建王公“独立”,以达吞并蒙古之目的。“独立”后的库伦傀儡政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财政困难,沙皇政府为维持库伦傀儡政权,主要是为巩固俄国在蒙古地区所取得的地位,多次向库伦政权提供巨额贷款,并派遣财政顾问。沙皇政府还借贷款之机,逼迫库伦政权签署俄蒙政治协约、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等,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攫取了种种特权,并以贷款为手段拉拢呼图克图、内阁总理大臣、司法大臣等外蒙傀儡政权的重要人物,使之依赖俄国,“忠心耿耿地”为俄国效力。这里选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沙皇俄国以贷款方式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的情况,可供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地参考。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文件中的日期,方括号外者为俄历,方括号内者为公历。文件的署名,无[ ]者为原件所有,有[ ]者,表示原件本无署名,刊印时由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由陈春华、郭兴仁、王远大翻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有关中国部分1911.5—1912.5)》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译自三十年代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帝国主义时期档案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档案文献汇编《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关系》第二辑,第18卷、第19卷。 本书收录了这两卷中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中俄交涉的全部文件,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涉及辛亥革命发展进程、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列强承认民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地方,在清末民初本属黑龙江省的一部份,沙俄对这一地方早就怀有侵略野心。1911年我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认为时机已到,在策划外蒙古“独立”的同时,紧接着策划并参与了呼伦贝尔武装叛乱。呼伦贝尔沦陷后,我国竭力设法恢复其主权,但沙俄为了使其非法占领合法化,对我国恢复主权横加干涉。中俄双方经过长时间交涉,于1915年 11月 6日签署了《中俄呼伦条约》。 这里选择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中俄两国围绕呼伦贝尔问题所进行的交涉情况及沙俄的侵略活动,对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  相似文献   

4.
谭文凤 《历史档案》1999,(4):119-122,127
《中俄密约》是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甫、财政大臣维特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通过该条约掠取了中国东北的路权,加重了中华民族危机。笔者认为李鸿章作为中俄谈判的全权代表、条约的签订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在探讨李鸿章对条约应负的责任及外交失败的个人原因时,有的文章和论著或把李鸿章写成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谋,或认为李鸿章是“受贿签约”,从而把《中俄密约》对中国造成的一切后果让李鸿章负全责,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看法,以请教同行。一…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4,(S6):95-96
<正>在日俄战争之前,俄国于1898年就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会订旅顺大连湾租借条约》,俄国将"租借"来的旅顺、大连湾(即辽东半岛由普兰店至貔子窝一线以南地区及东清铁路附属地)称之为"关东州",并设关东州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1899年沙皇敕令关东州总督府下设高于一般行政官员的民政、外交及财政三专员,实施殖民统治。司法行政事务由总督以沙皇名义委托民政专员兼理。尽管《中俄会订旅顺大连湾租借条  相似文献   

6.
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朝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卓有成效。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驾驭少数民族的一条国策,但客观上对巩固东北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1858年的中俄《瑗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野心勃勃,坚持推行侵华政策,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7.
张库商道是我国北方一条古老的国际商道。清初,俄国商队经张库商道进入北京贸易,张库商道正式成为连接俄国、蒙古和中国内地的国际通商道路。1921年,外蒙爆发二次独立革命,对蒙贸易断绝,张库商道贸易随之终结。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并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1896年沙皇俄国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在没有经过清廷同意的情况下,中东铁路公司与当时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  相似文献   

