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为使浓硫酸特性实验的实验现象明显,减少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逸散而污染教学环境,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有效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 浓硫酸与铜反应装置其实验操作如下:往具支试管1中注入5mL98%硫酸,在其内侧贴一润湿的品红试纸条7,先预热,再集中加热,待管内浓硫酸6沸腾,慢慢插入上端带有大、小橡皮塞4,内装长铜丝3,且内壁贴润湿蓝石蕊试纸5的玻璃管2,当预热的铜丝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反应时(较为激烈,若采用铜片会更剧烈),立即塞紧橡皮塞,并把导气管插入盛加有3—5滴酚酞试液显红色的NaOH溶液8…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人民版),79页[实验3—5],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少量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起的变化。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液放在试管口检验所放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把试管里的溶液倒在盛着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使溶液稀释,观察溶液的颜色。”这一演未实验的设计目的是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三点不足:1、因反应一直在浓硫酸沸腾状态下进行,其产生的气体(气泡)学生不易观察到。2、由于铜片和浓硫酸是在常温下开始加热。会产…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硫的制取及其性质的实验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校闫小敏一、实验装置如图示:A——胶头滴管B——胶头滴管C——注射用青霉素瓶D——Na2SO3固体二、实验操作:在150毫升锥形瓶里加入少量Na2SO3,青霉素瓶内壁用水润湿,加入两块黄豆粒大的FeS,滴...  相似文献   

4.
蔗糖用浓硫酸脱水生成气体的成分广西凌云县中学陆英麟浓H2SO4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化学课本中,有浓H2SO4对蔗糖脱水的演示实验。其实验操作:把2克蔗糖放入一只30毫升坩埚中,滴入几滴水,用玻棒搅拌,再滴入约2毫升浓硫酸并搅拌,用酒...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SO_2+Ca(OH)_2=CaSO_3↓+H_2O因亚硫酸钙不溶于水,所以从理论上讲应出现溶液浑浊现象。但是用实验做出这一现象,却是十分困难的,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难点。现介绍用简易方法做出这一实验。 第一步 制取二氧化硫。用18毫米×200毫米的具支试管带单孔塞配一分液漏斗,支管接导气管,装入亚硫酸钠和硫酸,如图1所示。或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加入铜片和浓硫酸。  相似文献   

6.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课本的方法看来简单,易做,但不易得到好的效果。我经过反复实验,认为铜片的大小,反应温度和硫酸浓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现分述如下。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机理实际上是先生成Cu_2S、CuS,这些中间物质进而与浓硫酸作用转化为CuSo_4,并放出SO_2。认为黑色物质为氧化铜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浓硫酸具有酸的性质,较易与碱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7.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校闫小敏师范化学中的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这些实验都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散布在室内。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不尽快排除,会直接影响师生的身...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是课堂演示,一般是由教师事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然后考察其溶解性和漂白性;如果是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一般是利用亚硫酸钠粉末与1∶1的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然后将事先用品红染色的湿润红布条验证其漂白性。前一种方法在演示时会有可观的二氧化硫逸出,危及广大学生的健康。后一种方法会造成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硫扩散,并且这种方法很难进一步观察二氧化硫漂白的不稳定性。另外,浓硫酸与蔗糖的“黑面包”实验,同样是该教材第四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中,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设计是:如图1,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盖上铜片并在铜片上各放一块白磷和红磷观察现象(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从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很容易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①物质与氧气接触。②物质达到着火点。但该实验存在:①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②实验不能说明要燃烧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为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有一个关于浓硫酸脱水性的实验,即实验6—3: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碳。我们知道,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还具有强氧化性,尤其在加热的情况下。所以,这个实验不仅能看到有海绵状碳生成,还会产生大量的刺鼻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而老师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一般不按教材上实验所给药品量进行演示实验,按大概估计进行,为了保证实验现象明显和实验成功,总是加入过多的浓硫酸,…  相似文献   

11.
关于CO2通入AgNO3溶液中能否产生碳酸银沉淀的问题,我们做过关于AgNO3各种浓度(AgNO3不酸化)的实验,都没有得到产生沉淀的结果。为什么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不生成沉淀呢?我们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分析:1.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对沉淀的影响: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的平衡有:CO2+H2OH2CO3K=〔H2CO3〕〔CO2〕=2.6×10-3H2CO3H++HCO-3Ka1=〔H+〕〔HCO-3〕〔H2CO3〕=4.2×10-7HCO-3H++CO2-3Ka2=〔H+〕…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一课本中 ,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用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试管中进行 ,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 ,直接散布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 ,班额多课时安排密时 ,实验室内空气污染会相当严重。为此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其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 1(甲 )所示。由 2 50 m L集气瓶 ,单孔塞、滴管及加工过的带支管的 15mm× 150 mm试管组成。图 1在集气瓶中加适量 5%Na OH溶液 ,再加入几滴酚酞 ,试管内加 2~ 3片铜片 ,将带塞的滴管吸满…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中的先后浙江省磐安中学黄龙飞在化学实验中,操作和滴加试剂顺序的先后,对实验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常见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总结归纳如下: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插入水中,后用手掌紧贴容器的外...  相似文献   

14.
(1)实验装置(如图1) (2)实验步骤 取一根火柴,用细铜丝系住,将火柴头朝下,铜丝的另一端插在橡皮塞上(如图1)。调整细铜丝在瓶内的长度,使塞紧橡皮塞时,火柴头稍稍触及锥形瓶底。实验时,先在瓶中滴3—5滴浓硫酸,塞紧带铜丝的塞子(不要让火柴接触到浓硫酸)。将整个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称后取下,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稍稍加热至浓硫酸略显黄色时,停止加热,拿起锥形瓶稍倾斜,使火柴头与浓硫酸接触,火柴会立即燃烧。待锥形瓶稍冷却,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平衡。  相似文献   

15.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韩学忠高一化学第三章硫和硫酸中,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应该让学生观察四个现象,理解三步反应的原理。Cu(红)+H2SO4(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uO(黑、固)+H2SO4浓硫酸的酸性→CuSO4...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改进四则广西凌云县中学陆英麟一、浓H2SO4吸水性的演示实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是浓硫酸三大特性之一。但中学化学课本没有写这个演示实验,在化学刊物上,很多老师也介绍了不少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我认为有的实验用时间太长,有的实验装置较复杂,有...  相似文献   

17.
鲁科版有关硝酸氧化性的实验装置,因试管用棉团封口,易造成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外逸;且反应一旦发生,无法控制,既浪费试剂,又易造成环境污染。现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14年沪教版教材中探究不同可燃物具有不同着火点实验的不足,利用铜片的优良导热性能制作了对比不同固体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装置,并重新确定了两种可用于实验的固体可燃物。按照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可燃物进行实验,操作简便、用时较少、现象明显、直观性强、对比性好。  相似文献   

19.
巧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江西定南教委电教仪器室钟剑锋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演示实验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反应时间过长,费时;2、由于反应温度高,生成的铜钳进玻璃中,难于把试管清洗干净;3、已被还原出来的铜与氧化铜红黑相间,实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原高-化学NO2与H2O反应的演示实验,教材的做法是直接将集满N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通过来回移动试管使反应速度加快。该实验存在操作不便,观察不便,气体与水接触面小,反应速度不够快等不足,因而,在新编教材中,该演示实验已被删去。但验证NO2与H2O反应生成物之一是酸,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关系,在该节教学中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一、实验目的1观察N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2认识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3认识NO2与H2O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