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书中描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是她对北京风土人情的回顾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本书也是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城南旧事》以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述,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章。  相似文献   

2.
童年     
今天,我捧着一本林海音奶奶写的《城南旧事》,坐在窗前的椅子上读着。一页、两页……就像一匹饿狼那样贪婪。眼前还仿佛掠过一幅幅林海音奶奶小时候快乐童年的图片。  相似文献   

3.
刘艳 《师道》2013,(7):68-69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是她回忆自己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缩影。这篇课文以骆驼队为暗线,回忆了与骆驼队相关联的四件事(学咀嚼、剪驼毛、议驼铃、问去向),从中体味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幼稚和可爱。她在40岁时回望留存在心灵深处的一隅.可见她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正如林海音所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时空》2014,(10):32-32
如果你已经上六年级了,那一定还记得《童年冬阳骆驼队》里那个可爱的小英子吧。是的,今天你读到的这个"小英子"就是那个"小英子"。这些有趣的童年故事都来自于同一个作者的同一部作品《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曾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5.
<正>大人们总是喜欢说,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天真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想,那只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很长,所以在漫长的成长中,他们总是喜欢回忆童年。而他们回忆中的童年,已经被他们粉饰得光明幸福,而不再是它本来的样子。真正的童年,应该如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一路走来,有悲有喜。林海音的文笔总是那么清丽隽永,《城南旧事》更是将她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  相似文献   

6.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  相似文献   

7.
<正>《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祖母级文学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曾被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  相似文献   

8.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文章短小精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城南的冬日一景。《城南旧事》有《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短篇,这个序言用一篇文章浓缩了一段成长轨迹,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南旧事》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品读这篇文章,有几个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9.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10.
我,我轻轻翻开那本封面坚硬的《城南旧事》,指尖触及淡黄色软和的纸张,思绪就被故事情节牵走了。追随着故事主人公英子成长的脚印,一抹淡淡的红晕悄然爬上我的脸庞。《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用心镌刻下的一部永恒。全书五章,各有千秋。它的语言朴素得就像是一个女孩子在向你娓娓叙述她从幼稚到成  相似文献   

11.
【"悦"读书目】《城南旧事》【作者简介】林海音,当代著名华文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林海音始终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的小说有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城南旧事》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13.
于莉 《小学语文》2014,(7):116-118
【活动背景】 《童年·冬阳·骆驼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根据“学习一篇佳作,走进一本名著”的思想,我班推荐了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课下,看到孩子们不时被逗笑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被著作中那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所吸引。我知道,孩子们走进了英子的童年,被她的喜怒哀乐感染着。孩子们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或多姿多彩,或安静温暖……  相似文献   

14.
啃书吧     
推荐理由《城南旧事》———回忆原来可以这样美故事内容:《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带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讲述了6岁的小姑娘英子的童年往事。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邻居住着“疯”女人秀贞,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小桂子。后来大学生被抓了,小桂子也下落不明。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其实就是小桂子。秀贞与女儿相认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她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了居。她在附近的荒园中…  相似文献   

15.
我的作家梦     
冰心的《小橘灯》让无数的文学爱好者爱不释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让人们回忆起那纯真无私的童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千万小朋友咧嘴开心一笑……这些女作家的作品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想要当一名作家。  相似文献   

16.
《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分别出自女作家林海音和萧红笔下,写了两个小姑娘童年时代的故事。伴随着她们成长的那些人物形形色色,演绎了生活本身的琐碎、无奈、生动、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童年滤镜下的那个世界是怎样一点点回归到现实,从而理解了成长的要义。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7,(11):46-48
2001年12月1日晚,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因病逝世,享年83岁。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海音已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共43部。她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改编成电影,后获数项国际大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丁剑书 《新读写》2010,(10):60-60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她七岁到十三岁在北京城南居住时的岁月写下的回忆录,文风质朴无华。林海音以她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那一清如水的文字,像柔软的手指扣动我的,心弦,泠冷的琴声将我带回那个充满沧桑古朴气息的北京城……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语言朴实,充满童趣,流淌着作者对童年时光浓浓的回味、追忆之情。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把“童趣”、“童真”化作音符。指挥若定,奏响了一曲“隽永、精致、和谐”的阅读教学乐章。  相似文献   

20.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是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言辞平实质朴,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令人感怀,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童心、童真、童趣之时,也感受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一般来讲,正如生活中学生们往往更喜欢直接畅饮的碳酸饮料而不是回味无穷的茶一样,小学生对这种表达方法往往不容易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