9.
范婷婷 《兰台世界》2024,(2):134-137+142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沙皇俄国觊觎黑龙江流域富饶的物产,不断派兵侵略这一地区。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为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反抗沙俄的斗争中,少数民族士兵是早期抗俄清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抗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少数民族官兵是防御沙俄进犯我国领土的重要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势力不断南侵.而中国却积贫积弱,对沙俄的扩张无能为力.终于在1945年,外蒙古被外国势力肢解,从中国分裂出去独立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势力不断南侵.而中国却积贫积弱,对沙俄的扩张无能为力.终于在1945年,外蒙古被外国势力肢解,从中国分裂出去独立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东海恰喀拉原为我国乌苏里江东部滨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十九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乌苏里江东部地区后,恰喀拉中的一部,不堪忍受沙俄的压榨,两次“自投来归”。第一次是咸丰年间,当沙俄刚闯入乌苏里江东部地区之时,他们就从锡霍特山脉东南沿海迁到苏城一带,配合清军抵御沙俄侵略;第二次是同治年间,沙俄霸占乌苏里江东部地区数年之后,他们不愿做沙俄的奴隶,毅然返回祖国,到达万鹿沟和珲春。  相似文献   

13.
1898年3月,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将大连湾与旅顺变成沙俄的租借地。由此开始,大连地区由俄国统治七年之久。沙俄为了加强对大连地区的统治,1899年建立达里尼市,这也是大连市最早的建市时间。1904年,由于俄国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相冲突,爆发了日俄战争。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沙俄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得最疯狂、最残酷。自清咸丰以来,沙俄已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但仍不满足,还妄图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以及蒙古、新疆等广大地区。本文主要以清军机处档案为根据,揭露沙俄在伙同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同时,又大肆出兵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罪行。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势力不断南侵。而中国却积贫积弱,对沙俄的扩张无能为力。终于在1945年,外蒙古被外国势力肢解,从中国分裂出去独立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历史的沿革和沙俄的凯觎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并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帝国的时候,整个蒙古就是他的根据地、元朝帝国的一部分。清朝初年,曾把蒙古分为三部分:即漠南、漠西、漠北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又称内蒙古,漠西、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外蒙古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为防止外蒙古王公贵族搞地方武装割据,清王朝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派驻大臣和…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曾陆续派普提雅廷、彼罗夫斯基和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在论及此事时,近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普提雅廷与伊格纳切夫分别于1857年3月和1860年出任驻华公使。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18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规定,一国因“紧急事件”需要派出外交人员时,应先以“公文知照”,经允许后方可入境,事毕即归,对方有责任提供各种方便及费用。此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兰台内外》2008,(3):49-50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界约,也是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标志着清廷正式外交的开始,因而可以说索额图是满清的第一位正式外交官。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团出访俄国一事却鲜为人知。 十五世纪兴起的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由于不断向外进行领土扩张,其疆界不断扩大.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面对俄国的入侵.清王朝予以坚决的回击.康熙皇帝亲政之后,曾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敦促俄国军队从中国领土上自动撤离.未果。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清朝发动了抗击沙俄入侵、收复中国领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两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相似文献   

19.
汪长亮  廖平  林斐 《兰台世界》2016,(12):105-107
从南怀仁与俄国使节的交谈细节以及来往信件中来看南怀仁与中俄外交关系,认为,从清政府的角度来说,南怀仁透露了清廷的机密,在外交上起了负面作用。但从事件的结果看,中俄在平等互惠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缔结了《尼布楚条约》,应对南怀仁给予肯定。同时从南怀仁作为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看,其致力于扩大在华西方传教势力,从而对俄国暗中相助,乃无可厚非。总之,我们应该客观评价南怀仁以及其在中俄外交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满文“卡伦”一词的原意是“营盘前略远一点地方安设的防守哨”。卡伦一词在不同的汉文书籍中又写作“喀伦”、“喀龙”、“卡路”、“哨卡”或“卡”等。清代先后在东北与西北地区遍设卡伦。卡伦的作用一是巡查边界,防御沙皇俄国的入侵骚扰;二是执行清政府指定的使命。1860年(咸丰十年)前,吉林地区的卡伦基本上起第二种作用,这是吉林地区的卡伦与其它地区卡伦的不同之处。因为在1860年以前,吉林地区并不与沙俄接界。1860年沙俄侵夺了原属我国吉林将军辖区的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域后,吉林地区的部分卡伦才担负起防御沙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